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全才艺人唐纳·葛洛佛(Donald Glover)以淘气阿甘(Childish Gambino)之名,发行了第三张专辑《Awaken, My Love! 》,此专辑入围了葛莱美年度专辑奖与最佳当代都会专辑。
专辑封面由纽约导演Ibra Ake操刀,选用偏萤光蓝的基调上进行拍摄,画面中翻白眼、露出洁白牙齿、轮廓立体的模特儿是来自肯亚的Giannina Oteto,而她头部配戴看似法老王眼镜蛇头冠的装饰品,出自于纽约珠宝设计师Laura Wass的作品。
脸部妆容是由著名手办人偶彩妆师 Renata Jansen 完成,她曾说过,里昂王族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专辑封面,也希望制作成看似他们又不像他们的样貌,营造耐人寻味的视觉效果。如果你还不认识他们,在这裡告诉你一件“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里昂王族是当今流行乐堂最成功的家族乐团,是由三位亲兄弟,另加一位堂弟所组成,2008 年以一曲〈Use Somebody〉击败女神卡卡(Lady Gaga)、碧昂丝(Beyoncé)和泰勒丝(Taylor Swift),荣获葛莱美“年度制作”殊荣。
《电火王》的尊爵版结合了炫砲的自制乐器,每个收到专辑的朋友,只要用电池连接上,就可以发出声响,并依照个人风格弹出独创的音乐。另外,整张专辑的外包装是全透明的,歌迷一眼就能看到炫砲的全貌,其中裡头的平装版则以炫砲的电路设计元素,採用的是数位绘图,密集的线条与红黄蓝对比色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刺激。
最里面的那一幅是“星人”(Starman),匆促乐团在1976年《2112》专辑封底就是用这个标志图像;而中间那幅则是《狗玩扑克》(Dogs Playing Poker)系列油画之一的《患难之交》(A Friend in Need),企图隐喻团员间的患难情谊,这幅画来自美国艺术家卡修斯·马塞勒斯·柯立芝(Cassius Marcellus Coolidge )之作;而最前面的那一幅,则是被綑绑在十字架,快被烧死的回望圣女贞德。必须一提的是,封面中的搬货员工、民众,和团员们有著亲密的关係,他们分别是团员的亲友、邻居或工作伙伴。
专辑封面的灵感源自于团长陈思铭(David Chen)提供的两个物品,第一是印在鑽石纹雷射纸的门神年画春联,第二是马来西亚华人寺庙的粉红色小籤纸。专辑封面的骑虎仙人源自于张天师神符版画的重画版,头戴太空头盔和红蓝 3D 眼镜,手持 Jug Band 的灵魂“陶罐”,一扫庄严肃穆神明形象,反而彰显猎奇衝突趣味。
专辑左下角以直书的汉字标注团名和中文翻译的专辑名称“小孩看到鬼”,有趣的是,这是一张美国嘻哈专辑,却没有英文字样,完全凸显了神秘的东方风情。村上隆以细腻柔和的水墨画手法表达《Kids See Ghosts》专辑主题,并带出日本鬼怪神话、经典浮世绘,与专辑曲风、文化形成了趣味性的对比。
为何会被皇冠遮盖呢?Roy Nachum 是以“遮盖皇冠”一系列绘画著名的艺术家,他称它为“眼睛开罐器”,在过去作品中以眼睛开罐器隐喻、讽刺著人们盲目错置、扭曲的价值观与慾望,而蕾哈娜专辑裡的皇冠则象徵著为她的音乐作品注入新元素,也算是为她量身打造的艺术品。
这座发电站是20年代欧洲最大的砖式建筑,有著“能量圣殿”之称,当时进行封面拍摄时,他们放了一隻粉红色的充气猪,有趣的是,国家航空机关发出“有隻猪在天上”的警告信息,也因为这样让众多人认识了这座发电站。顺带提及一下,如今巴特西发电站正在修复改造当中,预计2025年会对外开放。
设计师将专辑打造成一个木盒式的专辑,木盒材料选用了与李宗盛吉他品牌的相同原材料,打开专辑后,能看见一张《山丘》原版Demo的卡带,它寓意著,一种纪念时光流逝的老式音乐载体。
