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发布会开始前的各种造势,还是发布会后居高不下的热度,苹果不仅拥有让友商艳羡的巨大流量,也进一步坐实了其“营销之王”的称谓。
而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中,除了常规发布的新款手机、手表、耳机等产品外,向来醉心于各种周边配件的苹果还发布了一款售价98元的挂绳,为原本就已经足够火热的发布会再添了一把“猛火”。
越被“吐槽”越爱出周边
苹果推出98元挂绳
一直以来,作为苹果发布会上的最大彩蛋,「One More Thing」一直都是消费者们最为期待的环节。
而自从库克接任苹果掌门人之后,或许是知晓自己的创新能力早已不再具备此前的吸引力,亦或是对自家新品带给消费者的震撼力早已心如止水……总之,苹果已经很多年没有彩蛋环节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全盘托出,或者干脆直接在官网上架售卖。
而继去年推出的售价高达145元的天价抛光布被各种“吐槽”之后,“头铁”的苹果又在今年的新品发布会后在官网上架了一款售价98元的挂绳,再一次引发了各路网友们的热议。
据苹果官方介绍,这款挂绳长23.5厘米,重4.54克,适用于第二代AirPods Pro,其除了能够帮助用户随时聆听令人沉浸的声音,用户还可以将柔软的编织绳像手环一样戴在腕上,也可用自带的卡夹将挂绳固定在背包或手提包上,确保充电盒随身,方便用户随时取用。
与此前的抛光布所面临的的“冷嘲热讽”出奇的一致,对于这根挂绳,各路网友也纷纷开启了调侃模式:“他明明可以直接抢我98元,却还送我一根绳”、“这不是一般的绳,这是智商检测绳”、“割韭菜、收智商税的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尽管消费者们的嘴巴们对这根挂绳的售价颇有微词,但身体却又无比诚实,据苹果官网显示,这款挂绳一经上线很快便被抢购一空,一度出现断货的情况,即便是现在购买的话,其预计送货日期也需要3到4周……
苹果配件卖得贵
为什么还能卖得这么好
虽然有很多消费者认为苹果推出的这些周边产品的售价是纯纯地“收智商税”和“割韭菜”,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145元一块的抛光布还是98元一根的挂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苹果身上,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
从情理之中层面来看,苹果对自己的品牌软价值有着高度自信;情理之外层面来说,苹果之所以会被部分消费者认为有“收智商税”的嫌疑,主要还是因为其商品的价格与商品本身的价值不成正比。
细数苹果最近几年推出的一些周边配件就会发现,在产品定价方面,苹果的初心真的从未改变,依然重点突出一个「贵」字。
以Apple Watch的表带为例,当消费者购买Apple Watch时,除了可以自主选择随机附赠的表带样式和配色,如果想要拥有其它配色和材质的表带则需要单独进行购买。
在苹果官网上,打孔式的NIKE表带、按扣加收拢式表扣的运动型表带、弹性软硅胶制成的单圈表带、精织尼龙材质的回环式运动表带售价均为379元,采用皮革、不锈钢和弹性再生纱与硅胶丝编织而成的表带售价则为779元,现代风的皮革表带的售价是1179元,与Hermès合作的联名款皮质表带的价格区间则在2599元—6999元不等。
然后是手机壳,作为苹果旗下最为畅销的产品,iPhone火爆的销量也直接左右了苹果官方手机壳的售价,以iPhone 14 Pro系列手机举例,其硅胶保护壳的售价为399元,皮革的售价更是高达479元。
看完这些苹果的周边配件的价格,想必很多人都会为它们的实际销量捏一把汗,毕竟在价格更为便宜、功能也相差不多的平替面前,大多数消费者肯定都会更倾向于物美价廉的配件。
但如果以手机壳为例,通过搜索电商平台的月销量和历史评价就会发现,苹果的这些官方配件不仅销量奇高,用户的好评率也出奇的一致,“工艺完美”、“颜值高”、“耐看”、“一分钱一分货”等好评更是屡屡出现。
当然,苹果手机壳销量的火爆除了有消费升级和消费者更愿意“整全套”的推动,其在品控和做工方面的实力也确实可圈可点。
就像知名科技区UP主@先看评测曾说的那样,当他还在爱否负责配件时,他和他的团队寻找了除了苹果供应商以外的所有工厂,没有一家能做到和苹果官方一样好的手机壳。
因为苹果的手机壳不仅做到了硅胶外壳与内衬PC材质颜色的高度一致,其超纤内衬也完全能够吊打一切所谓的平替品牌,尤其是在内衬和手机壳的贴合处的处理上,当第三方还只能用手工去粘合时,苹果就已经做到了机械贴合,这还是在达到环保要求的大前提下实现的。
简而言之就是,之所以没有人能做到和苹果供应商一样好的硅胶壳,是因为要做到这个级别,却不卖苹果的价格是没有优势的。
高定价的背后
反映出哪些营销思路
自从华为被美国制裁后,苹果在高端市场不仅没了对手,其产品向中端市场覆盖的目的也越来越明显。
既然国内市场最大的对手已经被绑住了手脚,苹果为什么不在这时候降低产品以及周边配件的价格,进一步的占领市场呢?难道苹果真的不懂“薄利多销”的道理吗?
这个道理苹果当然懂,但相较于以低价换销量,苹果更想要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和档次,让苹果所有产品都和其他品牌区分开来。
就像蒂芙尼的别针、香奈儿的万元AirPods保护套、LV的自行车这些周边产品一样,它们诞生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给品牌带来多少销量收益,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给消费者新鲜感,以此来加深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认知。
而苹果作为全球手机行业的执牛耳者,自然也深谙此中道理,为了维持科技产品的高价和档次,苹果的周边自然也不能太掉价。
尽管抛光布和挂绳的成本确实足够便宜,但苹果之所以会敢于给它们标价远超产品本身的价格,主要还是因为它们并不是苹果主要营收产品,其主要功能是在于提升逼格、筛选客户。
更何况,这款售价98元的挂绳不但成功保住了苹果一贯强调的“逼格”,各路网友们在社交平台的积极讨论也间接地帮助品牌实现了更广维度的曝光,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件赢麻了的买卖。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对于苹果这样的手机行业巨擘而言,当销量和占有率已经到了一定量级时,再去一味地追求市占率显然是毫无意义的,苹果需要做的仅仅是在确保一定市占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通过品牌优势赚取利润,这才是最符合企业利益的。
更何况,高定价本身就是一种强化品牌的方式,苹果在国内手机厂商各种穷追猛打的时候,以高定价的方式来应对,何尝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呢?
当然,苹果这种战术打法和营销智慧并不适用于其它品牌,毕竟在玩这种手段之前,品牌还得先去掂量掂量自己的体量像不像苹果,自己的品牌名字是不是叫“苹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牌广告官”(ID:BrandC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