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科技创新中心是哪里?

下一个科技创新中心是哪里?

文丨谈冕 

华高莱斯文旅咨询事业部项目助理
图丨1/6图片工作室


步入“科技大出走”时代
科技创新中心格局开启新一轮重构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科技中心,对美国来说,上世纪50年代是底特律——因汽车兴起而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现在是硅谷——互联网时代公认的“世界科技之都”。
但盛衰总有时,新一代科技创新城市已然崛起,下一个科技创新中心是哪里?

硅谷


1、硅谷渐患“大城市”病,加速科技巨头与高知人才“逃离硅谷”
2020年12月,可以说是美国的科技大出走(tech exodus)之月。
甲骨文、由惠普拆分出的慧与公司等科技巨头接连出走,将总部迁出硅谷。特斯拉虽尚未搬迁总部,但其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已搬去得州,声称要花更多时间在得克萨斯州的特斯拉新工厂和SpaceX的火箭发射实验上。一批风险投资家和风投机构也离开了硅谷。硅谷大数据明星企业Palantir的联合创始人乔·朗斯代尔(Joe Lonsdale)表示,要把自己的风投公司8VC搬去奥斯汀;资深投资人基思·乐布斯(Keith Rabois)则要搬去迈阿密。


硅谷

事实上,这次集中出走并不是一次偶然的爆发,“逃离硅谷”早已形成一个并不显著但长期存在的趋势——《2020年硅谷指数(2020 Silicon Valley Index)》显示,至2020年,离开硅谷的人数连续三年超过进入硅谷的人数。
这是因为,硅谷患“大城市病”并不是一日两日了。
对个人来说,高房价、通勤难等难以负荷的生活质量问题一直存在。据2019年硅谷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硅谷房价中值达到近118万美元,相比之下,2018年美国房价中值仅为22.1万美元。同年,有6.6%的硅谷员工每天通勤时间超过3小时,每天因交通拥堵而损失超过8.1万个小时。[1]
对企业来说,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税收促使各类规模企业另谋出路。根据美国税收政策研究智库——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最新排名,从税收角度来看,加州营商环境在美国50个州里排名倒数第二。加州的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最高可达13.3%[2],已经是美国最高,而加州政府还计划继续调高针对富人的税率。

硅谷

过去,大多数人冲着硅谷高度集聚的技术、人力、资金等资源,事实上是愿意忍受这些的,所以尽管有“逃离”趋势,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实际影响。


然而,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瞬间把人们带入了远程工作的时代,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大幅增长,这不仅颠覆了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地点和收入方面的想法,更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重视程度和愿意考虑的工作机会的范围。
2020年第四季度,加州和湾区的人口净流出大幅增长,每吸引一个人搬入的同时就有两个人离开。据加州政策实验室分析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大约有114600人离开了湾区,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9.7%,而进入湾区的人数则只有54200人,比2019年最后三个月下降了27.1%。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估计约有267000人离开了加州,同期增长了14.9%,但仅有127600人来到加州,比上年下降30.4%[3]

旧金山

与之相对的是,小城市的科技公司发现来自硅谷的求职者的申请明显增加。狄平德·辛格(Deepinder Singh)是一家位于明尼苏达州布卢明顿的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七年来,他从未收到过来自大型科技公司应聘者的求职申请。但2020年5月开始,包含硅谷在内的两大湾区已有十几人申请了他的公司。同时期,非营利组织One America Works为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匹兹堡和俄亥俄州哥伦布的雇主举办了四场虚拟展会。在3800多名求职者中,约25%来自加利福尼亚,另外9%来自纽约[4],这是前所未有的数据。
2、新一代科创中心涌现,以各自独特驱动力吸引科创人才聚集
事实上,美国从来不缺向科技创新发力的城市,只是硅谷形成的集群效应过于庞大,如皓月当空,遮掩住了繁星的光辉。

纽约


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新技术与新产业,成为世界各地激烈竞争的制高点,也成为美国科创中心洗牌的重要契机。美国各地科创城市纷纷开始崭露头角。
1)市场驱动——纽约:为创新产品提供最贴近市场的“城市试验场”
金融危机后,直面暴击的纽约不再“金融至上”,从政府到市场都开始发力科创产业。纽约的科创产业在中心城区聚集——以中城南区的熨斗区、切尔西地区、SOHO区和联合广场为起点,逐渐向曼哈顿下城和布鲁克林蔓延,这个无边界的科技产业聚集区被称为“硅巷”。


纽约熨斗区

纽约SOHO区

尽管在2008年和2009年,纽约市科技行业的总体就业人数略有下降,但从2010年到2013年,科技生态系统增长了11%,几乎是整体就业人数增长比例的2倍。据2013年的统计,科技产业产生了56亿美元的年税收,占该市总税收的12.3%[5]。截至2020年10月,纽约自 2008 年以来的创业增长率为356%,位居全美第二,在科技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接近30万人[6]
纽约硅巷的发展事实上体现了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当科技产业已经从制造电脑、互联网的基础框架,向制造消费品过渡时,纽约作为特大都市所给予的市场临近优势,不仅能够为创新创业提供客群等巨大的市场样本,更能够为创新技术的增长提供应用场景与灵感火花。构成科技生态系统的劳动力统计表明,2013年纽约市非科技产业中的科技职位约占53%[7],远高于硅谷和旧金山。


