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太热,做个大水桶,泡在里面来个新荷塘月色

夏天太热,做个大水桶,泡在里面来个新荷塘月色

夏天太热,做个大水桶,泡在里面特不错。喝茶、聊天、办一些事两不误。

也可以把水桶搬到荷塘里。赏景乘凉两不误。

新荷塘月色,来点小酒吧!

来吧来吧,我在荷塘挺好的。

洗好澡,可以画点画,来点小情趣。

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荷塘更清凉。

新荷塘月色,有笛声悠悠。

在荷塘边唱支歌吧。祝你幸福。

性格使我始终在边缘,也游离在人们的审美之外。孤独不善交际,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的恩师刘牧告诉我“做自己、画自己”。我发现无论什么技法,只有做自己时,我的画中之气才是满的。

巴斯奎特的厉害处,在于他的作品有人性和心灵的东西,不用正经八板伪装地端庄。在极其放松下见力道,稳准狠,这点毕加索都比不了他的狠劲。

所谓好画好笔墨,是在放松中很自然的状态的,甚至游戏涂鸦的状态,不自觉不经意地画出厚重苍辣,真正无求而自得了。很多修炼的东西,修心的东西。在讲心方面,现代文明的东西都不如古老的东西纯朴。


世界艺术的潮流,早也由表面的表象进入到内心的心象。所以现代艺术难懂。难懂才进步了。艺术也不全是雅俗共赏,小孩或没有美学修养的人都能看懂了。艺术家不是卖艺的了,不是卖身的时代了,有自己的尊严。修炼一辈子的人,让不修的人一眼看懂,这不公平。有的艺术家是高贵的内心,不需要不懂的人懂,这是现代艺术的特点。


我从不认为中国的艺术家傻,思想保守,我从不认为中国的艺术家不优秀。看看中国古代艺术,超现实主义思想超欧洲几百年。中国近来不乏艺术大师,民国就大师辈出。

生命的新研究也说生命不是进化变异的,不是从鱼变人的。艺术还是要传承。艺术也需要学习,就像物理学,不是谁都懂物理。艺术有艺术的规律,不能用跨门类的思路去套艺术的思路,虽然很多道理相通,但还有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就像踢足球时聪明人在旁边说,你这么笨,不知道用手拿着跑。那样的游戏规则就改变了。

迹与象,心与迹,心迹,迹象。迹是象的元素,中国画通过毛笔表达迹,笔迹即笔墨。象通过迹去表现,有什么迹就有什么象,迹是来自大自然的,所以象就是大自然的,是有物质性的,比如屋漏痕。斧劈皴、春蚕吐丝等等,迹通过综合整合后能给人整体气象,大自然很多迹,每个人对自己的喜好也不同,有人喜欢女孩儿的弹性,有人喜欢老者的沧桑,迹是绘画的基本语言,通过结构叠加平铺错位,浓淡干湿等手法,会生成很多气象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感受。

所以迹,直接对应着心,同心相通,通过迹能观心,看到即迹能触动心灵的反应,迹是高度概括化的物质世界,通过整合运用,会给人更加强烈的,从视觉到心理的反应,像斧劈皴的山水就给人森严、庄重、雄强的美感,但仅斧劈皴这一迹的手法也会很多,斧劈皴用松散干淡的手法排列,又会给人更加苍茫的感觉。而春蚕吐丝会给人绵绵不绝的生命饱满。

所以说迹是中国绘画的基本语言,通过各种手段会变化万千,同时给人丰富的感受,迹在山水画中最明显的是皴法,在人物花鸟画中暗藏于线条和墨渍中,需要学会看,迹相当于肌理和图案,暗藏在线条的轨迹当中,如虫蛀木、老牛当步,迹很有意思,值得研究学习。(刘新华日记,2019.5)

记得一本书上说:德国学派素描线条灵活痛快,结构严谨沉着,两者得到完美统一,所谓活性(或“写”性),是指这种“写”出来的线条,容易唤起视觉上的触摸感,其质感、速度、力度、节奏,牵引着观者之眼,对它在进行触摸感知,从而在想象中,追溯完成艺术家画线时的所有身体姿势与动作,或畅意,或艰涩——“线有发于形者,发于意者,发于神气者,发于趣者”,在全显光看来,素描从来都不是仅仅依赖眼睛能完成的,而是一个“视觉与动作纠缠在一起的身体”参与其中的结果,自然,这样的线条就活性十足。这点也得到美国著名鉴定大师贝伦森的“触觉理论”的支持,他认为,“艺术家没有别的任务……画面上所有的线条都是功能性的,换言之,都是有目的的,其目标就在于表现触觉值”。

有一个故事,说是一天,一名弟子请禅师为他题一幅有关“大智慧”的字。禅师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下“专注”二字。他的弟子有些沮丧,问道:“就是这个?”禅师不语,再次提笔,写道:“专注。专注。”弟子未能领悟,反而有些恼火,并向禅师抱怨道:“这并无智慧可言。”禅师依旧沉默不语,写道:“专注。专注。专注。”弟子十分苦恼,想知道“专注”是什么意思。禅师答道:“专注即注意力。”

我也认为大智慧就是具有专注力人很容易追求部鲜刺激的。对平常的会失去好奇和耐心。在平常平淡中就能发现不平常,就会比一般人更敏感,同样,他去看新奇的,就会比走心的人看出更多,更有耐心和所得,这些对我学画帮助很大。


我是一个懒人,我喜欢用最简单的笔和纸去写画,这样逼着自己发现丰富。比如,在黑中发现五色,在线中发现更广大的世界,用线去表达面、表达点、表达厚…


简单的东西能训练出智慧。

有的人的思维,是这条不通走那条,我是这条不通偏要走,因为走的人少。因为对黑的训练,我能敏感地看到五光十色对我的伤害,所以我反不去画,我喜欢一意孤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作者:刘浪xh(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