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设计学院 x 设计共创
红点设计学院依托国际设计大奖的资源网络和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性洞察,通过设计共创的形式,透析产业现状,聚焦产业痛点,让设计具备落地的可能性,为产业升级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与人才提升。
红点设计学院往期部分共创成果展示
新昌茶业设计共创
为使传承千年的新昌茶重焕生机,红点设计学院与新昌县名茶协会共同发起新昌茶业设计共创计划,希望注入设计创新活力,助力新昌茶业产业持续发展。
1
2
新昌茶业设计共创线下调研
此次设计共创,红点设计学院召集设计师们为新昌茶业旗下的「大佛龙井」、「天姥红茶」、「天姥云雾」打造了专属文创设计,通过VI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突出禅茶文化基底的品牌优势,树立品牌差异性。
设计师们围绕故事以及情感表达、人性化设计进行创作,最终有15件作品获奖。
l 讲好新昌文化:
共创设计师们将飘香四溢的新昌茶叶、笑容可掬的佛像、巍峨耸立的天姥山等新昌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方案中,向大众铺开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卷,展现新昌文化魅力。产品蕴含的舒展、静谧、娴静等信息通过包装直观呈现,和大众形成情感共鸣,带来心灵慰藉。
l 人性化设计:
包装设计细节处理得当,人性化的茶叶包装设计将会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共创设计师考虑大众的使用习惯以及心理状态,对茶包装进行优化,将茶文化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染到茶叶包装设计中,实现产品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激发人们用新视角看待茶文化,在促进品牌推广的同时,实现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精神交互。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新视角,品味新昌茶文化创意飘香。
一等奖
天姥红VI设计
@VI设计2组 吴斌 闫萍 王美锐 诸晨潞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为新昌天姥红茶和天姥云雾两款茶叶进行设计的升级和改造,使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喜爱,设计思路起源于茶叶的诞生地天姥山,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过流传至今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也使得天姥山得以闻名。我们小组以李白为形象,与茶叶做结合,利用重叠表现、正负型的手法,利用大家更为熟知的李白形象来推广新昌茶叶,带领着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从单一的图形美观走向体现文化内涵。”
二等奖
@产品设计5组
肖亚雄 王秋玉 贾锐 吴衡
李永锋 朱荣华
©《礼遇》私享茶具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传统的快客杯虽可以便携、但却不方便携带茶叶;需要另外携带茶叶;茶饮爱好者饮茶需求:能保留传统冲泡仪式感的同时,又能兼顾实用方便、简约精致且有格调,便于携带、适用更多适用场景;《礼遇私享茶具》嵌套胶囊造型不仅方案便携带茶具、茶叶,单杯冲泡时也很方便分离茶汤与茶叶,且又满足个人冲泡茶时的传统仪式感。“
©茶证菩提
@包装设计2组
张洪微 王芳 张锋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大佛龙井’名字中的‘佛’字确实有迹可循,在《新昌茶经》中记载了三位很著名的僧人。设计缘起品茶中的一霎五感,一条静谧而自然的直线,由茶而心动,为茶而盘坐,因茶而开悟。一条线,是和茶平行的线,有波动而又波澜不惊,这就是一条饮茶的心态。茶,在眼,在心;茶是一条时间的线,一条开悟的线。而线就是大佛龙井。作品中用线的变化组合形成抽象的佛像,简洁而又深意。”
©新昌茶
@包装设计5组
陈建 葛磊磊 文成武 崔华峰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我们设计的挂耳茶包这种简单而又成熟的方式,相比袋泡茶更易于闻茶香,看茶形。采用可降解材料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且可以由消费者自己进行自定义的填装。大繁至简,以人为本,以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做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回归设计的本质,避免过度包装,达到通用性的目标。寻山水、寻人文、寻味甘、寻匠心的概念体现出新昌茶的本质。”
三等奖
@包装设计3组
陈义文 郭子明 黄蕾
©《礼遇》新昌礼记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新昌礼记系列包装,是以城市礼物作为切入点,打造系列包装,通过挖掘新昌的人文背景与茶叶品质,提炼出“佛”、“茶”、“山”、“人”四个理念为核心卖点,巧妙结合不同口味的茶叶产品,形成“四茶以礼”的组合构成,打出属于新昌自己的城市组合拳。产品整体采用抽拉盒的包装结构来体现,外带腰封,内置单盒,城市礼物仪式感拉满。整体包装定位简洁、精致、大方、热情,可以较好体现出新昌这座茶叶之城的魅力与待客之道。”
©弥了
@包装设计10组
耿凡杰 刘佳慧 黄凯迪 贺礼清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茶舞——大佛龙井茶叶落下时的优美轨迹,设计通过延时摄影记录龙井茶叶落下的过程,用渐变绿和流线的重塑方式,让每个包装都独一无二,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给人以更多的联想空间。取自大佛弥勒的产品名“弥了”,同“茶舞”小包结合,配合上“半透明”的包装,营造出杯中舞的交互氛围,传递以放松、沉淀、解忧的体验感受。”