另外,盒子底部还存放了三个铅字块,组成后会呈现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是限量专辑的流水号。如今印刷技术快速发展,铅字块也伴随著淡出在人们的视野了。设计师希望能够透过这些细节体现那个年代的印记。
尔后,汤姆觉得这幅画作和专辑的音乐很契合,于是就变成了唱片封面。有趣的是,这幅完整画作中有一隻老鼠靠著一块浮木勉强求生的画面,变成了汤姆同年另一张专辑《Spitting Feathers》的封面。
专辑封面最精緻莫过于烫黑的部分,依著海浪流动的细纹,由雕刻师傅一刀一刀手工雕刻而成。封底则用了毛笔字,也依照每一首歌的意境不断变化写法。而 CD 圆标,小子把海浪画成了一座座的山丘,山跟海,或说岛屿跟海洋对台湾人来说都是具有哲学性般的存在。最让人惊喜的就是歌词海报,如果一直盯著看,视线会跟著海浪晃动起来。
而翻白眼的原因,原来是封面女主角 Lucy Joplin 在拍摄前一晚和男友喝了整晚的苦艾酒配鸦片,而且得知模特儿酬劳仅有 75 块英镑时,自然流露出的表情,结果被採纳成为了专辑封面。
1967年,美国摇滚乐队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发行的《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是他们乐队生涯中最具迴响的一张专辑。专辑封面的“大香蕉”,正是出自于普普艺术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经典设计,为何专辑封面会签上他的大名呢?其实,除了封面设计出自于他,鲜少人知道,The Velvet Underground是他“搞”出来的乐队,他就是他们的经纪人,亦参与了这张专辑的制作。
如果稍微了解普普艺术的朋友,大概知道其核心思想是把艺术通俗化,大量複制,甚至廉价到人人都能拥有。另外,谈及波普艺术,肯定会联想到的就是网版印刷作画方式,安迪正是採用了这个方式绘制封面,整体感非常简洁,就一根大香蕉在中央。必须一提的是,黑胶封面的香蕉皮是能扒开的喔!扒开后,会露出粉红色的香蕉肉,有乐迷猜测是不是性暗示?那你怎么认为呢?
发行于2014年的《乡土·人民·勃鲁斯》,是浊水溪公社的第八张大碟,也是廖小子众多设计的作品之一,此专辑荣获了第六届金音奖最佳专辑、乐团以及评审团等大奖。《乡土·人民·勃鲁斯》的专辑核心概念是:信仰,于是小子想起了华西街,并取之于在地元素作为设计概念,如神龛、符咒、电子花车、庙宇图腾、六合彩报等,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泥滩地浪人的《擒虎记》。
专辑的配色如电子花车的鲜豔张狂,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专辑内侧,小子拆解且重新组合了庙宇图腾,背景设为让人晕眩到不行的放射状彩虹线条,并让白鹭鸶骑在彩虹线条之上,非常张狂的手法。另外,歌词页则用了符咒版型制作而成,设计师以书法的方式呈现歌词的部分,为了增添整体的诙谐感,加入了电子花车和六合彩彩报的编排方式。
这张专辑背后隐藏了一个讯息,就是向前乐队团员西德·巴勒特(Syd Barrett)致敬,他因精神问题选择隐居,于2006年过世。最初的设计概念是以全黑色的收缩包装将内部隐藏起来,展现出“缺席”的意思,但后来改换成大家如今看到的经典之作。专辑右上角有一处慢慢被燃烧的效果特有意思,如同封面设计想带出的另一则讯息:人们往往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害怕被灼伤。
