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筑师在送娃上学路上的随想

一个建筑师在送娃上学路上的随想

01

楔子
这两天上海的疫情又有些严重了,有些小朋友就来不了学校,只能在家上网课了。早上我在送娃上学去的路上,听到有家长说:他们班的某某老师也因为封控没来学校。
我一路走,一路浮想联翩,全是关于疫情和学校的或者说是一些让学校能在疫情下有所改善的”点子“。

02

接送问题
但凡接送过小孩上学的家长,都会有一个哀叹:人太多了。
以前没有疫情,大家人挤人、车挤车也无所谓。但是现在大“疫”当前,还这样熙熙攘攘,真的有些怕,也不符合防疫的要求。
目前我家娃上的学校是:家长到指定的点位接小朋友上学。但由于场地是利用的人行道,所以瞬时的人口密度太大了。我想大多数的学校,可能是如下图的同款吧。


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改善的点子,涂鸦了下面这张图,供大家一起参详。


我将学校门口的人行道和车行道作为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了统筹,也对接送小孩的家长进行了人群细分(接送的方式有开车来的,电频车来的和走路来的)。

其实接孩子的“痛点”有两个方面第一:如何创造空间等候,包括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第二:如何顺利”交接“孩子。
创造等候空间

学校门口的物理空间是固定的,基本没有扩容的可能,所以只能通过管理来提高使用效率
所以,我设想将原来的双向通行调整为单行道。这样的好处:能解决车辆通行和机动车临时停车(紫色部分),以及非机动车临时停车的问题(粉红色部分),还能留出家长”候场“的空间(灰色部分)
为什么没有将粉红色与灰色部分对调?考虑人是有弹性的(看车来可以避让),而停车是刚性的(停了就不动了)。万一有大车经过,不会形成堵塞。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公交车的通行是刚性的,如果限单行道,可能牵涉到线路改道的问题。但我想接孩子是个短时的行为,有关部门是否可以从精细化的时间规划上动动脑筋。

改变交接方式
现在孩子的交接方式因为受制于场地,每个班级接送点前围着很多家长。如果把家长也排成一排,每个人都能看到孩子从自己门前经过,可能就井然有序了。就好像足球运动员赛后握手致意一般。(如下图)


当一个班接完之后,下个班的家长再就位等候下一批的孩子。以此类推,可能就不会那么闹哄哄的。
另外,校园广播和高举班级牌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下图),这样可以让预备的家长们随时做好准备。


这个设想的落实,可能要牵涉到很多的部门。但是在疫情肆虐,学校停课的压力下,我觉得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可以向前走一步的。


03
老师被封在家里了
这两天,我们家小朋友的数学老师也被封控在小区里了,所以数学课就没法上了。学校的应对措施:是回家之后上网课和老师上直播。
虽然是低年级,但是做完作业之后还要上本来要在学校上的课,多少是个负担。而学校可能是因为没有多余的老师或者硬件设备不支持,没法在学校里统一上网课。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操作?
方案一:共享老师
义务教育阶段,一个老师本身就会带多个班级,那是否可以让没有被封控的老师多带一个班级上课呢。(并不是代课的概念,因为代课的话会增加老师很多的工作量)


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筑设计时,考虑两个班级可分可合的可能性。并且在设备上要考虑”分会场“的听课效果。我们其实看到过两个可以打通的包房,那教室有没有可能性呢?(如上图的隔断)
方案二:直播
如果课堂有视频会议的设备,那么让老师在家里直播也是可行的(我们很多大型企业开视频会议不就是这么操作的吗)。但需要一个在线操作设备的it老师,并且要维持课堂纪律。
不管是上面哪种方案,都是需要不少的硬件投入的。但是把钱花在教育上,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我相信每个重视教育的民族,每个重视教育的家长都是不会反对的。


04

不戴口罩的家长

在每天接送小朋友上学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很多家长不佩戴口罩或者不规范佩戴口罩,一股怒气就油然而生。
我看到很多家长在上学路上替孩子背书包,我相信家长们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在正确佩戴口罩这个事情上,家长们好像又没有那么爱自己的孩子了。
防疫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任何一个不戴口罩的人都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也是病毒接触的高危人群。而你们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同时还有可能危及我的孩子。因为在学校里,孩子们接触是不设防的,也没有更多的保护措施了。
对此”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呼吁学校能否从孩子入手去教育这些家长。比方用”荣辱观“或者”小红花“等措施,让孩子回家给家长吹吹风。或者以告知书的方式,让家长回家签名,以此引起重视。
而社会层面,也希望有舆论可以正确引导,加大宣传的力度。我想我这篇文章也是这个目的。


05

结束语
疫情已经成为常态,防疫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每天送孩子上学,我都希望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所以作为一个建筑师, 我打心眼里希望尽绵薄之力。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从”正确佩戴口罩“这样的小事做起吧。因为只有每个家长都做到了,才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你无所谓,他无所谓,发生危险的概率就无形中加大了。
作为双职工家庭,其实是没有多余的人力来支撑孩子在家上网课的,”带好口罩“和”请假回家陪娃上网课“,哪个更容易呢?

另外,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特别是学校的规划设计上,要更多一些弹性,多预留一些变化的可能。比如给学校门口多留一些缓冲的空间;给教室可分可合的可能;给教室和教室配备上网课的软硬件设备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良有方”(ID:nomad_li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