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 直达购刊
《朱启钤“沟通儒匠”论探义——谨以此文纪念朱启钤先生诞辰150周年》一文对朱启钤提出的“沟通儒匠”之深刻思想内涵进行探析,将其概括为致力于打通经学与匠学、“一洗道器分涂”,并指出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1943 年完稿于李庄)中提出的“结构技术+ 环境思想”之研究体系正是“沟通儒匠”思想的发展;文章同时提出对经学、匠学的认识,并反思了近代以来经学传统被中断的历史;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北宋李诫在《营造法式》中对经学、匠学的融会贯通,并总结了朱启钤试图融合经学、匠学以研究营造学乃至整个文化史的高屋建瓴的学术境界,重申其“沟通儒匠”思想对于中国建筑史暨营造学、以至中国文化史研究的重大意义。
朱启钤“沟通儒匠”论探义——谨以此文纪念朱启钤先生诞辰150周年
图2 梁思成在《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版中所绘《中国建筑之(型范)“Order”
图5 宋嘉定六年(1213)本《周髀算经》刊印之“圆方图”“方圆图”
图6 江苏邳县新石器时代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陶钵绘有“圆方方圆”图案
图7 兰州市博物馆藏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约公元前3000—前2700年)之三联杯
图8 良渚博物院藏良渚文化玉琮以方圆相切造型
图9 《淮南子·天文训》所记二绳、四钩、四维图
图10 西安半坡遗址(距今六千多年)出土陶盆口沿上绘有二绳、四钩、四维图案
图11 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F901房屋基址平面分析
图15 牛河梁圜丘三环构图分析
图16 王贵祥绘宁波宋代保国寺大殿檐柱比例图
图17 王南绘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阁像设计分析图
图18 1915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中作指示者)指挥正阳门改建工程
伊东忠太在1931年出版的《支那建筑史》中,对《营造法式》作这样的评价:“中国人既不置重建筑,故此类书籍甚少。余所知者,仅宋代编有营造法式,明代著有天工开物及现行之数种书籍而已。此数种书,不独解释困难,且无科学的组织,故有隔靴搔痒之憾。”如此草率的断语,当属“解释困难”而导致的误判。
相比之下,朱启钤1918年“过南京,入图书馆,浏览所及,得睹宋本营造法式一书,于是始知吾国营造名家,尚有李诫其人者,留书以谂世”,“瞥见此书,惊异宝爱。亟以付之影印,传播始渐广”。
至营造学社成立之时,朱启钤对《营造法式》之研究,“几经寒暑,至今所未能疏证者,犹有十之一二。然其大体,已可句读,且触类旁通,可与它书相印证者,往往而有。自得李氏此书,而启钤治营造学之趣味乃愈增,希望乃愈大,发现亦渐多”。
彼时,他已能疏证《营造法式》十之八九,大体上已能句读,并触类旁通,与他书相互印证。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他创立营造学社,在研究计划中,遵从由小学入经学之路径,将营造辞汇之纂辑作为先行事项,再依匠学与经学之研究体系,设法式、文献二组,延揽梁思成、刘敦桢入社执掌,开启中国建筑史研究筚路蓝缕的征程。
他对《营造法式》的深入研究,为学社的学术水平提供了支撑。如学社在对蓟县(今天津市蓟州区)辽代木构独乐寺观音阁的初测中,未绘出生起,朱启钤据《营造法式》指出此问题,学社成员再去补测得以修正。
在朱启钤设定的营造学研究范畴之中,建筑史研究只是一端。对此,他有如下说明:
本社命名之初,本拟为中国建筑学社,顾以建筑本身,虽为吾人所欲研究者,最重要之一端。然若专限于建筑本身,则其于全部文化之关系,仍不能彰显。故打破此范围,而名以营造学社,则凡属实质的艺术,无不包括。由是以言,凡彩绘、雕塑、染织、髹漆、铸冶、抟埴,一切考工之事,皆本社所有之事。推而极之,凡信仰、传说、仪文、乐歌,一切无形之思想背景,属于民俗学家之事,亦皆本社所应旁搜远绍者。
为此,他整理出版《三几图》(燕几、蝶几、匡几),是为家具之研究;又搜求、整理、出版《髹饰录》,是为漆艺之研究;又校刊《梓人遗制》,是为机械之研究;又编印《存素堂丝绣录》《丝绣笔记》《女红传征略》,是为织绣之研究。他认为,“夫所以为研求营造学者,岂徒为材木之轮奂,足以炫耀耳目而已哉!吾民族之文化进展,其一部分寄之于建筑,建筑于吾人生活最密切。自有建筑,而后有社会组织,而后有声名文物。其相辅以彰者,在在可以觇其时代。由此而文化进展之痕迹显焉”,“循此以读群书,将于古代政教风俗、社会信仰、社会组织,左右逢原,豁然贯通,无不如示诸掌。岂惟古代,数千年来之政教风俗、社会信仰、社会组织,亦奚不由此,以得其源流,以明其变迁推移之故”,“总之,研求营造学,非通全部文化史不可,而欲通文化史,非研求实之营造不可”。
王军,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宫廷制度与建筑文化研究。
公众号图文有删节,完整阅读请参见《建筑史学刊》2022年第3期。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欢迎参考引用:
王军. 朱启钤“沟通儒匠”论探义——谨以此文纪念朱启钤先生诞辰150周年[J]//建筑史学刊,2022,3(3):33-4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史学刊”(ID:archhistory-journal)。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