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南,中国车谷二次创业再出发

武汉之南,中国车谷二次创业再出发



万里长江奔流不息
流经武汉形成了一个“S”形江湾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就在这湾区的怀抱之中
提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
很多人先是一愣
分不清它到底位于哪里
不禁挠头要问
“经开到底在哪儿?”
“经开与汉南又有何种联系?”



如以界标的方式
来阐述两者
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的发展历程





那头一个自是

公元606年隋朝统治时期

朱元璋第六子朱桢
将汉水改道
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
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
汉南于这一时期并入武汉版图


☉汉南城区俯瞰图
二是1984年11月
在与汉南农场管理局
合署办公的前提下
区局合一
武汉市汉南区成立


☉硃山路通道
2013年12月

经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
由经济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
实施一体化发展,从此便有了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



经开的崛起时代
已经到来





经开地处武汉市西南郊
是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东、南以长江为界
与江夏区隔江相望
北以通顺河为界,与蔡甸区毗邻






汉南古属云梦泽
为汉沔交汇的太白湖水乡
襟江带河,畅达四海
既为蜀舟吴船必经之地
又是汉沔商旅往来要津
通顺河上通汉水,下抵长江
是历史上是重要的水运航道
因此汉南成为江汉平原
进入大武汉的“桥头堡”
也是中国中西部
水陆交通的区域性中心




☉汤湖公园
经济技术开发区

有着全市最长的长江岸线
港口与码头历史悠久
其中经开港从2006年至今
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超25万标箱


☉经开港
而纱帽街最早的码头
则是纱帽客运码头

由于时代进步,如今仅剩
纱帽至江夏赤矶这一条渡线


☉纱帽客运码头


被水环绕有利有弊
水多自然成患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大洪水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搏斗中
汉南人偏偏不信邪,全力应战
战胜了这场大洪水

三峡大坝建成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以后
汉南不再有水患之忧





由于山丘、岗垄、湖泊交相错落
被长江和通顺河所围形成冲积平原
所以汉南山的数量不算多





最出名的便是纱帽山和朱家山
山,虽不多
但能存在的都浸润着
汉南岁月风华之静好
纱帽山古称百人山,位于长江边
因山形状似纱帽,而改名为纱帽山
此山系商周文化遗址
1982年被武汉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山,东部的纱帽街
首居者大多姓朱,因之得名
主峰海拔49.1米
现被区人民政府辟为公园



☉朱家山公园俯瞰图


作为中西部地区
首批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
从摸着石头过河
到建成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经开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目前共有7个街道

负责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
设有“8+3”产业园区
负责企业服务与经济建设



让我们乘着时光机
回到80年代末
二汽传出要建厂的消息
一时间几十座城市蜂拥而至



经开区凭借

近3000亩净用面积
拿下了年产30万辆汽车的项目
从此武汉开启了988汽车时代
90年代,开不坏的

富康、捷达和桑塔纳一起绽放
而经开区就在这时
取得了显著发展



☉上帝视角下的小汽车们
从老长航、老武钢、莺歌电视

到真正成体系的武汉制造
东风大道沿线从菜地、农田、湾子
到武汉的工业体系中心
在全国众多国家级开发区之中稳居前十
一度占据了武汉GDP的1/5以上


☉东风大道
十余公里东风大道

汇集了大大小小几万家的企业
东风公司、可口可乐、名幸电子
海尔、格力、法雷奥
嘉实多、猫人、蒙牛
……
哪个不是响当当






经开区
乘“东风”崛起
每年汽车产量过百万辆
电器超两千万套
集聚8大整车企业、3大家电企业
是全国汽车、家电制造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工业总产值超过3400亿元
营收总和达到万亿级


☉嘉民物流园
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更是

克服“德尔塔”病毒、风灾、缺芯影响
经济实现了较好的发展
主要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5亿元
同比增长18.8%





经开区

有的不止是汽车
还有飞机
位于城郊的通用机场
落成于2017年,属于民用航空机场
除了军运会,还承办过两届世界飞行者大会
来自全球的700多名顶尖飞行员
航空运动员都曾在这起飞
经开也因此多了个航空小镇的名头






如今又率先实施创谷计划

引入高新科技企业
重点聚焦“数智网端”
无论是华中首条
有轨电车车都T1线的试运营
(2017年)


☉与地铁3号线无缝衔接


还是被称为武汉最美观江地铁
轨道交通16号线的全线试跑


☉轨道交通16号线时速120km/h
或者是超前构建的华中智谷

亦是定位新地标的“春笋”



☉上图:华中智谷 | 下图:“春笋”


中国车谷都将迎来又一轮
战略发展机遇期
不仅如此,经开区
集聚500余家零部件企业
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建成国内最大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经开常住人口52.1万