纽约硅巷

“如果想打造一个天马行空的计划、大胆夸张的前瞻展品,可以在硅谷专心地打造;但是如果想要有人性化的设计思维、贴近市场、打造解决市场问题的产品,那么应该在纽约。”

2)生活服务驱动——波士顿:为创意阶层提供针对性服务,“定制生活”


波士顿


波士顿是美国东北部高等教育中心,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顶尖院校汇聚于此,曾因制造业而兴盛,也因20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制造业基地转移,而一度陷入衰落。如今的它是全球新兴的科创高地之一,这与其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的波士顿创新区密不可分。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创新区位于波士顿南部滨海半岛,充分利用海滨区的便利交通、人才优势和产业集聚潜力,通过加强相关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创意阶层“定制生活”,充分地围绕创意阶层对城市生活的需求展开,提出了「生活-工作-娱乐-购物」(Live-Work-Play-Shop)模式,以生活魅力吸引创新、孵化创新。着力打造——「10分钟生活圈」,满足购物、文化、娱乐、居住等需求;「24小时社区」,通过提供多种娱乐消遣方式,以及丰富夜生活,定向吸引年轻人聚集;租金低廉的「人才公寓」,为满足没有资金购买豪华公寓的创业者的需求,给创意阶层量身定制;小而美的「公共空间」,供创意人群随处交流……


波士顿南湾创新区


在这样的规划下,波士顿创新区创立后的6年内,就吸引了200多家科技公司入驻,提供了5000多个工作岗位,到2019年更是聚集了近1500家公司,42000多名员工。[8]



波士顿南湾创新区


3)跨界驱动——奥斯汀:凭借艺术、科技跨界融合的节庆长效吸引创意阶层
奥斯汀,企业“逃离硅谷”的企业的首选城市。据得州奥斯汀商会记录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从硅谷搬到“硅山”的高科技企业和其他“周边”企业多达39家。一方面,作为得州首府,低税收政策(即,免个人税和仅2.7%的公司税率)和独立电网能源储备,是吸引企业的重要现实因素;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拥有盛大艺术、科技跨界融合节庆的个性城市,本身就对年轻的创意阶层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奥斯汀


20世纪80年代末,奥斯汀通过音乐这一媒介,成功获取年轻人的关注,吸引他们来到城市。1987年,第一届西南偏南(SXSW)大会以先锋、小众、摇滚为核心,吸引到177支本土以及全国的乐队、艺术家参加,大获成功,此后发展迅猛,到2000年,报名参加SXSW的艺术家接近1000位。[9]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经济起飞,西南偏南大会也顺势引入科技展环节,各行业都将这里作为与年轻人沟通的媒介,很多初创小公司将大会视为测试产品的平台,例如2007年,刚成立不久的Twitter就是借助SXSW大会,使推文的日均阅读数量在两日之内从2000飙升到了60000人次。2004年到2014年,奥斯汀科技类的人员就业率增长了73.9%[10]西南偏南大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奥斯汀


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西雅图等老牌大城市,依托原有优势进行创新发展,在科创领域翻红。奥斯汀、达拉斯、丹佛等新晋“网红”城市,则凭借多年来的个性化发展,在科创领域独树一帜。它们凭借各自独特的发展驱动力吸引科创人才聚集,创造曾经只能在硅谷地区获得的科技就业和商业机会。



华盛顿


西雅图


然而,科创中心并不是大城市的专利,小城市发展得法也可以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科创中心!




小城市蜕变科创中心的典范
博尔德

博尔德是一个仅有10万人口的小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博尔德的居民更年轻、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这里拥有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17个国家研究实验室组成的强大科研力量,以及高度集中在航空航天、生物科学、清洁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7000多家企业。


博尔德
图片来源:flickr@Bo Insogna MrBo.com

2013年至2019年间,科罗拉多州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都投向了博尔德的初创企业。博尔德被称为“科创中心”,名副其实。


英国咨询公司SmallBusinessPrices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根据平均互联网速度、初创公司数量和城市基础设施得分等因素考量,博尔德是全球上升最快的科技中心,是最适合创业者生活和工作的城市。

与许多科创中心具有明确、具体的核心驱动力不同,博尔德的核心驱动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内容,即一个极其适合科技创新、创业的城市气候。正如硅谷的成功源于各个领域在数十年内的积累一样,博尔德成为一个科创中心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积累出的结果。


一百多年来,围绕“宜居”和“创新”的城市发展方向,博尔德渐渐拥有了成为科创中心的基础要素。当科技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时,博尔德顺理成章跃至台前。

那么,是什么让一个仅有10万人口的小城成为美国数一数二的科创中心呢?


