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这成人动画真叫《很黄很暴力》,悄悄看!

嘘,这成人动画真叫《很黄很暴力》,悄悄看!

偶然在豆瓣刷到这部动画,第一个冒出脑子的想法是,竟然真有一部动画片叫《很黄很暴力》?

一时怀疑自己眼瞎,再定睛一看,好家伙,这不《辛普森一家》的导演之一吗?

是本花对这位导演了解的太少,还是他太骚,我决定去《很黄很暴力》里找找答案。

看完之后发现,不足8分钟的短片,信息量却如此巨大,我看到了二十四段人生小插曲。其中七段关于性,十段描写暴力,另外的七段则刻画了人性的弱点。
每每出人意料,偶尔忍俊不禁,常常目瞪口呆,这二十四个短暂而微小的瞬间被无尽放大甚至凝固,让人有种人生如戏之感。


01
 

   很黄很暴力,人之常态  

第一次观看这短片的时候,只是图一乐子,琳琅满目之后感觉脑海中什么都没留下,于是又想重看一遍,只记得毫不吝啬挥发着的创造力,却因为每一个片段都过于短暂又戛然而止,阻止了记忆的留存。

美人鱼和教练在表演台中央, 美人鱼跳跃出水面,却是表演了一番不可言说之事。

找不到钥匙的男人,拿出凳子和绳子上吊自杀,边嘶吼边回忆一生,出生、玩玩具、骑自行车,直到想起钥匙在哪,遂开门回家。

跳伞的人为了在空中系鞋带,竟选择不开伞,摔落成块。


滑轮滑滑到轮子磨灭还在继续,直到把自己也在地上磨成碎屑。

跳水的男人跳到空中才发现,泳池是干涸的,在空中紧张滴汗,刚好铺满泳池救了自己一命。

性感的鞋子,打开机关反射出女人的内裤,难怪叫性感鞋子。

本花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男人在沙漠中爬行,被仙人掌比中指,真的没忍住在办公室笑出了声。

更多大尺度,是写都写不出来的程度,这部成年人限定动画,在类似冷笑话的过程中窥探人生的奥秘,几十秒的画面说了很多电影用两个小时都说不完的剧情和道理。

那种感觉却是,没什么好说的,一切都如大梦一场,不必说,不必想,只要享受每分每秒就很足够,管他是庄周还是蝴蝶,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管他是复杂还是简单。

《很黄很暴力》的前两三分钟,只会觉得好玩又荒唐,但当24个片段全部播完,又会觉得稀松平常。
比尔·普莱姆顿就像粗野的传教士,有人循循善诱,他是张牙舞爪,审讯室里有“好警察”,他是那个扮黑脸、吓唬人的“坏警察”,他用粗狂的线条、长相随性的人物、戛然而止的叙事风格,活脱脱构造出一个冠以“比尔·普莱姆顿”标签的独特影像世界。

观众从不适到习惯到莞尔一笑,就像逐渐突破认知,原来以为只有真善美值得歌颂,后来发现性与暴力也是人生常态,对它是什么态度都不太重要,只要敢承认它的存在,就已经正视了人的存在。

《很黄很暴力》名字虽然很俗,但丝毫不影响动画本身极高极独特的艺术性,在缔造荒诞的梦想家眼里,性与暴力是如此的戏谑。

原生态的前卫想象力独具一格,对于人性弱点的刻画充满黑色幽默与诙谐讽刺。三种视觉暴力的奇特创意组合叠加幻化出最赤裸的人性展示橱。

02
 

   美国独立动画代表,越怪越爱  

比尔·普莱姆顿是美国独立动画的代表,因其作品尺度之大、表现形式之怪异,被誉为“动画界的昆汀·塔伦蒂诺”。


他常使用超现实主义美术语言,超现实主义美术的语言特征是出其不意,反视觉系和反规律性的形象组合,赋予每个角色独特的个性和怪诞的想法,让动画作品呈现一种相当复杂的现实物质和精神物体的交融,创造了欢乐、欲望、奇特、悖论的视觉效果。

特立独行、剑走偏锋是常伴其左右的标签,其作品就好像一支混合了暴力美学、非线性叙事以及个人恶趣味的兴奋剂,总是让人高潮迭起,欲罢不能。


1946年,普莱姆顿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他在大学期间开始沉迷于电影,并为电影社团画招贴海报。


毕业后,他开始了15年的插画师和漫画家生涯。他在《螺丝》以及《阁楼》等情色杂志的作品促生了其日后电影中浓重的情色倾向,而《国家讽刺》和《普林顿》上的政治连环画则是他电影中一些政治嘲讽的最初源头。


