/一个品格高尚的ex是不会在分手后贬低前度的,衫也一样

一个品格高尚的ex是不会在分手后贬低前度的,衫也一样


破天荒地,我将二维码放在最前面。希望最近人在上海,对科技、手工、艺术和高级时装有兴趣的你赶紧预约,因为现在剩下的名额已经非常有限。它将是今年夏天你能在上海看到最精彩的一个围绕“可持续”的时尚和创意展览,并且它还是免费的。

作为上海时装周“有料”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canU参聿创始人崔丹、创意总监Monica Mong携手独立可持续领域内容策划人Yidi Chen,联合在上海永福路52号呈现本次美学展览。9个“Can U?”的问题,带访客打开一扇扇窗户,了解时装之外的世界。



1)



我爱逛拍卖行的网站,去看又有什么Archive或者独版高定易主。看着那些John Galliano时期的Dior、60至90年代的Yves Saint Laurent、90年代和2000时期的CHANEL被仔细标注出尺码和出处,过去T台上根本看不清的细节此刻也像卖家秀一样放大清楚地呈现。看着看着,我总脑补出很多戏:情感变动、现金告急、还是主人按下衣橱或者人生里的F5?任何冰冷的时装不管穿在谁的身上,都是因为有了故事才有了温度

踏进这座洋房,迎面而来的即是本次展出的重头戏“情感衣旧”——“Can U recall?”

这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发问,无论你是否时髦或富有。有那么一件衫,存储着你的一段人生吗?

刘雯拿出的三件藏品中,包含一件蓝色Balenciaga风衣,风衣及口袋的包边是柠檬黄的胶质涂层。这是当年她为品牌走秀,当时担任创意总监的Nicolas Ghesquiere作为礼物送给的她。因为特殊工艺和赠送所赋予的意义,刘雯坦言自己格外珍惜它,看到它便会想起自己在巴黎时装周期间奔跑在不同秀场之间的日子。她不舍得拿它来当作日常服装来穿着。




很多设计师都有赠送自己作品给模特儿的习惯,Yves Saint Laurent先生的缪斯Betty Catroux就说过,收藏设计师从不生产和公开的作品,才是时装收藏的最高境界。刘雯的这件Balenciaga亦从未被发布。有的旧衫,仅此一件,举世无双。

时装评论人唐霜借出的两件藏品,是两个时期里先锋与冷静的对立。

一件晚装,来自Phoebe Philo时期的Celine。在生日当晚,在与朋友用餐喝酒后醉倒在沙发上,没发现不小心在裙子上留下了一个香烟烫出的洞。“后来反而觉得挺妙:衣服带上了一些回忆和生活的痕迹。”她说。





另一件是Nicolas Ghesquiere在Balenciaga时期的“鲜花盔甲”,博物馆典藏级在此亮相,周迅身穿这个系列登上中国版《Vogue》的封面称得上是一代人的时装启蒙。发售当年,唐霜任职助理编辑,无法负担、也没有渠道购得稀有秀款。直到几年前才从意大利买手店偶然寻得,赶紧拿下。有的旧衫,不急于即时亮相,它是梦想成真那刻的电光火石。



井柏然的三件藏品中,有两件都是剧中的戏服。倘若角色让他成长、给他启示,他便会保存其中一套戏服,和剧本一起珍藏纪念。有的旧衫,是回忆,是成长的见证人。



“《后来的我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家。我来北京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家的感觉,原来只有奶奶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也是在拍摄期间,奶奶去世,我失去了家。这个角色我至今不愿意告别,情感上很难割舍,因为他能让我看到那时的自己。后来拍《女心理师》,进组的时候,我不解为什么导演为我的角色安排的都是花衬衫,拍摄逐渐走进角色后,我明白了导演用花衬衫去塑造角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衣服直接影射了角色外在的张扬与内心的火热,花衬衫最终也成为了角色标识。”他说。




我还喜欢时装创意人Adam Chen的两件藏品,及他的观点。有的旧衫,是整个行业变化的记录。“年轻的时候,如果衣服不够特别我就不会买下。在英国时我曾穿着这件黑色外套去上班。”他说。



