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 | 泰国:HAS建筑设计事务所Kulthida Songkittipakdee

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 | 泰国:HAS建筑设计事务所Kulthida Songkittipakdee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

你相信光吗?

星野道夫说:“人的一生,总是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中。”

有时候只要知道有那么一束光在,路有多长,便走多长,步履不停,总会抵达那束光。

 Asian Youth Designers Programme 

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是一项以传媒的视角对亚洲范围内具有出众设计思索和实践的青年设计翘楚展开观察的媒体计划。世界瞬息万变,设计与时俱进,唯有推陈出新,设计力量才能不断崛起与发展。我们相信,青年设计师拥有大胆的想法、更智性的设计思维、领先的表达工具,以及创新型的设计方式。“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正是着力于发掘亚洲各国家(或地区)青年设计的领先者,借由媒体联合发声,让领先引领更多领先。

广州设计周媒体联盟联合国内外顶尖专业媒体成员、设计协会与组织、国际使领馆共同发起与执行,组成海内外媒体观察团,计划将亚洲各国家(或地区)的青年设计师列为观察对象,每年度各国家(或地区)最终分别推选一位青年设计翘楚。他们是年度亚洲设计新生力量的标杆与缩影,被视为“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受世界瞩目。


在由联合发起机构art4d发起与执行的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中,经过几个月的层层推选,最终HAS design and research事务所主持建筑师——Kulthida Songkittipakdee从泰国众多青年设计师脱颖而出,获得本年度“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泰国)”的至高荣誉!


art4d作为亚洲青年设计之光联合发起机构之一,本着聚焦亚洲青年设计的理念,致力于推选杰出的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使更多优秀的参评作品出圈,让亚洲青年设计师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于是,由art4d在泰国众多青年设计翘楚中所推选出的青年设计师,组委会将授予其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泰国)的至高荣誉。

art4d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由设计师创建的媒体平台,致力于用以生动形象为编辑实践标准的原创文化内容,服务于公众、创意专业人士与参与者,为泰国的艺术和设计圈提供思想交汇的平台,让泰国设计走出泰国,走向亚洲,走向全世界。由Pratarn Teeratada总编辑的《art4d》杂志被誉为“一本推波助澜泰国设计业的杂志”,其以设计为主轴,结合创意、流行、生活美学,成为泰国文化创意人最常阅读的本土杂志。

Pratarn Teeratada,《art4d》总编辑及顾问董事。1995年至今,一直担任泰国建筑、设计和艺术杂志《art4d》的执行主编。

Pratarn Teeratada在《art4d》的27年的媒体人职业生涯中,采访不计其数的国内外顶级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见证了无数青年设计师的成长。他认为,当谈及有谁可以代表泰国优秀青年建筑设计师的时候,那Kulthida Songkittipakdee必定是其中之一。于是今日,他期翼通过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将泰国青年设计新兴力量——HAS design and research事务所主持建筑师Kulthida Songkittipakdee女士推向亚洲乃至全世界,让泰国设计在国际的舞台上发光发亮。

推荐语:Kulthida SongkittipakdeeHAS design and research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也是泰国顶尖建筑师之一任职于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多年的建筑实践汇聚成她的建筑语言,奠定了她建筑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建筑实践之外,她通过建筑文章、教学将对建筑的热忱传授于更多的建筑学子。


Kulthida Songkittipakdee 

HAS design and research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泰国ACT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

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泰国暹罗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

《泰国暹罗建筑师协会期刊》编委

Kulthida Songkittipakdee以优异的成绩从泰国最有威望的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毕业,并获得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在数千份实习申请中的唯一录取机会。她热衷于通过实践去探索亚洲的建筑语言,用建筑媒介去反映当代人的生活环境。

目前她与Jenchieh Hung(洪人杰)创立了名为HAS(Hung And Songkittipakdee)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事务所通过“设计+研究”并行的方式,探讨亚洲自身的建筑语言;他们着重于自然与人造自然的类比,通过城市自身的衍生找寻另种建筑自然性其作品涵盖展览设计、装置艺术、文化建筑、宗教寺庙等,擅长将材料与地域的敏感性结合在空间氛围中,揉合建筑与文化的边界创造具有精神性场所。

01.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MoMA - Museum of Modern Aluminum Thailand

△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 W Workspace

MoMAMuseum of Modern Aluminum源自于一群有雄心壮志的业主,以复兴铝在泰国的重要性为目标



20世纪末,泰国曾是东南亚最大的铝材制造国,其多样又丰富的铝型材不仅满足本土市场,更一度以输出海外市场闻名。然而1997年无预警的亚洲金融危机(Asian Financial Crisis),促使泰国引以为傲的铝产业为了生存,以低价贩卖铝型材给各地五金市场,导致杂乱的广告招牌、阳台围篱、底层扩建构成现今曼谷街头的景色。

