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园林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典范。古书、名画、古瓶、雅石等,布置在博古架上、轩窗边、几案上,既富于文化底蕴,又充实、滋养着园林主人自身的精神生活和人格内涵。
九曲回廊将园景“诗化”,文气氤氲。回廊,回廊。只要一念到这个名字,总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一种“韵物”的意境。
回廊旁的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葱茏之间,植物的色、香、姿、声等,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
在鸟语花香的清晨里,江南女子手持一本书,在回廊里静静读书的画面。在夜色如水的月夜里,文人雅士独自坐在回廊上,举杯饮酒,醉看花开的雅趣。
在草长莺飞的春日里,与心爱之人携手走过回廊,共赏春光里的庭院美景。在天高云淡的秋日里,思念那远在一方的人,寻觅在回廊里遗落的踪影。
回廊,通俗点讲就是回形走廊。就像回形针其实就是别针。苏州深宅人家,院落重重,层层递进,楼厅往往有回廊相绕。
最标准的回廊,是旧时那种有戏台的大人家,四周上下楼厅里的回字形走廊,这是看戏听曲的最佳场所。
回廊并不全是回字形的,还有半回字形的、L字形的,有绕着大厅走的,有围着天井建的。私家园林里还有九曲回廊、之形走廊、波浪形廊、山廊、水廊等等,但江南一带都习惯称其为“回廊”,大概是取其“迂回曲折”之意吧。
庭院深深,回廊相绕, 园林之美尽在这曲折曼妙的回廊之中。在有限的空间内,随山水之势,蜿蜒在其中,使庭院内外的风景相互渗透,有一种流畅、流动的韵律美。
庭院深深,回廊相绕,漫步其中,处处成画。因为有了曲折有致的回廊,才将园林的美景巧妙联缀,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假山怪石……这些共同构成了园林的惊艳之美。
江南园林大多是依水势做成高低起伏、弯转曲折之状的,在山水之间建一条曲折的回廊相连,似隔非隔,界而未界,因而有了一些韵律美和节奏美。
每一座园林都是一幅卷轴画,那么每一段回廊所形成的每一段画面,就如被精心裁剪过的雅致段落,更加耐人寻味。回廊方向所指,引导人们的视线,但并不限制视线,回廊两侧通透开放,如船儿划行在水上,视野宽阔。
人游走在回廊之中,徐徐而行,移步换景,风景就很有节制地、一节节流淌出来。到达了园林中央处,风景便行至高潮,亭台楼阁、层峦叠嶂的山水便如潮水般涌来。这时候坐下来,静观的是风景的极致。
园内亭台楼榭,回廊蜿蜒其间,可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到流畅、流通、流动的韵律美,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回廊通过它的上下、凹凸,让风景不时被推远,拉近,在延长的风景中有无穷变化,让园林变得曲径通幽,别有韵味。
行走在变化多端的回廊中,能听到四周山水花木的节奏,这节奏可以表现在线条的粗细、力度的强弱上。迂回悠长的回廊像戏曲般,缠绵悱恻,欲语不休……给人一种遥远的错落之感。
似隔非隔,界而未界,徐徐而行,移步换景。一段回廊就能形成一幅画面,园林里的风景随着你的步伐有节制地、一节节流淌出来,所有的山水花木都涌入眼前。
山因水而活,水随山而转,静坐在回廊里便能感受四季,体会到一份清静高雅的意趣。
那些曲曲折折的廊子里,有花开花落的四季风景,也藏有千回百转的心绪。
一条条回廊一步三折,曲曲折折,廊连着廊,径连着径,池上的小桥也是弯弯又曲曲。
这一切造型会产生空间距离,有时觉得是很近的亭阁,仿佛走过了许多回廊曲径,产生了遥远的错觉感,这就是回廊的绝妙所在。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