博尔德
图片来源:flickr@SLV Native


1、生态底板汇聚创意阶层,以原始创新奠定科创基石
博尔德位于科罗拉多州州府丹佛西北35公里处,海拔1655米,拥有45000英亩保存完好的开放空间、超过150英里的小径,这里光照充足,每年有300多天都有阳光[11]。其开放空间土地充满了植物和野生动物,是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的物种的家园。居民和游客可以进入森林、山脉、平原和湿地,进行自然漫步、远足、骑自行车、攀岩等户外活动,休闲放松。


博尔德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Eddyl

自城市建立以来,其受到充分保护的卓越生态底色和一系列具有远见的城市建设措施,使得每个时代中具有独立追求梦想等创业品质的年轻创意阶层,源源不断汇聚于此。

1)洛基山脚优越的生态底板,吸引了每个时代的弄潮儿,逐步形成创意阶层社群。
第一批来到博尔德的是热衷冒险的“淘金者”。
1858年,美国的第二波淘金热——派克峰淘金热兴起,淘金者涌入洛基山脉寻找黄金,开始逐步在博尔德地区定居。1859年,一名定居者布鲁克菲尔德组织成立了博尔德市镇公司,博尔德由此诞生,但直到1867年才正式成为一个县城。作为一个由淘金者创立的,最初以公司形态存在的城市,开拓、冒险、创业毫无疑问写在了这个城市的原生基因中。
第二批被博尔德生态底板吸引的弄潮儿是在美国版乡村振兴——“肖托夸运动”里活跃的艺术、文化领域创意阶层。
19世纪末,由得克萨斯州教师们发起的暑期艺术、文化、教育活动——“肖托夸”风靡全美乡村,汇集了当时的演说家、教师、音乐家等创意阶层,如为乡村提供娱乐与文化教育。1898年,他们被风景优美的避暑胜地博尔德吸引,选择此处作为他们的肖托夸度假村所在地之一。现在,它是美国仅存的3个肖托夸之一,仍在持续运营,并于 2006年被指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博尔德
图片来源:flickr@Pedro Szekely

肖托夸度假村的建立也开启了博尔德以购买土地保护公园和开放空间的序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肖托夸公园落地博尔德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选择,而是博尔德主动购地建设,进而保护荒地的结果——重视教育、文化和生态的市民们投票决定,发行20000美元的债券购买80英亩土地用作“肖托夸”。




博尔德
图片来源:flickr@Pedro Szekely


1899年,国会通过了保护博尔德周围开放空间的立法,巩固了当地人在平衡城市发展与土地保护工作方面的观念。1908年,博尔德市民聘请景观设计师小弗雷德里克·奥姆斯德(纽约市中央公园传奇创造者的儿子)来做城市规划顾问。他的建议涵盖从污水系统到最适合规划的树木类型的方方面面,包括沿着流经城市的博尔德溪购买土地的计划。经年累积,到1928年,博尔德政府就已经拥有了“世界上同等规模的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山地公园土地”。

“最重要的是博尔德必须是美丽的——一个繁荣的小镇,人们将在那里度过一生,而不仅仅是赚钱和外出。”——小弗雷德里克·奥姆斯德

博尔德
图片来源:flickr@Time Freedom Bloggers
可以说,生态对创意阶层的吸引和创意阶层对生态的重视与保护,在博尔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锚固“生态”基因,实现对各个时期创意阶层持续不断的吸引力。
第三批被生态吸引来到博尔德的是颇具争议、但追逐梦想具有创业精神的嬉皮士们。
20世纪60-70年代,嬉皮士运动在美国各地进行,全美的青少年们青少年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开始迁移到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组建公社生活,许多人选择了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诺林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员大卫·海斯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写道:“嬉皮士运动时期,博尔德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从1960年到1970年,这座城市的人口从37718人增加到66870人,即增长了70%。1970年,该城镇的平均年龄为23.5岁。”[12]


诺林图书馆

图片来源:flickr@Wally Gobetz

尽管嬉皮士也给博尔德带来一阵治安的混乱,但大量崇尚自由、开放并怀揣着梦想的嬉皮士,还是让博尔德“年轻”“独立”“开放”“创业”的基因得到强化。例如,与其他人一起移居到博尔德的嬉皮士莫西格尔,创建了知名天然食品公司Celestial Seasonings,奠定了博尔德20世纪有机农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当然,上述提到的这几类人群显然不是博尔德创意阶层的全部,对于当前形成科创中心具有关键作用的还是——科学家。而他们,事实上是与嬉皮士同时期开始涌入博尔德的。不过,科学家们的涌入,并不是因为生态的吸引力,而是因为创意阶层们一系列具有远见的战略性举措——发展教育与科研。
2)从高等教育到基础科研,博尔德抢先布局原始创新
博尔德的创立者在建城之初就非常重视教育,并极具魄力地筹建科罗拉多大学,以高等教育为城市定调。1861年,就在第一批淘金者抵达的三年后,博尔德的代表查尔斯·霍利在科罗拉多州领土立法机构的第一届会议期间,提出了一项建立公立大学的法案。1872年,6位荣誉市民共同捐赠出名为“The Hill”的273亩土地建立大学。1876年,科罗拉多大学在博尔德正式成立。

