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GIF动图流行与媒体和社交圈。动图是位有三十年历史的“小顽童”,比故事片短,又承载着比静态更丰富的情感,更加个性化。
在万众期待下,我们这次线下沙龙邀请到了号称“GIF MAN”的约翰强尼老师前来分享,为粉丝们“充电“,叙述在原创时代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是个正经的‘不正经‘人“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
“中国GIF创作第一人”
现任广告公司动画导演兼自媒体人
约翰强尼,本名张临翰。从事动画领域12年,GIF创作8年,GIF作品接近千件。微博16万粉丝,站酷5万粉丝,抖音90万粉丝。服务的客户包括:麦当劳,法国娇兰,小红书,因特尔,天猫,cache cache,腾讯,百度等大牌。
爱好广泛的他,把创作GIF动画作为兴趣,平时喜欢“被摄影”,也享受慢生活。
《春节都去哪了? 》
这位一动不动就动脑洞的创作人认为:
“把生活慢下来体验生活的美好,
才能做更多更好的作品。”
自媒体踏入“原创时代2.0”时代,设计师们纷纷“格局打开”。那么,这一代中国原创设计师们需要直面什么问题,享受创作的同时,该如何平衡商业与自我?如何更好的自我营销?
▽
《大自然的烦恼》
可爱之余带点搞怪:太阳因为本身是个发热体,想吃冰棍儿解暑,却把它融化。
他认为GIF动画是件很有趣的事情,适当加入一点趣味和剧情,来表现日常生活中无聊的小情绪。
《关系》
约翰强尼为这幅GIF作解释:“花盆喜欢水壶,但他自己又没有能力给予水壶什么,而水壶通过花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花,并没有在乎花盆的存在”。读者看完,会发起思考,开发脑洞,认为这是互相给予与付出的治愈系故事。
《夏日的合作》
《小房子》
《治愈家居》
还带有一点恶趣味
看完以上治愈系动画作品,相信大家看完已经蠢蠢欲动。在这次分享中,老师将精选近千件GIF作品进行案例分析,为大家讲述如何在原创时代找准定位,不被资本定义,带给大家更深层的思考和影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顶尖包装”(ID:DJBZ10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