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古风陶器:红黑争艳,大师辈出

希腊古风陶器:红黑争艳,大师辈出


1972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100万美元的天价购得一件希腊古风红彩/红绘陶器—— 萨尔珀冬双耳喷口杯(Sarpedon Krater),又称欧弗洛尼奥斯双耳喷口杯(Euphronios Krater),引出了背后一桩国际文物盗掘与走私大案,最终不得不在2008年将其归还给了这件陶器的出土地—— 意大利切尔韦泰里(Cerveteri)。

                           

欧弗洛尼奥斯/萨尔珀冬双耳喷口杯(Euphronios/Sarpedon Krater),c. 515 BC,高45.7cm,意大利切尔韦泰里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Cerveteri)。

 

这件品相绝佳的古希腊陶器在它的制作年代就备受追捧,被希腊出口到了当时意大利半岛的伊特鲁里亚(Etruria/Etruscan civilization, 900-27 BC),就是罗马崛起之前意大利的著名古文明。在被伊特鲁里亚人陪葬到坟墓里的两千多年后,盗墓者将其挖出,卖给文物贩子,辗转到了大都会手中,最后回到了意大利。

 

这一桩著名的国际文物公案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希腊古风时期(Archaic period,c. 600-480 BC)。与仍然显得有些姿态僵硬的古风雕塑不同,这个时期的陶器器型多样优雅、瓶画技法完善。瓶画中的场景精彩纷呈、故事生动感人,并出现了享誉后世的多位大师。


 

东方化时期(Orientalizing period, 700-600 BC)便已发展起来的黑彩技术,到了古风时期更加成熟,并且出现了大量人物场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弗朗索瓦瓶(François Vase),其表面总共覆盖270个人物!俨然是一本画在陶器上的希腊神话故事书!

 

弗朗索瓦瓶(François Vase),瓶画家克利提亚斯(Kleitias,活跃时间 c. 580–550 BC)与陶艺师埃戈提莫斯(Ergotimos, 活跃时间 c. 570-560 BC)作品, 涡形双耳喷口杯(volute-krater), 公元前6世纪中叶, 阿提卡黑彩(Attic black-figure),高66cm。佛罗伦萨国立考古博物馆 (Museo Archeologico, Florence)。

 

弗朗索瓦瓶仍然采用的是古老的多层(frieze)装饰法来表现尽可能多的故事场景,但这时许多黑彩陶器更加倾向于在瓶身划定大块空间,仅剩一个人物层(frieze),并且只在正反两面各描绘一个场景,使得整个器物的绘画主题更加鲜明,与棕叶饰等纯装饰元素的带状、边缘分布区分开来,比如来自著名的陶艺师兼瓶画家埃克塞基亚斯(Exekias, 活跃时间 c. 550-525 BC)的黑彩双耳细颈瓶。

 

棋盘游戏中的阿喀琉斯与埃阿斯(Achilles and Ajax playing a board game),埃克塞基亚斯(Exekias)作品,黑彩双耳细颈瓶 black-figure amphora,c. 540-530 BC。梵蒂冈博物馆(Vatican Museums, Vatican City)。

 

通过极为简洁而具有张力的构图、微妙的人物动作与细节差异,埃克塞基亚斯在陶瓶表面刻画了阿喀琉斯与埃阿斯 —— 荷马史诗中两位性格迥异的密友英雄。


在看似战争间隙无关紧要的对弈游戏中,艺术家已经完成了两位战争英雄更广阔的心理与命运深度剖析。因此埃克塞基亚斯被艺术史家认为是最伟大的阿提卡(Attica,包括今天雅典在内的一个区域,公元前6世纪开始成为希腊精品陶器的主产区)黑彩陶器艺术家之一。

 


埃克塞基亚斯黑彩双耳细颈瓶解析

 

与细颈瓶凸起外扩的表面似乎更容易表达戏剧化的集中场景不同,埃克塞基亚斯在一个碗状浅口杯的内壁充分利用了整个圆形内凹的表面,描绘了正泛舟自怡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并且将葡萄藤、海豚等辅助元素疏朗地布局于整个空间中,以神话为依托完成了天与海、土与水的超时空画面想象,并且完美地契合了器物的功用。

 

狄奥尼索斯基里克斯杯/双耳浅碗酒杯(Dionysos/Dionysus Kylix),埃克塞基亚斯(Exekias)作品,c. 540-530 BC,黑彩 black-figure,高13.6厘米,直径30.5厘米。慕尼黑古物收藏馆(Staatliche Antikensammlungen, Munich)。

 

黑彩到古风晚期已经到达了艺术发展的顶峰,其装饰感、图案感、力度感都很强,特别是在埃克塞基亚斯这样陶艺、画技双绝大家的探索下。



狄奥尼索斯基里克斯杯解析


但黑彩的人物始终属于剪影式的,肌肉组织的细节没有办法很生动地呈现。这在公元前530年左右兴起的红彩陶器(red-figure)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萨尔珀冬双耳喷口杯解析

 

红彩与黑彩在装饰风格上是一致的,但黑彩是以黑色的泥浆作画然后用雕刻刀、针刮去泥浆刻画细节;红彩则是将背景涂成黑色,留下赤陶的红色描绘人物,再用画笔在人物上添加细节。用画笔能比雕刻刀获得更圆润、流动的线条,从而可以更加自由、自然地描绘并表现人物,细节渲染更佳。黑色的泥浆也可以稀释,进一步为人物造型、衣饰描绘创造暗部。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欧弗洛尼奥斯(Euphronios, c. 535 – after 470 BC)的萨尔珀冬双耳喷口杯上获得直观的感受。


在特洛伊战争中死去的宙斯之子萨尔珀冬(Sarpedon)正被长有翅膀的死神与睡神抬起,神使赫尔墨斯则在正中指引着英雄的灵魂。与埃克塞基亚斯描绘的黑彩英雄剪影式对弈不同,这里的人物具有强烈的运动感,所有的动作、神态都可以交代得十分清楚。死去的年轻肉体在无可挽回地下坠,死神与睡神的翅膀却在上扬,一股动荡的悲壮感油然而生。

 

画师们可以通过红彩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因此红彩在诞生以后就渐渐取代了黑彩的主导地位。还有在一个器物上同时运用黑彩与红彩两种技术的双彩/双绘式(Bilingual Painting),充分表达了瓶画家们在一种新画法兴起时的喜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艺术史”(ID:World_history_of_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