科罗拉多大学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这为博尔德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奠定了基础。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居住在博尔德都市统计区(MSA)的人在全国所有地区中受教育程度最高,2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3%的人拥有学士或更高的学位[13]。彭博社的大脑集中指数(Bloomberg Brain Concentration Index)也认证,自2016年“大脑集中指数”首次发布以来,博尔德一直在美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
如今,科罗拉多大学虽有3个分校区,但作为创始校区的博尔德分校仍是主要的旗舰校区,拥有物理、航空航天等在全美领先的专业。这里走出过4位物理诺贝尔奖和1位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走出过18名宇航员,也走出过众多创业者。
除了科罗拉多大学,17个联邦资助的国家实验室也是博尔德核心的科研创新源头,更是科学家大量涌入的直接影响因素。
冷战时期,科技创新得到了美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教育和科研投资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杜鲁门在1949年决定将主要的基础研究实验室搬出华盛顿。在这样的时代浪尖上,博尔德市民筹集资金购置了211英亩土地,以高于其它11座城市的出价中标,建成了如今的国家标准技术局(现名: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至此,博尔德进入了联邦政府的视线。
1952年,美国联邦政府将洛基弗拉茨核武器制造基地安置在博尔德地区。此后,博尔德又接连成为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以及其它16个联邦机构(包括国家海洋和大气治理署)的基地,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大学大气研究公司(UCAR)和国家太阳天文台(NSO)等等。
而且,大多数实验室都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以推动技术集群的形成。例如,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国家风能测试中心(NWTC)就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使得博尔德地区成为替代能源和清洁技术的研究中心,又被称为“风能之都”。

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
图片来源:flick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

也是在这个时期,美国政府成为了科研人员和机构最重要的客户,科技企业因此在博尔德萌芽。在美国国防部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实验室订购复杂的火箭指向控制装置后,包括墨丘利(Mercure)在内的研究人员离开实验室,创立了波尔航天公司(Ball Aerospace),以承接国防部订单,生产用于国防、民用空间和商业空间应用的航天器、组件和仪器等。现在,博尔德航空航天的产业集聚程度是美国平均水平的12倍[14]
可以看出,从冷战时期起,博尔德汇聚了巨大的原始创新能力,拥有了“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基石。
2、 城市气候吸引科创精英,以创业生态造就科创城市
在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是什么样的城市气候,让博尔德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吸引科创精英的科创中心呢?答案是人文气候和产业气候的结合。
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总结了创意人群选择居住地点的趋势——他们“在社区中追寻的是丰富多彩的、高品质的、令人愉悦的事物和体验,兼容并蓄的宽容态度,而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证明他们是创意人士的机会。” 概括来说,其实就是丰富的、令人愉悦的生活需求与创新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需求。这也正是博尔德的人文气候与产业气候完全能够满足的需求。
1)人文气候——“会呼吸的生活状态”满足科创人群的生活需求
如前文所提,当代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正加速转变,逐渐成为人们选择城市时的首选要素。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对于城市来说,“现今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世界级的人文气候。”乔尔·科特金在《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中则谈到:
“对高科技公司的一些调查发现,在影响他们选址的因素中,某地区“生活质量”的高低远比其他传统因素更为重要。”
博尔德恰恰拥有“会呼吸的生活状态”,能够让科创人群在面对工作高压时,从紧张的工作中脱身缓口气。

博尔德
图片来源:flickr@Ken Lund


“博尔德的整个文化都非常自由奔放,并专注于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是我去过的唯一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地方之一。”——VinylMe,Please创始人巴斯托

a) “呼吸”的基础是生态宜居的开阔城市空间

在购买土地保护公园与开放空间的基础上,博尔德一方面致力于阻止开放空间的开发,遏制城市扩张;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限高(除个别区域外,全市建筑限高为55英尺,即16.76米),保护城市公共风景。

1959年,这座城市在周围的群山上划了一条线,将城市供水服务限制在低海拔地区,以保护山区不受开发。1967年,博尔德市议会投票通过了在城市外围设置绿环带的决议,向那些在城市周边购买空地的人征收销售税,阻碍开发商、避开主要道路并保护自然,遏制城市扩张,成为美国第一个对开放空间(或受保土护地)的收购、管理和维护征税的城市。

现在,博尔德成为了一个精致而宜居的城市。开阔的山景成为博尔德的城市名片之一,“处处可望山”,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广阔的开放空间中,共有60个供徒步旅行者、跑步者、遛狗者、登山者、观鸟者、摄影师和山地自行车手使用的城市公园。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teofilo


b) “呼吸”的核心是刻在博尔德血液里的户外运动基因
科技创新需要“年轻人”的精力和开创性。而户外运动具备在保持健康的同时,缓解压力的作用。对于科创人群来说,户外极限运动还能够满足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需求。博尔德从休闲到极限的户外运动体系,深入企业文化的户外运动风尚,对科创人群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雄伟的落基山脉和广阔的绿环带,让博尔德成为了美国知名的“户外冒险天堂”地形多变、日照充足,以及丰富的攀岩路线,使博尔德成为世界闻名的攀岩小镇;人们既可以在博尔德数千英亩的休闲露天场所,进行徒步、骑行、露营等各种户外休闲活动;还可以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进行攀岩、滑雪洞穴探险等户外极限运动。“高海拔”的地理特征则非常适合耐力运动的训练,已经成为美国精英长跑运动员的圣地。科罗拉多州引以为傲的地标派克峰,则常年可进行洞穴探险、高空滑索、漂流等冒险活动。