专辑封面相映了专辑概念:海洋环境关怀议题。专辑以海洋的深蓝色作为主色调,并增添了高对比的萤光色、狂放的图纹;而装帧部分,採用了造型各异的篓空纸板,一层层堆叠交错的呈现方式,再与全像投影技术融合一体,在灯光的照映之下,能够营造出深邃海沟的视觉效果。另外,此专辑内还附送了一些实体物品,如:可以装置CD盘侧边的3V电池、能把专辑转换成装饰的小夜灯等等,是非常务实又有趣的装帧设计。
2013年,大卫·鲍伊(David Bowie)推出的这张专辑《The Next Day》,封面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没错,他再次使用了1977年《Heroes》专辑的封面, 只是用了白色框框遮盖住了自己的脸,设计出自于争议不断的英国设计师乔纳森·巴恩布鲁克(Jonathan Barnbrook)。
《海口味》封面设计用色大胆,以鲜黄色作为主色调,中央的虱目鱼则作为专辑的主视觉意象,整体感乾淨俐落、专辑名称斗大,黑色的虱目鱼和黄色的基底成了强烈的对比。为何会选择虱目鱼作为主意象呢?试图透过虱目鱼隐喻台湾的年轻人,因为虱目鱼刺多,代表著不容易被驯服,虱目鱼游得速度快,代表著有话直说,还有虱目鱼只能饲养在乾淨的水源,代表著希望台湾生态环境能逐渐变好。
必须一提的是,泰勒除了是创作歌手,也是名时尚设计师,对色彩的运用有著自己一套的独特理解,在此专辑发布之时也成立了个人品牌 Golf Wang,并与 Converse 联名推出 Golf le fleur 系列,设计风格延续《Flower Boy》专辑视觉元素,一推出便备受瞩目,可说非常成功。
2014年,生命树乐团发行了首张专辑《我们都不完美》,专辑内包含了三大章节:植光、沃土、焙水。专辑裡的摄影作品诚邀了摄影大师余静萍携手合作,透过镜头捕捉山林、海洋、城市间的意象,而设计则交由了“雾室”负责。
其实在1910年代,卡曼斯科是个富裕城镇,它在全盛期一年可开採100万克拉的鑽石,但矿产总有被採完的一天。大约1930年,矿产被採光后,当地人民全部迁移南方,开始全新的生活,而丢弃了卡曼斯科,才导致它变成一片废墟,也因长年无人居住,风把沙子都吹进了房子,长年累月,沙子渐渐地吞没了这裡的所有楼房,形成了迷幻的景色。
《GIGO》的专辑理念取自于“第六平行宇宙”,分别为金、木、水、火、土,另外一个则是管理这5个宇宙的人物,设计师布雷克(Black)将它塑造成猪头人身的神兽型态,并为祂命名为:GIGO;布雷克细腻精緻的画工,为专辑的主视觉效果添增了强大的气势。
此专辑推出了两款装帧:平装版和精装版,两者都使用了同样的主图,之间的差异在于,精装版採用了黑色外盒搭配线条烫金,大大提升了整张专辑的华丽感,而平装版没有烫金,视觉效果就显得更加简化。精装版是以“经书”的方式重新排版,并以经书型态呈现专辑本体。最为有趣的是,外盒的几何图型在黑处会自行发光,因为在包装制作时,另加了蓄光墨,也算给乐迷的一个小彩蛋!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或许是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乐迷最熟悉不过的一张专辑,发行于 1973 年,至今在音乐史上仍被誉为最经典的专辑封面之一。
相比平克·佛洛伊德的其他专辑,这张专辑封面是一道穿透三角棱镜的光束,另一端折射出缤纷色彩,呈现出一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准则。
淨化乐队 (Spiritualized)的灵魂人物杰森·皮尔斯(Jason Pierce)是早前迷幻摇滚乐队(Spacemen 3)的团员之一,事后离开了该团,组了这支全新乐队,并在1997那年推出了他们音乐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张专辑《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专辑装帧找了御用设计师马克·法罗(Mark Farrow)操刀设计。