而动画,一直是普莱姆顿的挚爱。1983年,普莱姆顿首次参与动画影片的制作——一部长六分钟的动画短片《新兴城市》,也是乐队Android Sisters一首歌曲的MV。

之后,在制作短片《绘画课#2》期间,普莱姆顿与邀请到之前乐队的朋友McElheron,为动画短片《你的脸》献唱,而这部作品也为普莱姆顿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提名,成为其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获得奥斯卡提名后,普莱姆顿一时间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当他以独立动画人闻名之后,因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制片厂左右而丧失创作自由,也不喜欢被公司与合同束缚,他拒绝了迪士尼执导《阿拉丁》的邀请,报酬据称高达七位数,但他依然无法接受这种“卖身契”似的交易。

正是他坚持的独立性势必要求他在拍摄影片的资金上亲力亲为,他每年都会制作两到三部动画短片来筹款,以便能有殷实的收入基础来维持他的独立动画事业。

而他心中一直的梦想——制作长篇动画电影,也渐渐有了实现的基础。

在一个人完成了30000张原画的绘制和上色之后,普莱姆顿的首部动画长片——《The Tune》问世,其中文名,就译为《动画片》。

故事讲述一位音乐创作者爱上了老板的秘书,而其想创作出热门音乐的渴望,指引他来到一个奇异的世界。

在那里,他学会了用“心”创作。普莱姆顿似乎尤其偏爱音乐对其视觉表现的作用,而他那怪异到无法形容的图像及变化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也变得不那么锋利,反而令人着迷。

1997年,他那部毁三观的动画长片代表作《我嫁了个怪蜀黎》上映,用横空出世形容一点不夸张。

影片一开始,引用了毕加索的话——“好的品味是多么糟糕的事!品味可是创造力的敌人”。这也预示了一场没有品位底线,更没有创造力上限的狂欢的开始。动画中的床戏可谓“精彩纷呈”,行云流水,天马行空,气势与当年七十二般变化毫不相让。

在动画的王国中,“演员”不用担心节操和体能,可以恣意妄为。比尔·普莱姆顿的“污言秽语”,剑锋直抵人类自身缺陷及商业文化的贪婪。

金钱令人丧失理智,扰乱了平凡人的生活,而底层人物团结一致,以暴制暴,最终取得胜利。影片反抗权势的主题,导演在现实中可谓身体力行,他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与大片场保持距离,以这种“话糙理不糙”的风格在国际电影节多次获奖。

2001年,普莱姆顿的另一部长片动画《变种外星人》将故事拓展到了太空。

私密的欲望和龌龊的想法,化作蠕动的色彩和线条,溢满屏幕,在“惨绝人寰”的画风中,普莱姆顿对于政治、商业及人性阴暗面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堪称动画版、B级片路线的“尤利西斯”。


实际上,他许多作品中“令人乍舌”都难以形容的超脑洞黄暴场面,把不少观众雷得外焦里嫩,这时候,夸张的暴力与性爱是其作品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将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

因为重口味就像一个跷跷板,一端的人高高翘起,一端的人重重下落。
普莱姆顿无疑是站在怪异极点的导演,而如果你也想和他站在一起狂欢,看另一端的人被高高抛上空中,那就尽情享用他带来的想象盛宴。

03
 

  参与《辛普森一家》,他改邪归正了? 


普莱姆顿动画的画风十分粗犷复古,力求夸张,色彩构成都比较简约,对比也较为强烈。

可以说丰富的线条与流畅的变形设计,加上强烈的节奏感形成了其自成一统的画风。


而在配乐上,他就显得更加多元,既有《变种外星人》中阉人歌手的咏叹调或者管风琴乐曲这样的古典作品,也有短片《很黄很暴力》中拉美风情的吉他小调,又或是《你的脸》中西部乡村乐队主唱麦克艾赫隆的怪异嗓音。

摇滚、歌剧、布鲁斯一应俱全,应画面与情景的变化而生,在当时动画界迪斯尼的天下中奏出一记生猛的强音。

看过他的独立短片,才懂得是什么样的奇才才能参与导演《辛普森一家》,23季、28季评分都极高。


对普莱姆顿来说,《辛普森一家》无疑更大众,也相当于参与到商业片的制作当中,但达成合作的根本是彼此趣味相投,《辛普森一家》是结构紧凑、自我意识极高的动画,它在喜剧上的追求与一贯热爱幽默讽刺的普莱姆顿不谋而合。


本花不仅希望普莱姆顿多多创作无拘无束的独立短片,更期待他能走到大众面前来,他倾泻而出的才华,不被广为享受实在可惜。


-THE END-

本文编辑:DKYI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