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体面,藏在一个个公共卫生间的角落里

一个城市的体面,藏在一个个公共卫生间的角落里



项目名称  阿朵小镇公共卫生间
建筑设计  栖城设计
项目位置  中国 青岛 藏马山
建筑面积  215.5㎡
建成时间  2021年9月
建筑摄影  章勇,梁文军

前言:
一个城市的体面,是让文化人也开得起市区的书店;是在疫情封控下仍能让弱势者有尊严的生活;是在光鲜的场馆建设时,那些小微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样被精心设计和维护,比如一个公共卫生间。






01

项目背景





阿朵小镇这个广场片区的目光被三个主题建筑占据,没有给公共卫生间留下一个"独立"空间。业主最初只是需要这个功能,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建筑内部,或者与车库架空层合并在一起。





多数建设的出发点是效率,分清楚重要和次要、主角和配景,然后来分配成本和设计精力,这也是设计师担心的问题。


因为维护成本和选址隐蔽,多数景区卫生间缺少明快干净的体验,在一些景区调查数据中发现,游客对于卫生间的投诉仅次于门票性价比,公共卫生间的建设管理是城市和文旅景区的一个被忽略的BUG,建筑师希望在这里能解决这一问题。






02

项目介绍




设计者在做阿朵小镇这个片区的整体规划和亲子中心(飞毯)时,这个卫生间是其他建筑的一部分,后来他们规划下变成了一个独立项目,花去了不少时间。



从生意和效率上讲是件自找麻烦的事,有人认为这是卷,他们不这么看,认为时间和精力花在设计推敲上,都是正确的事。




相对于大型公建,小建筑的难点不在构造和功能,而是需要将自身功能连接到环境里完善整体拼图,并建立起区域场景里的角色感。


这个小卫生间,设计者赋予它沉默而骄傲的角色,让游客体验明快的应用场景,为行程增加愉悦,能达到这样就很好了。





03

自选建设场地





步行街和广场之间有个7米高断崖,建筑师最后将项目选址在崖下,让卫生间院子开口直面向广场,这样拥有显著的辨识性。


从上部的步行街看过来,树林中有一个白色面的深坑,这是建筑的顶部,顶部的覆土和植物起到了很好的过度。同时,避免街和广场之间直接大台阶的降落。





04

院子




建筑师用一个院子完成与大广场的连接,让卫生间的隐私性和辨识性得到平衡。这个封闭的院子像一个山坡上的深坑,游客在进入到这里才能看到这个建筑的样子。建筑之间还嵌有两个方形的小院,让使用者视觉和空间采光通风保持良好。



05

克制和集约





虽然业主并没有约定卫生间面积,给了建筑师发挥的空间,但建筑师还是保持了克制和集约,避免价值正义的一些冗余出现,比如无效的灰空间,炫技的空间层次等,并认为建筑应该回到"优雅的服务能力”上来,减少"意义"的包装。


这次设计中重点加入了母婴室和第三洗手间,这个在户外卫生间中较少出现,而我们认为这是现代生活服务的必选项。另外由于院子正面看不到任何玻璃窗,采光都被安排在弧墙的阴面和方形小院子里。






06

无缝的面


建筑师将所有门和窗都隐在弧墙后,四个功能入口用标识导航,立面采用弧形的白色复合铝板竖向密拼,7米高的整体板,非常适用这个单曲面。



事实上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在粗野的外壁和丛林覆盖之下,游客进入到一个削切打磨出来的白色采石坑中,阳光洒下来,明媚而洁净,表面的无缝材质加深了这种体验。







07

有意和无意的意外

建筑场景设计的早期想法来自民间赌石的场景。就像风化表皮的毛石被切出平滑的切口,游客从粗野的自然环境突然进入到一个精致工业感的坑洞里,瞬间“哇”的这种反差的惊喜感是我们想在这里创造的。在整体理性克制之下,有一点浪漫的小意外,这些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美好感。


建筑师的方案设计的材料一直是哑光亮面,在现场做了打板,用钢板拼接焊缝、打磨,再做光面处理。当时还没完成,业主决策人来看后投了否决票。
在工期和成本下,他们也对这材料产生了动摇,后来换成白色复合铝板,这是另外一种效果了。意外的是,建成后不少人认为这比亮面的效果好。


这是因为建筑师视角和受众的天然不同?


08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栖城设计


▲轴测图 ©栖城设计




▲平面图 ©栖城设计



▲覆土之下的平面 ©栖城设计



▲立面图 ©栖城设计




▲剖面图 ©栖城设计



▲剖面图 ©栖城设计



▲细部图 ©栖城设计


编辑  高艺娟
责编  柯思思
本文由栖城设计投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