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尽办法掏空……

想尽办法掏空……

      彼时恒大物业跟恒大集团之间的关联资金输送,让整个行业对物业公司的独立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说句实在话,物业公司在地产母公司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独立性,不仅是人员和管理,在资金方面也是关联甚多。

      一个房企想掏空物业公司的现金,上道的不上道的办法有很多,大致常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直接的借款,把物业公司里面的钱划走,搞成长期借款就是了。钱是借出去了,至于啥时候还,至于还不还,理论上都是迷,因为这都是左右手的事情。如果不涉及卖物业公司,或者债权人查账,这个问题正常情况下都不是问题。如果有人提出异议,直接把借款还上,后面再借即可。

      另一种是用物业公司做担保,给地产子公司做融资的增信,这种做法也是很普遍的。物业公司现金流稳定,是比较优质的标的,拿去抵押作价个几十亿都不是事儿。所以,房企债务出现问题以后,物业公司大多会跟着出问题,陷入大量的债务纠纷当中。
      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合规性的操作,那就是关联交易。这个操作就很多了,比如现在很多物业都有经纪业务,帮忙卖房、卖商铺、卖车位啥的。特别是滞销的车位和商铺这块,很多房企是直接把资产打包丢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缴纳超过行业普通水平的,高额的保证金,合理合规把物业公司的现金掏空。从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采用这种模式,充分榨干物业公司的现金,为地产板块提供纾困资金。

      不过,这个模式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地产公司得以甩掉难以去化的资产,快速回笼了资金。物业公司也通过代销模式,增大了自己的业务总量,还能让自己的营收再上一个规模。除了债权人反对以外,物业公司和房企都是不反对的。

      所以,理论上一直有现金收入,不应该缺钱的物业公司,也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因为现金大量被房企掏空,很多物业公司已经上市的,甚至会有债务违约风险,或者违反相关监管规定。
      目前,还有很多规模靠后的民营房企,在准备将自己的物业公司上市,甚至还为其注入了不少业务,以图获得更高的估值。地产老板们并不亏,在物业公司上投入的每一分钱,日后都会加倍拿回来。


       本号有猫哥内部粉丝群和粉丝圈子,地产圈内消息最先分享,一对一提问,职场、行业、资讯、前沿消息都有,里面内交流极为活跃。到公众号主页对话框回复“加群”两个字,即会弹出二维码,即可扫码加入粉丝圈子。

      另:猫哥收藏整理了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包含工程、设计、成本、营销、投资、人力绩效、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资料。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回复“资料”二字,会弹出链接,可进入直接下载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已有几千地产人获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哥观地产”作者:猫哥观(ID:maogeguandich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