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石涛 新篁脱粉
石涛(1642-1708),一代国画宗师,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他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石涛写竹,用笔奔放,水墨淋漓,干湿浓淡一气呵成。他笔下的墨竹姿态多变,笔法灵活,墨色苍润,生趣盎然。郑燮赞曰:“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
清 石涛 兰竹当风
石涛的别号很多与竹子有关:枝下叟、阿长、钝根、山乘客、一枝阁等。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道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心声,也是石涛别号很多与竹子相关的缘由。
清 石涛 墨竹图
清 石涛 悟谈图
清 石涛 竹石图
清 石涛、王原祁合画《兰竹图》台北故宫藏
石涛题识:风姿雪艳之中,随意点缀,何物不成清赏所,既有寒木,又发春花,新尚书亦应笑而首肯。时辛未二月寄上问翁老维摩
王原祁题识:麓台补坡石
明 徐渭 雪竹
昨夜苦热眠不得,起写生篁雪两竿。
莫问人间凉与否,苍蝇僵拌研池干。
——明徐渭 题画诗
徐渭,号青藤,明代的三大才子之一,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他笔下的花鸟作品豪放泼辣,水墨淋漓,一挥而就,但求神和,不求形似。这是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和半生潦倒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胸中逸气的抒发。
徐渭以其独特的笔触,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将传统的文人画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对后世中国绘画影响极为深远。
明 徐渭 风竹
若不重阳贳一壶,那能了此菊花逋。
竹梢墨色潮如此,试看明朝有雨无。
——明徐渭 题画诗
明 徐渭 墨竹图
明 徐渭 雪竹图
明 徐渭 墨竹图
明 徐渭 墨竹图
明 徐渭 兰竹图
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将杂四时,
莫怪画图差两笔,近来天道夠差池。
——明徐渭 题画诗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郑板桥(1693—1765年),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尤以写竹为佳,是“扬州八怪”之一。其作品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
清 郑板桥 兰竹图
清 郑板桥 兰竹图
清 郑板桥 竹石图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题识: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踈踈,何必重重叠叠。
《郑板桥题画诗》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画新风景”(ID:shuhuaxinfengji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