图片来源:flickr@Alex Giorg


现在,这里以骑行文化闻名,拥有数百英里的自行车道,并创建了一个全年可用的自行车赛道网络,成为高端体验式自行车赛Haute Route的场地。除此之外,博尔德还常年举办各种体育赛事:世界第五大公路赛事Bolder Boulder、国际越野赛车Pikes Peak International Hill Climb……
博尔德对户外运动的热爱不仅发生在开阔的自然环境中,也延伸到城市内部,变成日常化的休闲活动。博尔德的公园用地有明确的商业用途许可条例,可以进行公园的户外健身或瑜伽课、初级越野赛、夏令营等活动。每到夏天,博尔德政府会组织、汇总一百多种运动休闲活动,供各个年龄层的人参与。
而选择博尔德的企业,大多将户外运动纳入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它们普遍鼓励员工进行户外运动,让工作时间弹性化,使员工拥有进行户外运动的时间,甚至可以自行安排工作与运动的时间。博尔德的一位创业者说“许多人早早来到办公室,并在下午早些时候休息很长时间,享受户外活动,或者是在午休时间去山地骑行。
与此同时,户外休闲产业已在博尔德发展成熟,企业高度集中,包括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等,美国户外产业协会(OIA)总部就设在这里。这对户外运动的专业性与安全性起到极强的保障,更有助于推动户外运动的普及。


图片来源:flickr@Silent Observer


c)“呼吸”也存在于较为自由、轻盈的城市通勤中
在博尔德,平均通勤时间只有20分钟[15],仅不到35%的通勤方式是自驾,近15%[16]的通勤者步行上班,其他人则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是由于博尔德拥有广泛而良好的步行、骑行网络,且始终致力于打造安全、便捷、可持续的多种方式联合的交通系统。2020年,博尔德被美国“步行友好社区”国家项目评为“金级步行友好社区”,被自行车行业联盟PeopleForBikes评为“美国最佳自行车网络”
博尔德广泛的步行网络包括超过500英里的人行道和步行专用路径、超过70英里的铺砌和未铺砌的多用途路径(主要沿着城市的绿道系统),以及大约150英里的天然远足径。骑行网络则是超过300英里的自行车道,其中包括96英里的自行车道、84英里的多用途路径、50英里的指定自行车道,以及一个拥有47个站点、300辆自行车的共享自行车系统。[17]



博尔德
图片来源:dissentmagazine.org


在博尔德的规划中,步行部分,组织了行人咨询委员会并制定了专项步行规划;骑行部分,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增加十字路口、天桥和地下通道等设施,让各水平骑手都能够安全地骑车穿越城市。同时,实行共享电动自行车计划和共享电动滑板车计划,为居民提供更多出行方式选择。
现在,博尔德还在实施“低压力步行和自行车网络计划”,采用直接社区反馈与定量数据分析结合的方式评估该市现有自行车和步行网络内的交通压力水平,并进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达到吸引全年龄层人群舒适地步行或骑行的目的。
尽管如此,由于在博尔德工作的人中仍有一半以上住在城市范围之外,通勤拥堵的情况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博尔德政府正与非营利组织Boulder Transportation Connections组织开展“通勤变现”计划,试图通过现金奖励的方式,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行或步行上班。这项计划源于谷歌的博尔德分部在2018年采取的通勤变现计划,即给不开车上班的员工每天5美元的激励措施。谷歌称,仅2018年2月至6月,此举就减少了15400磅的二氧化碳排放。[18]
2、城市气候吸引科创精英,以创业生态造就科创城市

博尔德
图片来源:flickr@Bo Insogna


2)产业气候——“在流动的初创生态” 实现科创人群的事业需求
之所以说博尔德拥有一个在流动的初创生态,主要在于博尔德的企业集群处于长期流动的状态,集中在初创期与成长期
精致的城市规模“无心插柳柳成荫”,以实际空间的限制,使得博尔德和丹佛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当创业公司的员工人数远远超过500人时,这些公司通常会搬到丹佛,或在那里设办事处。但更重要的还是,专注在研发转化和创业孵化的初创生态具有流动性,维持了博尔德的初创氛围

丹佛
图片来源:pixabay


a)“流动”的是推动创新创业的科研成果   
博尔德拥有由1所大学、17个国家实验室组成的强大科研力量。但如果仅仅闭门造车搞科研,博尔德只是一个“大学城”而已,无法成为创新创业中心。
事实上,比科研力量更为重要的是科研成果进行商业转化的能力。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转化,既能够为创客增添创新创业的契机,也有助于创业能够持续更新发展。这才是博尔德成为科创中心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Nshervsampad
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官网介绍页面,创新创业的部分排在了研究之前,充分体现了其对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重视,而且实际成果也确实非常突出,截至目前,科罗拉多大学共诞生了155家基于学校科技成果创立的初创公司。


2014至201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技术商业转化贡献了19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据利兹商学院商业研究部门的影响力研究报告显示,获得了许可收入1010万美元、商业化资助4870万美元、技术许可销售收入1.511亿美元以及初创企业资金资助5.936亿美元[19]


那么,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究竟是如何做的呢?