黑:Noir Kei Ninomiya

桃红:COMME des GARÇONS


“我收藏的衣服一定有‘穿着’的环节,和我有了结合,它才真正成了属于我的一部分。”Adam不认为衣服能够被纳入纯艺术范围,“它们当然有自己的艺术气质,比如有些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就是为了把衣服当作装置艺术的组成部分。但我觉得,就时装品牌的作品来说,如果它面世的时候是通过模特来展示,那么我买下后也应该穿在身上。


观赏时装藏品,一定是越旧越好吗?当然不是。在我看过的那么多Archive中,除了Yves Saint Laurent,其它所有1980年之前的作品用现在的目光去审视,无论工艺和面料都还是太陈旧了。好在,这次现场大师们的Archive都没有太旧。最早的有90年代Jean Paul Gaultier的西装,其它如小胖Alber Elbaz时期的Lanvin、Raf Simons的CALVIN KLEIN 205W39NYC等等都不会太老旧。


COMME des GARÇONS


Dries van Noten


Hussein Chalayan在2018年

为BULE SKY LAB创作汽车安全气囊剪裁出的风衣和长裙


从每一个细节去激发观众的思考,即本次展出的目的。


在现场还有两件来自新生代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一件SHIE LYU的晚礼服,是设计师SHIE LYU在今年上海封城期间在家,在有限的材料中用再循环的丙烯酸树脂手工打造。既像深色铠甲,又像海底柔软斑斓的植物,那副手套也美极了。另一件来自WINDOWSEN,是设计师SENSEN LII的毕业系列“魔爪”之一。SENSEN LII再利用了车坐椅生产过剩的面料,又加入了驼鸟毛去柔和设计原本刚硬的轮廓。




当然现场还有好多别的展品。奔着艺人去,还有周迅和她的人生中第一件CHANEL高定、刘雯用Alexander Wang的拼接One piece搭配丝绒上镶有水钻的Miu Miu手袋;奔着高级男装去,canU参聿创始人崔丹、资深公关及艺术推动者包一峰、知名作家孙哲分别献出的Look,反映了他们一个特定时期的面貌……




2)



紧挨着“情感衣旧”的,是一个房间和它里面的长餐桌——“Can U consume?”

在消耗中,此刻你将如何创作、让旧物新生?



觥筹交错的晚宴,聚拢这个行业里光鲜亮丽的人。桌布换上了洁白的新的,每个人寒暄、营业,在暧昧灯光下找寻自己的名牌和座位。吃,也是消耗,不要相信贵圈的人都只喝露水。这里是11位艺术家就各自工作中的废弃物取材、围绕用餐所创作的艺术品。





我尤其喜欢彩妆艺术家Valentina Li的《The Beginning, and the All》,她将拍摄现场剩余的矿泉水瓶剪裁、拼贴到一个人台上后,喷漆成一件奇幻的装置;日本发型师Hide Suzuki在纽约Covid封城中,耗时9个月的探索,用聚氨酯泡沫来想象发型的艺术;资深化妆师Yooyo Keong Ming近期迷上了做陶,在他看来,上釉和上粉底一样,都是为了把“不完美”变得完美。于是他让烧制中失败的陶器“穿”上时装大片拍摄现场留下的丝袜,一来重塑器型,二来掩盖瑕疵,创造出一位“不卸妆的女人”。 





3)



从“过去”到“此刻”,即将迈向的二楼便是“未来”。

这里分成许多个房间,用科技、新媒体、新型面料做出来的各种形态和使用场景的服装。参与展出的艺术家也不再局限于时装设计师,还身兼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和IT geek多重身份。





我还是更爱看时装。threeASFOUR和BUJ STUDIO各占据了一个房间。印象深刻。

threeASFOUR春夏系列的6件成衣中,直观第一眼是运用宇宙元素(如“椭圆形光轮”)设计的时装。




静静观赏,才发现设计师们将天然声音的多层次特性放了进去。若干层透明塑料材质上,用光纤线和锂电池缀上了各种模仿声波流动曲线的光纤灯动画图案,让光像流水一样随声波游移在时装表面




