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研究价值及营造学社相关研究初探——兼论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研究现状及展望》一文聚焦于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研究的学术史,尤其着重回顾了营造学社对30余处明代木构建筑的研究,认为其奠定了巴蜀明代木构建筑研究的基础,文章同时指出巴蜀明代木构的特殊价值、研究现状以及有待开展的课题。
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研究价值及营造学社相关研究初探——兼论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研究现状及展望
冷婕 刘玉洁
LENG Jie, LIU Yujie
冷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刘玉洁,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公众号图文有删节,完整阅读请参见《建筑史学刊》2022年第3期。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欢迎参考引用:
冷婕,刘玉洁. 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研究价值及营造学社相关研究初探——兼论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研究现状及展望[J]//建筑史学刊,2022,3(3):164-17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史学刊”(ID:archhistory-journal)。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