双向对接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服务‍

罗拉多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TTO)重组的投资伙伴(Venture Partner)部门专门为校园内的创新者提供技术转移服务,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自2014年至今,已签署了363份专利许可协议[20]

该部门位于博尔德校区,但服务对象面向科罗拉多大学的三个校区——丹佛(除了医学院)、斯普林斯和博尔德一方面,这个部门的选址印证了博尔德创新创业资源丰富,最利于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创新成果的汇聚也进一步增添了博尔德的创新活力。

具体的服务路径——在创新者向该部门公开自己的成果后,技术经理人首先会与创新者讨论可用的资源与商业化策略。

同时,由于并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具备直接的商业价值,该部门还会通过培训、研讨会、对接顾问等方式帮助创新者将他们的技术创新/发明提高到专利投资的标准。


此后,在资金预算范围内,该部门会择优选取成果进行专利申报,通常大约在每年80-90项左右,并进一步帮助创新者对接商业资源进行授权。

对接方式主要包括以“轻松许可(Licensing with EASE®)”项目汇集企业资源,在自有平台和IN-PART (一个用于大学与行业合作的在线配对平台)进行创新成果展示,利用已有的举办创新者与企业家对接的研讨会活动等等。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图片来源:flickr@apasciuto



除了面向校内,对接外界商业资源推动校内创新创业,科罗拉多大学还面向校外企业,为有需求的企业对接定向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活力的发展

一方面,如前文所提,投资伙伴部门会公布公开专利名录,企业可以自行筛选所需,并进一步通过该部门寻求专利转移服务等。

另一方面,科罗拉多大学还有一个行业与基金会关系办公室,专门面向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在校园内找到学术合作伙伴、新员工、新的产品创意等。

例如,在大学的专家库里找到所需的专家;赞助学生的研究项目,获得潜在的员工和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与学校合作进行由政府资助的联合研究等等。

实训实战的校内创业服务



在创业服务方面,创新创业中心与投资伙伴部门共同为教职工、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从培训到投资的全套创业服务。学校在提供60多种创业课程的同时,也举办多种多样的创业工坊、比赛等,帮助创业者与企业家建立联系,以获得指导、合作的机会。

例如,博尔德新创业挑战赛(New Venture Challenge),自2017年以来,该比赛已向学校的初创公司颁发了52.5万美元的奖金[21];学校还专门打造了一个面向教职工和学生、持续12周的夏季孵化器,以津贴的形式提供一些资金且不收取任何股权。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资金补助,例如种子基金(GET SEED FUNDING)项目,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支持[22]

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能力强劲,带动产业以创新中心、创业公司形式高密度聚集

博尔德的国家实验室拥有强大的成果转化能力。2015年,国家实验室对博尔德的经济贡献总计11亿美元,雇用了3900人,年薪和福利总计3.9亿美元[23]有4个国家实验室属于联邦技术转让实验室联盟(FLC),这个成员数量仅次于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园——科研三角园,是正式特许的全国性网络,由300多个联邦实验室、机构和研究中心组成,旨在促进研究成果商业化。


举例来说,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就是一个既从事应用研发(以及基础研发)又关注研发成果商业化的国家实验室。自2000年以来,NREL已与大大小小的企业签署了260多个成果转化许可证,拥有超过800个“伙伴关系”协定。

The main research windmills at NREL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Hustvedt


它有很多创新计划——

“NREL商业化援助计划”(NCAP)是给员工人数不足500人的企业免费提供40小时的NREL研究时间,以克服再生能源技术问题或能量效率技术问题。

“富国银行创新孵化器计划通过提供技术开发、验证和示范的机遇,向处于初期阶段的商业技术创兴公司伸出了援手。

位于博尔德的国家风能测试中心(NWTC)当然也包括在各类创新计划之内,同时也拥有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合作研发、战略项目合作等常态化合作方式,让企业得以共享NWTC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设备、场地。

中国第二大智能风机供应商远景能源就被这样理想的实验场所以及博尔德优秀的人才储备吸引而来,在此设立了创新研发中心。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Hustvedt


b )“流动”源于持续专注孵化的创业服务体系
高校、科研院所固然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能够为初创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
但仅凭它们显然不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初创生态系统,如同新生婴儿需要成人全方位照顾一样,初创公司也需要全面的创业服务体系,才能够茁壮成长。
而博尔德就拥有一个既全面又极具“流动”特色的创业服务体系。
自2003年以来,博尔德一直在执行“社会经济活力项目”,旨在与各行各业的伙伴合作,创造和维持有利的商业环境,让居民和企业共同成长并取得成功。
目前,博尔德拥有数十个包括博尔德商会、博尔德会议和旅游局、博尔德小型企业发展中心、各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商业合作伙伴。
可以看出,对于博尔德政府来说,某个企业或某个产业的能否迅猛发展并不是最重要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博尔德一直重视创业服务体系的打造,在对小型企业、初创企业例行的税收减免、资金补奖、贷款融资帮助之外,尤其重视补助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机构。2019年,“社会经济活力项目”预算的三分之二都流向了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机构。
以上提到的各类服务型机构,事实上只能说是创业服务体系的基础,真正让初创生态流动起来,还得追溯到2006年TechStars孵化器的成立,它开创了孵化器的新模式——以导师制驱动的高质量、高成功率孵化模式:
一方面以顶尖导师、风投资源源源不断吸引初创企业;另一方面高成功率的孵化也让初创企业真正能够迈向下一个阶段,成为行业的新鲜血液。
目前,它在波士顿、纽约、西雅图都设有分部,全球有30多个加速器正在使用TechStars的模式。

