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式住宅
ATRIUM HOUSE
△会所大堂
所处区域历史悠久,当地本土美学和现代设计充分结合,为住户创造包含曲面青砖墙、木材装饰、叠合屋顶及中式围合庭院等中式元素风格的独特住所。
23层高的住宅楼共配置有四部电梯,共有 313 户公寓,户型包括开放式一房、二房、三房,实用面积从26.4㎡ 至64.1㎡ 不等,售价300万起。
设有672.4㎡的住客会所,131.2㎡康乐设施以及886.5㎡的绿化景观,并提供户外游泳池、儿童游乐场及烧烤场等配套设施。
其社交设施以茶室为中心,在中央水池四周形成环绕路径,依次可到达象棋室、书法室、宴会厅、健身房和儿童游戏室等功能区。庭院布局灵感来源于传统围合式四合院
#树木容器#
屋顶绿化手绘图▽
屋顶上绵延不断的绿色植物与庭院地面景观区域紧密关联,浑然一体。
砖砌“亭”的层叠屋顶作为树木的大容器高低不一,错落有致。
住客从上面的住宅往下看,可欣赏到由绿色植物拼合而成的“第五立面”,呈现生机勃勃的视觉张力。
#透光式青砖外立面#
环绕中央水池的一系列现代砖砌凉亭是住客会所里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传统式青砖立面处处散发古朴气息。
设计师借鉴元朗传统青砖大屋的建筑特点,提取砖砌元素并用现代创新的手法重新演绎。
设计团队与当地工匠和文化遗产专家紧密合作,选用传统比例大小的青砖建材以开发独特且呈现秩序感的弧形外墙。
婆娑树影打在平整的砖墙表面,在微风下轻轻摇弋,给人一种静谧安适的感受。
△外墙模型
#朝#
门、壁、廊
住宅入口由素雅的青石面板走道与两侧的浅水池共同组成,高耸的古色木门颇为大气。
两侧手工制作的砖墙组成元素均经过精心旋转角度以形成涟漪般的视觉效果,在底部射灯照射下更显立体质感。
进入大门,人们即被横跨整个门厅数百块金属板组成的特色墙所吸引,这些手工堆砌的面板色泽丰富,类似于传统的屋顶瓦片,底部组块还兼做住户邮箱,实用之余也美观。
灯光下的金属板特色墙色彩绚丽多姿,梦幻感十足。
门厅走廊外树池内种植的罗汉松▽
#中央水池#
庭院内由砖砌“亭”围绕的中央长矩形水池面向住宅楼首层的茶室,波光粼粼的水面令人心旷神怡。
无边界水池与周围景致相互融合,另一端面向文化石瀑布装饰围墙,在顶部隐藏光映衬下质感满满。
#昼#
学、棋、茶
棋艺阅读室
棋室和阅读学习室串联布置,醇厚的棕木色调显露高档品质。
中式实木家具搭配充满贵气的尊黄色皮革坐垫,提供住户舒适的娱乐放松环境。
一墙之隔的阅读室墙面镶嵌两扇磨砂玻璃窗,内设LED照明,由装置艺术家陆浩明设计完成。
每个活动区的门板都设计了定制标牌,由带有中国字样的堆叠金属板制成,做工精良细腻。
茶室
庭院以茶室为中心而展开,半开放式凉亭结构将户外庭院景色尽收眼底,清风拂过池面,十分惬意。
茶室伸出一段遮雨屋檐,凉爽的下雨天住户也可在此舒心品茶。
#夕#
浴、池、馆、戏
儿童游乐区
儿童区包含室内外玩乐设施,其中室外建设有一段起伏的攀爬草坡,一路通往顶部的橘黄框架内的秋千区。
#夜#
厨、宴
宴会设施
会所的宴会厅由一系列木纹饰面装饰而成,旋转式木质格栅窗可根据日照需求和通风需要相应调整。
中式风格的木格栅窗与两侧的青砖砌墙相互融合,协调统一。
宴会厅由大理石长餐桌和弧形绒面沙发共同组成,天花挂设一盏棕色系圆球吊灯组合,与周边元素相互配合。
独特的阶梯式天花板参照了水稻梯田的韵律形式,同时也反映出屋顶上不同深浅的植物种植池。
餐桌一侧墙面的木制置物架上方还摆放有形态各异的各类雕塑小品,为室内增添一丝艺术氛围。
紧邻宴会厅的开放式厨房朝向同宽的采光矩形窗,白色大理石操作台在周围深色墙面的衬托下更为凸显。
中岛台与木板面餐桌相互拼合形成整体,旁侧配搭四把同色系高脚吧台椅,住户举办大型聚会时可借用此处大厨房烹饪美食。
其坡屋顶结构延伸至室内游乐空间,给小孩提供丰富的游戏设施。
会所的公共卫生间选用活泼的拱形门元素,高低错落的洗手台同时满足大人和小孩的使用需求。
中央庭院的素雅砖砌亭与立面色调相辅相成▽
除了地面生机盎然的中央庭院,住宅楼顶部还设有一个植物种类繁多的屋顶花园。
摄影©Harlim Djauhar Winata at Glamfab
#开放式#
#二居室#
#三居室#
将我们设为「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点个赞
点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设计”(ID:together-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