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宣布关停,网络互助平台走向何方?

相互宝宣布关停,网络互助平台走向何方?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现代广告圈


12月28日,蚂蚁集团旗下“相互宝”发布公告称,为了更长远保护所有成员权益,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平台将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行。

相互宝关停公告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相互宝官宣退场,标志着网络互助行业的集体落幕:2020年8月,百度旗下灯火互助关停;今年开始,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至少10家网络互助平台也陆续宣布关停。


从2015年进入大众视野,到2018年迈入高增长期,网络互助平台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巨头扎堆,如今为何匆匆收尾?对此,某头部保险公司经理人李明表示,互助平台风险逐步暴露、互联网监管不断趋严是核心原因之一。


早在2015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互助计划”等类保险活动的风险提示》指出:“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打非局发文《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提到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李明指出,不同于传统保险公司,互助保险模式是人们基于相互帮助、共同抵御风险的考虑而自愿集资的。这意味着,网络互助平台并不具备法律效应,任何原因导致的平台风险都可能造成赔付终止和用户受损。


除了监管因素,天风非银研报认为,网络互助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一是参与人群大幅下降,赔付案件数量上升引起偿付能力不足,影响平台持续经营;二是平台参与人数下降,增加从自有互助平台向保险业务引流难度,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李明进一步解释道, 由于互助平台没有进行明确的风险分类,很容易在前期以低价吸引高风险用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风险用户所需赔付导致参与者分摊的金额越来越高,很多低风险客户慢慢淡出平台,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据天风非银研报分析,2020年以来,相互宝人均分摊持续提升,从2020年1月的人均分摊7.2元/月持续上升至11月的人均分摊10.8元/月,其中普通组每月人均分摊9.7元,老年组每月人均分摊41元。


但另一个角度看,相互宝用户小琦则认为,虽然对于健康的年轻人,互助平台是纯资金投入,可在此过程中会有帮助他人的成就感。据小琦介绍,2018年至今,自己帮助超过14万成员,发起71期爱心分摊,这也是身边朋友加入互助平台的初衷。

小琦的相互宝回顾


在今年4月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谈及网络互助关停潮时表示,一方面要看到网络互助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潜在的风险。


2018年底上线以来,相互宝(前身“相互保”)提出“一人患病,众人均摊”模式,一年后平台成员规模就超过1亿人。目前,相互宝的成员规模近7500万人,累计完成71期互助,救助超过17.9万名患病成员。

相互宝平台数据


对于这些用户,相互宝公告显示,自公告之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2022年1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同时,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2022年1月28日24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仍可于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180天内(含180天)发起互助金申请。


此外,用户可根据自身保障需求,自主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保障方案。


在网络互助关停的背景下,传统保险产品能否成为“全新保障方案”?李明对此抱有怀疑态度。他表示,从简单的线性关系来看,互助计划用户可能转向传统保险产品,有利于公司获取增量客户;但实际情况却是,去年底互助平台接连关停以来,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业绩并没有提升,因为两种平台的参与门槛和受众类型存在差异。


“我觉得网络互助的初心是好的,只是这种模式存在法律风险。未来如果有合规监管的类似产品,自己还是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小琦说。


(受访者李明、小琦均为化名)

《现代广告》杂志社出品


文 | 曹妍


「财报观察」 虎牙 | 哔哩哔哩 | 腾讯音乐 | 易车 | 东鹏 

「上市资本」 JOOR | 亚朵 | 虎扑 | 完美日记 | 京东物流 

「政策监管」 三品一械 | 疫情 | 金融广告 | 直播翻车 | 典型案例 

                    | 618 | P2P | 315 | 海外上市 | 双11

「人物专访」何思敏 | 王倩雯 | 印标才 | 石川惠太 | 杨烨炘

                    | 石拓培 | 林友琴 | 吴珊昀 | 张敏 | 郑慧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现代广告杂志社”(ID:maad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