TechStars

图片来源:laughingsquid.com

TechStars孵化期固定为三个月,每批孵化约10支团队。拒绝挂名、避免肤浅指导是Techstars的原则,因此他们会为每家初创公司提供10名优秀、成功的投资和管理人群作为创业导师,确保他们专注于一家或两家公司。
导师们会对创业团队的产品,从战略规划到实际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十余位导师倾力辅导以及人脉的提供,是Techstars最重要的投入资源。
相比其他孵化器,Techstars提供的资金支持不多,仅向每名团队成员资助6000至18000美元。同时,创业班的规模、演示日展示项目的规模都较小。
但是正因如此,Techstars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资金集中投入到重点孵化项目的质量上,重视创业团队演讲能力的培养等细节,这让Techstars在获得的总投资、融资轮数、成功孵化企业数以及投资回报率上完成了一系列“逆袭”。
当然,这也是因为Techstars的创始人中都是来自硅谷的风险投资家,这使得他们拥有75家风险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商为后盾。
据统计,初创公司毕业后可平均融资1600万美元。截止2017年9月,Techstar孵化公司总数达到1042家,其中处于活跃期的公司有795家,已被收购的公司有127家,除去因保密协议未公开的投资,Techstars为初创公司募集的资金达到38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募集资金368.6万美元。
在Techstars孵化器的影响下,博尔德的孵化器、风投机构以及共享办公空间这些创业服务必需品,也都随之蜂拥而来。目前,小小的博尔德已拥有12个风投公司、12个创业孵化器和18个共享办公空间。
c)“流动”的范围是区域城市群
TechStars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博尔德之内,它事实上激活了整个丹佛、博尔德周边地区的创业生态,形成了区域性的创业流动。
科罗拉多州的众议院代表波利斯表示,“Techstars是为创始人创建一个‘积极的生态系统’,为他们提供短期、密集的培训计划,并将他们与科罗拉多州创业社区内的资源联系起来——丹佛及其周边地区有各种小型创业中心,包括柯林斯堡、博尔德和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而 Techstars 是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的关键。”
与此同时,区域性的科技创新流动也通过其他方式与平台开始进行。2007年CO-LABS成立,致力于在科罗拉多州所有的国家实验室、大学和企业间建立联系,促进成果转化。
2016年,企业家出身的科罗拉多州州长约翰·希肯卢珀(John Hickenlooper)也将初创企业作为中心焦点,启动了科罗拉多创新网络项目 (COIN),旨在将科罗拉多州的29个不同研究实验室与来自全州的企业家联系起来。
在创新资源的不断整合和科罗拉多州推动创业的政策之下,沿36号公路的“36创意走廊”正逐渐形成
36号创意走廊包括丹佛和博尔德之间的美国36号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威斯敏斯特、布鲁姆菲尔德、英特洛克、韦斯特穆尔、苏必利尔、路易斯维尔等城镇,大部分城镇都在致力于初创生态的培养,新建了各类孵化器、产业园等。

威斯敏斯特

图片来源: Public Domain

如今,对初创公司来说,36创意走廊区域内的可选城市逐渐增多。
理想化来看,科技创新的区域流动范围扩大,可以增强博尔德创业生态的流动性。
而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近年来过度火热的博尔德,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房价尽管不及纽约等一线城市,但也已超过首府丹佛,事实上已经提高了创客入驻的难度,而区域的协同发展,可适当给博尔德降温,进而降低创客迁入博尔德的门槛。
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博尔德源源不断吸引无甚家底的创客,维持“科创乌托邦”这种极致的初创生态。

中国迈入“双创时代”

中小城市同样有机会成为全国科创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科技创新”成为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经费投入强度连续第六年超过2%。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不少新一线城市甚至二线中小城市,正加快科创产业发展,以期站稳城市竞争新赛道。根据界面新闻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统计数据,苏州、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紧随北上广深其后。以江苏昆山、广东佛山、浙江宁波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凭借各自优势,如产业基础等,也早已成为国内的科创高地。

佛山新城

图片来源:1/6图片工作室

博尔德的成功,打破了多数人认为科创中心只可能是大城市的“迷信”。集约精致型创业小镇、科创社区仍是值得打造建设的模式,甚至可以实现城市竞争中的弯道超车。尽管博尔德城市的形成路径不可复制,但在拥有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去构建人文气候与产业气候相结合的城市气候仍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
基础科创能力方面,对于我国的中小城市来说,是普遍缺少强势科教资源的。但过去没有,不代表将来无法拥有。除了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等实体科教资源,科学家也是一种软性的科教资源,这是中小城市最应把握引入的关键资源。广东惠州、浙江金华近年来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导入皆源于此。
人文气候方面,首先是应将“生态宜居”作为基础理念贯穿始终,并以“会呼吸的生活状态”引人。一方面,在建设选址时可以选择拥有户外运动基因的生态优越的地区,以野性生活吸引野性精英;另一方面,在建设中也应营造自由、轻盈的生活节奏,以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减少通勤压力。整体营造具有青春活力,让人自由呼吸的生活氛围。
产业气候方面,以“在流动的初创生态”留人。一方面,在建设选址时仍要临近高校、科研院所,把握区域的研发创新能力,并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体系,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并推动与企业的广泛合作。另一方面,在创业孵化中“抓流量”,以高质量的孵化器把握初创期的企业,维持具有想象力与开创魄力的初创商业氛围,同时以溢出的企业激活区域创新生态构建。