BUJ STUDIO的每一件作品都深得我心。建筑师转服装设计师的Raquel Buj这次的灵感来自大自然,她用工业领域回收来的废料重新制作成一件件可供人穿着和展示的时装。



这件形似高定的作品灵感源于鸟巢。鸟类收集树枝、羽毛、泥土、树叶、甚至塑料和锡箔去建造自己的巢穴。于是艺术家收集了自然掉落的公鸡羽毛和废弃电脑液晶屏内侧的塑料,随后用激光再筑成一个人安全的“巢”。看似尖锐,其实轻盈灵动。渐变色增添了其时装属性。



这件形似一张张蚌拼贴的作品来自蜂巢的构筑方法:生性独居的壁蜂(Avosetta bee)会从周围收集花瓣来筑巢,用自产的花蜜把所有部件精密连接,形成蜂巢的独特外壳。这件作品亦还原壁蜂筑巢:艺术家收集来天然花瓣,用透明铂金硅胶拼接起所有部件并覆满柔软的网层结构。整件作品40%的“面料”是天然花瓣,手工总时长超过710个小时



九万个回收的服装标签,借标签枪接连射在Dragon Skin以及硅胶和玻璃纤维织物上,让材质呈现出地貌式的纹理。不仅可以贴合人体皮肤,创造视觉的迷幻陷阱,在身穿它时九万个标签也会跟随动作而晃动。这件名为《地貌》的作品经历了12小时的硅胶浇注,6小时的设计,以及80小时的手工制作。 



4)



看完这里,已经感觉overwhelmed。正常在博物馆面对扑面而来的展品,看久了也会想要坐下休息片刻。

这时可以走出房子去外面逛逛。



永福路52号现在归属上海电影制片厂,这幢建于1932年的西班牙式洋房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洋房外有一颗百年香樟树,如镇宅之树一般。草地里有摄影艺术家冯立为本次展出创作的52张实木沙滩椅(并且访客是可以躺上去休息的)。每一张躺椅都是画布,将他过去的摄影作品重现在此。



房子的另一侧,电影院内播放着巴黎设计工作室About a Worker创作的纪录短片。他们记录下3个国家、4个城市的制衣工人的故事。



5)



三位策展人用12个主题空间来探索时装、自然、艺术和科技。如果能带给访客视觉以外的享受、对自己的衣帽间进行一个复盘,那就最好不过了。

于我而言。我非常爱买二手衫,在过去环游欧洲的攻略中每次城市我都会写有趣的Vintage stores,时装收藏也是我常写的内容。

其次,当回到父母家中我会穿回出国前的裤子。我的腰围至今和高中时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我对“是我的”有着至高无上的自信,买衫快狠准。到家立刻扔掉吊牌,从不退货。当我看到环保专家倡议人们一件衣服至少穿7次、在衣柜放9个月以上再扔掉时我很诧异——我有穿了7年因为破损才扔掉的Zara裤子。所以过去买的快时尚也不轻易扔掉,因为扔掉就是在对我购买时眼光的否定。

对此,黄伟文说过差不多的话,“毕竟真爱过才买的,总之不太容易手起刀落话揼就揼(说扔就扔)。况且一件100元买回来的衣服拿去二手衫系统贩售,比方说卖了10元,我等于officially把一件我爱过的衣服贬值为10块钱……”

你要知道,一个品格高尚的ex是不会在分手后贬低前度的。


《can U?》「有料」可持续时尚美学展览

尚有少量预约向公众免费开放

日期:7月22日-8月2日

时间:每日10:00-18:00

(每日17:30分停止入园)

因疫情防控要求

入场需提供当日小程序预约码

及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核酸报告显示“检测中”

或超过24小时都将无法入园

特殊时期,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敬请谅解


END

more


就把他抱入怀,比承诺实在

那个全世界买了最多Yves Saint Laurent的直男

是什么样的珍珠,连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都想要

丧失名字的裁缝

他既不能热吻,就当买错衫不要恨

是什么样的珠宝,连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都要去地摊儿上找

不想再戴口罩,想戴Hermès

有些顶级奢侈品并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生产?

在Prada的档案馆,展览着海枯石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冷冷冷大侠”(ID:daxiale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