Spiritualized在英文词语是精神化,为了回应团名,设计师为专辑精心打造了药盒的装帧设计,非常前卫大胆。专辑装帧在一家药厂中封装,里头有锡箔装药锭、用药指示说明书等。弔诡的设计概念,让乐迷纷纷猜测杰森·皮尔斯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这张专辑在该年更荣获了新音乐快递音乐奖(NME Awards)。过后,又推出了全黑限定版本,并延续了药盒封面主题,有别于之前的是,每张光碟以被压制且分装成药片薄膜的包装方式来呈现。
在2017年,虚拟摇滚乐队街头霸王(Gorillaz)宣布重制12年前的第二张专辑《Demon Days》,并会以黑胶版本限量发行,这专辑是他们音乐生涯中最为经典、最具独特风格的一张。
2018年,HUSH推出第二张专辑《换句话说》,找来了方序中和吴建龙联手设计。这张专辑设计概念来自于专辑中收录的最后一首歌《梦游》。两位设计师採用了RGB色光油墨印制法,让在灯光下看似全洁白乾淨的专辑,在熄灯后,以附赠的紫光手电筒照射专辑,会创造出“影像式”的夜光隐形效果。
很多人会好奇,这人脸雕像背后的意思是什麽?其实,是设计师为了呼应专辑主题,专程找了雕刻家制作了这两座看似有点弔诡暗黑的半人脸雕像,作品试图探索人类永恆的一道议题:沟通,而专辑名称的“Division”即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之意,而雕像中的教堂寓意著“敲响隔阂”的警钟,鼓舞人们多多交流沟通。此专辑也荣获了第37届葛莱美“最佳摇滚器乐演出”奖项。
那年,鲍伯·迪伦刚从义大利回到纽约,当时的他们已经交往2年多了,而纽约算是鲍伯·迪伦梦想萌芽的地方,那裡有他们俩的许多美好回忆。促成这张专辑封面是在一个寒冬时期,一切的发生是如此自然、无刻意安排,罗西曾在某次访问回忆道,当时并没意识到有人在她们面前按下快门,甚至她也没想到,这张照片会成为《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的封面。
他试图透过音乐、设计探讨现代科技中的政治性和宗教性,在封面设计上参照了苏维埃的共产主义政治宣传海报,图像中的天使雕像是传说中耶稣十二门徒之一,逗趣的放了一颗被咬一口的苹果在天使凝视的位置,后面举著的红书则象徵众人高举奉行的列宁主义,而列宁的脸像却换了电脑之父——艾伦·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藉此隐喻偶像崇拜等涵义。
专辑封面和内装採用了刀膜制作手法,刀膜出Matzka的轮廓,以及在打开专辑时,能够看到台东的地图。另外,插画师为专辑绘制了三幅台东风景油画,这些风景都是Matzka心中的画面,有夕阳海边、台东山林以及都市屋顶,乐迷可以选择不同的油画,并随心切换封面的视觉样貌。专辑内装则以黑黄两色作为主色调,歌词本裡的照片拍摄出自于Matzka以及他家人之作,透过这张专辑能够看见小地方的美,甚至这个地方带给人们的温暖能量。
为了呈现出黑暗成人绘本的专属设计概念,设计师林纬铭选用了粗躁的虹暘行荷兰布作为专辑盒装帧,再把画作变成单色网印在麻布上,之后再篓空画作的“粉红鼻”,这样的作法完全破坏了原画作的质感,却营造了浓郁的黑暗风格。此外,内页歌词都有各自象徵性的符号代表,例如专辑一曲《夜间飞行》的符号是:飞行的昏鸦,都是特别有巧思的设计处理。
展览回顾:“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学术邀请展”
我就知道你 “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地球art”(ID:TheWorldFor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