作者简介









谈冕 

华高莱斯文旅咨询事业部

项目助理
研究视野涉及城市更新、区域振兴、前沿科技产业等领域;在产城融合、文旅融合等领域有深入研究与积累。


题图及内文图片基于CC0协议
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参考(向上滑动浏览更多🙋🏻‍♂️):

[1] 《2019年硅谷指数》

https://www.bizjournals.com/sanjose/news/2020/02/12/joint-venture-2020-silicon-valley-index-report.html

[2] 李孟林,《大厂扎堆逃离,硅谷正在丧失吸引力?》,每日经济新闻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0-12-17/1574452.html

[3] 《大出走:近几个月湾区移民加速》

https://www.eastbaytimes.com/2021/03/04/covid-economy-bay-area-residents-exit-region-growing-numbers-jobs-tech/

[4] 《为什么一些离开硅谷的技术工人正在换工作》,华尔街日报

https://www.wsj.com/articles/why-some-tech-workers-leaving-silicon-valley-are-changing-jobs-11606053600

[5] 《The new york city tech eco system》

https://www.hraadvisors.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NYC_Tech_Ecosystem_032614_WEB.pdf

[6] 纽约科技公司联盟官网

https://www.technyc.org/nyc-tech-snapshot

[7] 《The new york city tech eco system》

https://www.hraadvisors.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NYC_Tech_Ecosystem_032614_WEB.pdf

[8] 《PTC在波士顿创新区》

https://www.ptc.com/en/blogs/corporate/ptc-boston-innovation-district

[9] 西南偏南大会官网

https://www.sxsw.com/about/history/

[10] 《启示|步入“小镇繁荣”时代英国如何打好文化牌?》,每日经济新闻

https://m.nbd.com.cn/articles/2018-06-23/1228465.html

[11]  博尔德市官网

https://bouldercolorado.gov/services/boulder-community-overview

[12] 戴夫安德森,《嬉皮士和街头人士》,博尔德周报

[13] 《Boulder Innovation Venture》

https://issuu.com/boulderchamber/docs/innovation_venture_2.0_final_printed_pdf?fr=sYWIzZTM2MjU0OTE

[14] 《Boulder Innovation Venture》

https://issuu.com/boulderchamber/docs/innovation_venture_2.0_final_printed_pdf?fr=sYWIzZTM2MjU0OTE

[15] 《2019年博尔德交通总体规划》

https://bouldercolorado.gov/media/1045/download?inline=

[16] 步行友好社区官网

[17] 《2019年博尔德交通总体规划》

https://bouldercolorado.gov/media/1045/download?inline=

[18] 《博尔德谷歌园区付钱让员工把车停在家里》

https://www.dailycamera.com/2018/09/17/boulder-google-campus-paying-employees-to-leave-cars-at-home/

[19] 《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技术转移成效显著》,“中科院知识产权信息”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pDCtY-O4BiJxpE6WceTkfQ

[20]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官网,

https://www.colorado.edu/venturepartners/

[21]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官网

https://www.colorado.edu/about

[22]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官网

https://www.colorado.edu/about

[23] 博尔德创新报告《Boulder Innovation Venture》

https://issuu.com/boulderchamber/docs/innovation_venture_2.0_final_printed_pdf?fr=sYWIzZTM2MjU0OTE




-THANKS FOR READING-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关于创新区,也许你会喜欢

城市更新资料合集

从制造厂房到创新高地,市北高新的华丽转身

创新区改造更新,规划能否成功的3大关键点

信息图 | 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工业用地怎么转型?

TOD究竟是什么?TOD模式的8项原则又是什么?

信息图 | 非正式更新:存量时代下工业用地更新之路

未来十年,产业办公的5大趋势

什么样的环境最能孕育创新?

如何吸引人才与产业?产业社区的磁极营造法则

设计在创新区中的使命是什么






创新区研究,就在TOP研究院。



TOP Lab (TOP创新区研究院) 隶属于FTA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研究平台,其使命是打造创新区领域的智库.
TOP研究院专注于全球创新区的一体化研究,从Talent(个人), Organization(组织), Place(区域)三大维度出发,通过对全球创新区案例、创新区产品大数据整理、以及产业创新及工作方式创新的研究,探索中国创新区的实践路径。


FTA是领先的办公及产业(科技)地产一体化设计专家,拥有900+个科技园区与办公总部的设计实践经验,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点项目、多个世界500强总部或区域总部等。

FTA提供从研发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一体化的专业设计服务,服务的客户包括:市北高新、张江高科、天安骏业、上海地产、小米科技、罗氏制药、阿里巴巴、迪斯尼、西门子、凤凰卫视、上海港城集团、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知名品牌。

未来是创新的时代,在“为创新设计场景”的使命下,FTA一直践行“与客户一起创新”的价值观。



欢迎联系我们:
咨询项目 - 王先生:17792253557
人才招聘 - 张先生:1376192410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ID:TOP_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