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倒下的,是哪家

下一个倒下的,是哪家

      最近地产圈里面的小道消息满天飞,每天猫哥这里收到的消息也是很多,比如最近又有几家房企开始高管大范围停薪了,下个月就开始执行。这些消息都牵动着不少地产人的神经,有的人不禁会问,下一个倒下的房企,会是谁呢?

      之前猫哥就讲过,现阶段房企出现资金问题的,大多是前3-5年有高周转,规模大跃进的历史的。因为此前投资扩张步子迈得比较大,也没有及时降低负债,导致只有靠借新债还旧债。这种模式在以前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今年以来随着华夏、恒大纷纷倒下,为了防止不良贷款攀升,各路金融机构够对房企的融资都谨慎了。后面不少房企的美元债也纷纷逾期,国际评级机构将一大批房企的评级都下调了,境外债发行也难了。 

      因此前几个月,房企不管是发行境外债还是境内债,都严重遇阻,市场买单的可能性很低。没有新债来还旧债,大部分高负债房企的资金压力陡增,只好停掉大部分开支,集中精力来还债。不过好在这两个月,资本市场开始回暖,房企的发债数量在逐步上升。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各地政府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因为楼市烂尾的风险在提升,所以原来的监管规则变得更严了。原本是房企自己可以支配的钱,现在也不能支配了,只能躺在监管账户里面出不来。很多房企就是因为这个政策,有不少的资金受限,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不过近期开始,已经有城市在调整和修改这个政策了,比如成都在这两天就放松了资金监管,据说重庆也有类似的政策在路上。

      近期出现问题的房企,大多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搞了自己的资金池,也就是内部理财的,让房企的实际负债率高了一大截。这个产品的性质类似于地产私募基金,地产私募的监管比较松懈,制度上存在很多的不完备的地方,房企拿这笔资金干了啥,实际的去处除了房企自己谁也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在了自家的地产项目上,最夸张的是,这些项目很多根本达不到投资标准,比如利润率,现金流回正周期,销售去化率等等,亏损的风险很大。而且,这些投资,大多是没有办理不动产抵押的,纯信用放款,只需要集团给一个简单的担保。这怎么看都来像一个笑话,自己的左手给右手担保,资方和借款方都是自己,这里面有多少风险没有闭环,简直不敢想象。因为涉及的人数众多,到底搞了多少钱,外人根本不清楚,猫哥所知的,规模上几十亿的房企不下七八家。但这些钱,不管是借的员工的还是业主的,到了点都是得还的。

       如果说还有房企要倒下的,那肯定是符合上面几个特征的,大家可以去对号入座。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大部分高负债房企的问题,都逐渐得到暴露了,最容易出问题的房企,大多已经躺下或者早就已经显露端倪了。而且这波倒下的房企,给没倒下的房企带来了更大的生机,剩下的房企会倒下的数量会越来越少,概率也会越来越低。

      现在开始,大家可以适度乐观一些了。


       本号有猫哥粉丝圈子,地产圈内消息最先分享,一对一提问,职场、行业、资讯、前沿消息都有,里面内交流极为活跃。到公众号主页对话框回复“加圈”两个字,即会弹出二维码,即可扫码加入粉丝圈子。

      另:猫哥收藏整理了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包含工程、设计、成本、营销、投资、人力绩效、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资料。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回复“资料”二字,会弹出链接,可进入直接下载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已有几千地产人获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哥观地产”作者:猫哥观(ID:maogeguandich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