△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 W Workspace

MoMA位于曼谷市郊最繁忙的交通枢纽,繁忙的交通促使拉查府卢克路(Ratchaphruek Road)两旁充斥著各种商业标志,主干道可通大皇宫(The Grand Palace)、大羅斗圈纪念广场(Wongwian Yai)、曼谷大学(Bangkok University)和曼谷唯一的岛屿--柯叻岛(Ko Kret)。

△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 W Workspace

MoMA的设计特点不仅将铝条作为展示品,更延续了建筑、室内、景观、照明与家具,塑造内外一体性的感受。



其立面由数万根铝条包覆,每根铝条的颜色与纹路都略有差异,如同蒲公英般每根羽毛都不同;而长短不一的铝条结合LED照明,从正立面延伸至两边侧立面,再笔直贯穿西侧“孔洞”空间,过滤并纾缓外部环境的喧嚣浮躁,引导参访者至一处静谧的展览场所。

△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 W Workspace

建筑立面的铝条不仅提供多种照明功能,更可遮挡过多的日晒维持室内舒适的采光效果,而具备灵活性与弹性的展览空间,可满足多种展示、接待、活动需求。在顶层空间,围合景观有如一座漂浮的小岛,搭配季节性植物塑造一处可供萤火虫复育的城市生态场所。

△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 W Workspace

MoMA设计过程从一开始街道常见的铝招牌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将铝材作为单体元素串连至整体建筑。即便MoMA仅是城市中的一个建筑体,但透过开发与研究铝构件断面,从而打造出特殊的建筑肌理感,替充斥著钢筋水泥的泰国城市,重新找到另种新地域性。

△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 W Workspace

02.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Phetkasem Artist Studio

△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 Ketsiree Wongwan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Phetkasem Artist Studio)隐藏在曼谷市郊的住宅区中,于30年前被开发商大批量在城市中复制建造,并快速蔓延至东南亚各个首都大城,产生一种无差异性的城市景象。



然而,在当地居民为了追求展现不同于常态住宅单元的生活型态,他们通过增建围篱取得更大车库面积、加盖屋顶获得更多的储藏空间、延伸雨棚满足底层商业的灵活性,甚至利用盆栽侵占道路以满足小花园的私心。

△ 泰国曼谷街道 ©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这些 "即兴" 又和谐的人造构筑,特别是金属构建如钢管和铁棒等,不仅发挥其材料结构与型态用途外,更大量被用于日常违建中。


对于我们来说,在泰国邻里街道随处可见的钢管,最迷人之处在于那优美的曲线和管子中空轻盈的体态,遗憾的是该特性至今未被有效采用。



△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 Ketsiree Wongwan

该项目与泰国著名钢管生产家Pacific Pipe联手,将钢管作为单元砖块,打造数个高度和宽度接近4米的 "钢管砖" ,兼具遮阳采光与对流通风之微气候效果;设计将每一根钢管对切再用于单元两面,从而发挥5个相异直径的管材整合在同个单元,以旋转和镜射方式创造出多样化的组合效果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以达到环保效果




除此之外,钢管砖更结合土壤喷涂成为泰国首创工艺技术,结合绿色低浩能与对流通风效果,从而提供热带气候另种住宅生活模式。

△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 Ketsiree Wongwan

在入口空间,这些独特的钢管砖围塑出宁静又能引入微风轻拂的半开放空间,结合泰国当地树种创造出非日常性的到达体验;



在一层空间未安装任何空调系统,这在常年近40度的热带泰国气候中,设计以孔洞连结前庭与后院,并引入泰式街道巷弄常见的穿堂风作为一种亲近自然的新生活方式;二层空间则暴露原柱梁结构,并体现斜屋顶那高宽比差异较大的尺度感,以对比一层紧凑二层松散的场所氛围。

△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 Ketsiree Wongwan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创作艺术的工作空间,更是一个结合生活、起居、餐饮功能的住宅;它的形式打破常规典型商品房应有的命运,透过泰国本地常见的工业化材料,重新塑造出一种结合地域、气候、 邻里的新建筑型态。



项目的特殊性除了建筑本身外,更跨地域与多位国际顾问合作,包括幕墙顾问 Pacific Pipe、铝门窗顾问Goldstar Metal、照明技术Visual Feast、卫浴空间顾问American Standard景观顾问FloraScape、标识顾问 Shanghai View Studio 等。



即便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在经济、结构、空间具备许多限制,但受到当地的启发,进而让构筑、材料、工艺产生创新,并东南亚传统商品房摇身一变成为崭新的社区艺术场所。

△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 Ketsiree Wongwan

03. 林中空地复合书店 
The Glade Bookstore

△ 林中空地复合书店 © 白羽

林中空地(The Glade)是一个文化品牌,更是一处提供新生活模式的复合书店。它的功能包含书店、咖啡、下午茶、餐厅、酒吧、文创商业和不定期展览,而林中空地的起源来自于重庆著名的刀锋书酒馆与日时夜影两个创始团队联手,旨在提供重庆乃至中国繁忙大城市一处静谧与休憩的虚无之所。

