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旦没有围墙,会怎么样?

学校一旦没有围墙,会怎么样?

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学校并不是城市中的一座“教育孤岛”,它是这个大公园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和配套设施质量显著提升,高标准体育场、图书馆、多功能厅一应俱全。但社区居民鲜有机会进入使用,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校园文化艺术设施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



闲置的校园空间


我们是否可以转变思路,打破“围墙”,把学校的文化艺术设施共享出来,实现“城市的学校、社区的学校”。



海洋路中学区位图(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2021年,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理想实验室率先进行了探索。以“理想校园、社区共享”为主题开展了设计竞赛,设计师们脑洞大开,对学校和社区的共享模式进行了多种探索。



01 / 围墙可以是一道风景


一般情况下,学校和城市之间总有一道密不透风的围墙,隔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方案通过抬升操场高度,把临街空间让渡给城市作为社区中心、托管服务中心及商业服务用房,居民可在这里遮阳避雨、休闲娱乐,形成一道展现城市人文色彩的风景线。



为周围的高层住宅社区提供公园般的绿化景观


把临街首层部分空间让渡给城市

在临街空间里,可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书店、棋牌室等,社区居民可利用这些空间开展各类活动,而对学校没有影响。


海洋路中学临街效果图


同时,方案利用半透明材质打造活动平台,将校园景观尽可能地呈现给城市,让城市与学校互为风景。



将校园景观尽可能地呈现给城市



东寺南二街临街效果图


屋顶绿化和抬高的操场为周边高层住宅提供了远眺景观,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景色。


校门透视图



02 / 校城之间的城市秘境


和华南理工方案类似,北京普罗建筑的《校城之间》将学校不同功能区打碎分割成块,组合形成学校边界。



不同功能建筑



鸟瞰海洋路中学


教学楼沿边界布局并在一层架空,在架空空间里打造街头绿地、微型运动场等活动空间,形成遮蔽的线性“居民公园”,在这样的空间下居民无需担心风吹日晒。

这种高架式的设计手法,让市民和学生在视线和感受上共享一整块绿色公园,将学校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成为大家向往的“城市秘境”。



未来,这种“城市秘境”可以成为城市街道活力的发生器。



从海洋路鸟瞰海洋路中学



校园边界下的市民公园



下沉体育馆



03 / 图书馆里的家长等候空间


社区共享,出入口很重要,不能同学生的流线产生矛盾。

广州长物建筑设计方案将校内运动场、停车场、体育馆、多功能厅等空间沿运动场独立布局,设立专门的居民共享出入口,规避了流线冲突。



校园效果图(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校内建筑摆放



学校设置不同入口


同时,在共享区域内打造多样化的下沉流通空间,学校与社区、城市可分时段错峰使用。



多样化下沉流通空间


该方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学校为家长预留了专门的接送通道和地下停车场,这些通道同图书馆直接相连,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可步行前往图书馆,享受“有尊严”的接送。



地下接送中心示意图



图书馆内部效果图



04 / 市民之桥塑造弹性边界


上海休耕建筑的设计方案认为,校园边界可以是一个公园,可以是一座图书馆,也可以是一个周末社区学校。


校园效果图



边界演化示意图


方案为了满足老师、学生、居民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弹性边界”的概念,用“市民之桥”连接城市与学校。



市民之桥


市民之桥完全开放,连接运动场、展览厅、报告厅、社团中心等校园空间,成为市民进入校园的主入口。


当学校内部开放时,市民可以进入校内看展、听演讲、参加学生举办的周末集市······当学校内部封闭时,市民可以通过市民之桥进入运动场,散步、遛娃、运动。


市民之桥使用指南


市民之桥不仅是居民进入学校的桥梁,更是学校与社区沟通交融的桥梁。



共享运动场



共享设施分析



05 / 社区共享,安全是底线


任何时候,安全都是底线,这也是我们提出“社区共享”主题时,大家最为关心的一点。


对此,许多方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在实现社区共享的同时,坚守校园安全底线。



智慧化管理平台


一方面,市民、社区居民等可通过专门的APP、微信程序等智慧管理系统,线上预约学校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停车场等。审核预约成功后,才可凭借门禁系统(如二维码扫码)进入校园。



线上预约流程



线上场馆信息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居民随意走动,保障校内师生活动空间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可通过门禁识别、一卡通系统、智能手环等对外来人员进行约束。

智慧门禁管理系统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人流分析等设备,监测进入学校的人流量,一旦达到共享数量的上限,将暂停预约。

学校绝不是独立之国,它是城市区域必不可少的功能肌体。


建设社区共享的校园,让城市、社区、家庭与学校互相看见。孩子参与到真实的城市、社区生活,获取公共生活经验和社会责任感;成人共享学校公共空间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孩子们的世界。打破家校社会壁垒,打破“成人主导,儿童沉默”的局面,最终让成人与孩子在相融共生的世界平等对话。



理想实验室长期征稿

如你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有想法或见解

欢迎投稿,稿费从优

请添加微信:TFDreamLab

联系电话:15983901589、13558907085



点击上方名片,加入理想实验室。



-The End-

撰稿|编辑严   琦、熊冬梅
排版|制图:熊冬梅
审      核:严   琦
支持单位: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公园城市理想实验室

微信号 : TFDreamLab

抖音:公园城市理想实验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公园城市理想实验室”(ID:gh_06a32ac0f75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