市场主体5.6万户
经过30年发展
已成为省市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之一







在号称大学之城的武汉中

经开区的大学
数量虽少,但都很国际化
武汉商学院,一所神奇的高校
有轨电车穿校而过
拥有全国第一所马术学院


☉武汉商学院赛马场俯瞰图


江汉大学不仅坐拥
三角湖湖畔美景
还能在操场上免费听演唱会





试问
哪个武汉伢不想在武汉体育中心

看一场万人演唱会呢
第五届女足世界杯
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
2017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
2019年军运会
……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
汉南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

纱帽菜场就已热闹非凡





←滑动一起云买菜→


由于汉南地表属“富营养型”水质

对繁殖鱼虾提供了良好条件
境内水域有鱼类8科45种
除此之外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也多
如藜蒿、湖藕、茭白
菱角、芡实、薇菜等
都是人们的时令菜肴


☉形似藕带的芡实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胖头鱼

比胖头鱼还要出名的就是

汉南特色手工菜——大嘴鱼丸


“90%的纱帽人都吃过我的鱼丸”

大嘴鱼丸的第三代传人刘涛说到

因其独特风味和技艺还被

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滑动一起来品味美食→

吃完鱼丸

去不远处的江滩遛遛食

纱帽山江滩是汉南
最具人气的去处之一





深秋的空气总是稀薄

却丝毫挡不住汉南
爹爹婆婆自娱自乐的兴致
街道干净整洁

偶尔还能听到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纱帽中学于四十多年前建成

武汉经济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后
纱帽被规划为区域副中心
老牌学校全部翻新修整





天色渐沉

山脚临街的朱家山美食城
亮起灯光,变得热闹非凡
老夏烧烤门前已经坐满

这家开了20多年的烧烤
已然成为汉南好吃佬们
夜宵界的yyds





←滑动一起来宵夜→
在汉南街头走一遭

人人乐得自在

汉南虽不大

但仅仅是汉南

人们就可以安居乐业



低调的经开区

不显山、不露水
如同勤恳的老黄牛一般
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说到未来就不得不提到
经开新区·军山新城
北接沌口、南通纱帽
东联金口、西邻常福
区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域内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交通区位优越,是武汉最大的城市绿肺
也是重要的三国文化策源地


☉欣欣向荣的经开新区·军山新城

将成为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强劲新引擎


“借东风、定军山”

军山新城将
围绕新业态,聚焦绿色发展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从相对自我的发展
迈向联动“大汉阳”板块乃至
洪湖、汉川等“1+8”城市圈协同发展
更好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军山兴,则经开兴

军山强,则全域强
从沌口时代迈向军山时代
从东风大道一条产业带的单维发展
迈向车谷大道产业创新发展轴
东风大道先进制造发展带
长江左岸产城融合发展带
“一轴串两带”的多维发展
三十而立的中国车谷
要将军山建成车谷副城支点
走在创新发展前列
谱写二次创业新篇


☉经开新区·军山新城俯瞰图


今年5月武汉获批

国家住建部、工信部首批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
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试点选址武汉经开区
核心区定在军山新城
作为车谷副城的核心承载区
军山新城由此打开全新的眼界和格局
一跃成为大武汉城市版图上的新主角



经开区因产业而建,因产业而兴

未来的经开仍然
要靠产业发达推动城市兴旺
抱紧全市“965”产业体系的大腿
发挥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牵引作用
在培育万亿产业集群上当先锋
岚图汽车已上市销售
中国电子云、东软睿驰
吉利高端手机等项目顺利落户
形成了以汽车、新能源、新材料
为支柱的“3+N”现代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

还先后引进了小鹏汽车
吉利路特斯汽车、吉利太力飞车
卓尔轻型飞机、中航锂电
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项目
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强势进入
推动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加速崛起



武汉城市版图上
经济技术开发区
正在日渐壮大
无人驾驶巴士

无人物流配送车
无人驾驶售货车招手即停
……
曾经电影里的一幕幕
如今真真切切地在
这片沃土上发生着
人工智能城市将在这里变成现实
破土而出的数字产业新地标“春笋”
是中国车谷打造创新平台
培育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30岁的武汉经开区凝神聚力
二次创业再出发
奋力谱写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努力打造
实力车谷、动力车谷
活力车谷、魅力车谷

建设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力争五年再造一个车谷
下一代汽车、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宏伟蓝图
将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


武汉之南·中国车谷

二次创业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武汉市蔡甸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简明汉南区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12月
[2]武汉市蔡甸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汉南区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12月
[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湖北日报 长江日报 极目新闻 武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长出“春笋”[发布日期2021.04.18]
[4]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武汉经开区军山街道办事处
[5]区地志办会同区政府办公室共同编纂的《汉南年鉴》


经济技术开发区!

提到你,我真骄傲!



EDITOR\编辑      PHOTO\摄影

买买提老王            楚博


DESIGNER\设计   TALK\客

欢喜斑马              李嚯嚯(wuhooo2020)

CONTACTS

微博|@wuhooo武汉

小红书|李嚯嚯的武汉相册


招聘|点击这里加入我们

商务|15072334822/1730716610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uhooo哦嚯”(ID:wuhoooy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