△ 林中空地复合书店 © 白羽

林中空地坐落于重庆市中心,在百年前兵书《六韬》把该称作为“山城”,甚至在中国著名水墨画家吴冠中的《重庆山城》中,也可感受到重庆特有的地形变化与丰富尺度感。



然而时至今日,重庆山城的美景却被大量的超高层建筑所占据,其有机的自然景色也瞬间转变成灰暗的混凝土建筑,仅剩偏离市区的乡村中,略能稀疏看到唯美的山城与独特的吊脚楼。

△ 林中空地复合书店 © 白羽

林中空地不僅僅是複合書店,其名称所传达的意涵更意味在高密度的城市中,撕開冰冷的混凝土植入一處心灵之所。设计延续此理念,将原分裂的一层与二层场所,以吊脚楼的空间形式串连;



其下层有如吊脚楼的灰空间,透过孔洞提供阅读、交流、休憩、分享等功能,并结合起伏的楼梯创造微型山城,从而具备动态感与探索性的图书空间;上层则作为吊脚楼的连续大屋面,藉由6mm线绳将咖啡、下午茶、餐厅、酒吧与书店整合为一体,在相异空间转换之馀,仍可感受到光影、时间、场所、环境的变化。

△ 林中空地复合书店 © 白羽

项目最终呈现材料与空间两者的结合,体现独特的构造美学。林中空地从古老重庆吊脚楼的因地制宜,进而引发现代书店在标准化、多样性、可塑性的复合功能探索。然而,林中空地的重要性除了它特有的理念,更展现在丰富与细腻的空间中,提供城市忙碌生活之外,另一种文化象徵与精神归属。

△ 林中空地复合书店 © 白羽

(*图文内容版权归嘉宾所有,侵权必究)

再次衷心祝贺Kulthida Songkittipakdee女士获得本年度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泰国)”,并希望Kulthida Songkittipakdee女士在设计道路上步履不停,带领青年设计新力量,站上国际的舞台,传递亚洲青年设计价值观。

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是由阿联酋、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以色列、印度、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内地等十一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发起执行,我们将陆续公布各国家(或地区)的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并对他们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下周我们将揭晓“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中国香港)”,敬请期待!

精彩永不落幕

亚洲青年设计力量永不停歇

让我们一起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

- 点击图片 | 查看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泰国)报道-

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 | Kulthida Songkittipakdee:

设计与研究可以反映我们所生活的社会



· END ·

亚洲青年设计之光

“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是一项以传媒的视角对亚洲范围内具有出众设计思索和实践的青年设计翘楚展开观察的媒体计划。世界瞬息万变,设计与时俱进,唯有推陈出新,设计力量才能不断崛起与发展。我们相信,青年设计师拥有大胆的想法、更智性的设计思维、领先的表达工具,以及创新型的设计方式。“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正是着力于发掘亚洲各国家(或地区)青年设计的领先者,借由媒体联合发声,让领先引领更多领先。



广州设计周媒体联盟联合国内外顶尖专业媒体成员、设计协会与组织、国家使领馆共同发起与执行,组成海内外媒体观察团,计划将亚洲各国家(或地区)的青年设计师列为观察对象,每年度各国家(或地区)最终分别推选出一位青年设计翘楚。他们是年度亚洲设计新生力量的标杆与缩影,被视为“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受世界瞩目。




—— 组织机构 ——


联合发起机构:广州设计周、广州设计周全球伙伴联盟(GIA)、广州设计周媒体联盟、iDesign绝对设计、AZ设计师内容社区、BCI Central、寸匠、地产设计趋势、FRAME构架、居上LIFENESS、INTERIORS室内空间中国、建筑档案、灵感家、落屋LUOWU、MEFine觅范、漂亮家居设计家、青年建筑、青云设、日本设计小站、SanoPR上诺传讯、设计本、设计酷、一兜糖个居APP、YOU设计、ACG Media、love澳门、art4d、Love That Design、CIAAD
战略合作伙伴:新岩素家居
支持机构: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
设计报奖平台:设计纪元

新岩素家居

生而锋芒,领衔时代新势力。新岩素家居,成立于2020年,为新锦成集团旗下的战略业务核心品牌,是一家以岩板为核心的高级整装定制设计与生产制造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企业。
新岩素拥有占地1000多亩的岩板智能科技产业园,首期产线投资8亿元,含9条专业岩板生产线,年产值达数十亿元。产业园集岩板生产基地、岩板深加工服务中心和岩板复合定制加工中心为一体,结合专业的全屋整装定制设计团队,构建了一个从岩板产品设计,到制造、加工、仓储、物流、安装等完整供应链的产业集群,为高质量的岩板生产与服务提供强力保障。


此外,新岩素一直专注于岩板产品的创新与开发,针对人类未来生活场景不断探索。通过设计与美学的力量,将岩板融入不同的场景,旨在为设计师及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家居灵感,为家居、商业、艺术场景等多维空间带来全新的生活美学。







广计周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票通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