@包装设计1组
张晔奇 江曼 吕晨吉
©天姥云雾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设计源于茶名‘天姥云雾’,天姥山以‘云海’著称,两款礼盒的外观分别采用‘等高线’和‘泼墨山水’。一个现代,一个古风,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来演绎‘山海云雾’的主题。天姥山有穿岩十九峰,盒中的茶罐即为山峰的造型,多种颜色的设计代表了不同季节里天姥山的气象万千。打开盒盖,白色硫酸纸之下,19个茶罐如同19座山峰,时隐时现,令人沉醉。”
@包装设计4组
戴艳 张丽 姚思悦 张璐
©天姥云雾高端茶礼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借由诗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作,给世人与天姥山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和深刻的视听美学体验,融合于设计作品之中。陶瓷罐装以器言诗,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写照,留白处,皆是诗,以此传达一种中式空灵之美,将唐诗文化、茶道文化、天姥山元素与产品美学结合,简约雅致,是茶事、也是美事。”
©天姥系列包装
@包装设计9组
姚文娟 孙兴旺 曹静静 黄蕾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设计源于枯山水文化,瓶身以枯山水石头造型为创意源泉,石头造型上部融入水波纹元素体现新昌生态环境。整体造型呈现的是水滴落于石头溅起的涟漪,是动静结合,亦山亦水的禅意,打造茶饮山涧的意蕴。”
©新昌小白盒
@包装设计5组
陈建 葛磊磊 文成武 崔华峰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我们设计的挂耳茶包这种简单而又成熟的方式,相比袋泡茶更易于闻茶香,看茶形。采用可降解材料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且可以由消费者自己进行自定义的填装。大繁至简,以人为本,以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做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回归设计的本质,避免过度包装,达到通用性的目标。寻山水、寻人文、寻味甘、寻匠心的概念体现出新昌茶的本质。”
优秀奖
@包装设计5组
陈建 葛磊磊 文成武 崔华峰
©新昌茶轻便装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将⼭⽔/⼈⽂/味⽢/匠⼼分别独⽴设计为包装盒,运⽤抽象的图案,与茶相关的⾊彩流动,内盒中加⼊具象的图案介绍,虚实结合,将茶的口感与新昌的本地特⾊完美结合。常规茶包采⽤挂耳茶包,满⾜包装的便捷性,在安全卫⽣上也强化感受,同时品茶过程中,也可根据⾃⼰喜好在敞开式挂耳茶包中加⼊配料。便携茶包采⽤直饮茶包,包装打开加⼊⽔即可直接喝茶,搭配冷泡茶技术,保证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茶⾹茶味。”
©天姥红茶
@产品2组
王春旭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为新昌天姥红茶礼盒设计(含外盒与内盒)的出发点在于解决茶叶包装过度包装的问题。作为礼品用茶叶,包装费用昂贵一直是被人诟病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包装盒设计成为装饰品,让包装盒可以二次利用,从而变相降低成本。设计风格上则选择了符合中国传统节日气氛的设计。”
@包装设计2组
张洪微 王芳 张锋
©禅茶一味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昙光:(286-396年),或曰帛僧光,江苏省昆山人。东晋高僧,昙光隐石城,坐禅苦修,以茶印证菩提,终成正果,堪称“禅茶”之祖。竺潜(生于公元286与咸康间结庐于剡东岇山)与支遁(生于公元314年,东晋高僧创立了即色宗学派,禅茶一味,佛茶之风的开创者) 支竺遗风的故事就是讲述他们两位。我们从几位茶道高僧的故事感受到到合十的状态,穿着大佛寺的佛首及发髻等,以这些元素为设计出发点,与茶囊巧妙结合,体现‘禅茶一味’的故事。整体结构采用抽拉式,给人感情的递进,强化禅茶的概念。整体包装没有过多的元素,体现精神世界的‘素’与茶的关系。”
@包装设计7组
欧敏 欧艳
©人间欢喜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此设计以布袋和尚(弥勒佛在民间的化身)为原型,将其欢喜神情与自在姿态以抽象化的色块进行呈现,巧妙地表现禅茶一味的奥妙。让品茗者在品大佛龙井中沟通自性与佛性,从而心生欢喜,得悟自在,真正感受‘居深山,心自在’的品牌文化。”
©看山茶
@产品4组
贾浩洋
设计师说
Designer's words
“为新昌文化创造一款盲盒属性快客杯产品套装,开发现代青年受众市场传播新昌文化。快客杯套装以新昌佛禅文化与山水景观为设计灵感,整体主题依据佛学“看山”境界,结合新昌山水云雾缭绕等自然景观,在产品外观设计上针对年轻消费人群审美倾向,以流线造型以及玻璃陶瓷结合材质,整体风格现代简约,萌趣可爱,套装内搭配随机配色涂装茶宠,可遇热变色,增加开盲盒仪式感与交互趣味性,最后茶盘产品结合香承与倒流香功能,套装整体使用可组成别致景观,增加产品套装整体性。”
以上就是「新昌茶业共创计划」的15件获奖作品,你们对哪件作品心动了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
关于新昌茶业设计共创计划
红点设计学院 × 新昌茶业设计共创计划,由红点设计学院与新昌县名茶协会共同发起;以新昌茶业主要品牌「大佛龙井」、「天姥云雾」、「天姥红茶」的设计项目为核心,连接红点设计学院国内外创意、设计、传播资源,助力新昌茶业产业持续发展,注入设计创新活力,再次绽放“新昌模式” 的光彩。
关于红点设计学院
依托设计大奖数千家品牌企业、创意机构、设计院校等国际顶级伙伴,以及近百位邀请自全球设计领域极具权威的设计教授和专家评审的资源网络和对产业趋势的洞察,设立于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的红点设计学院致力打造国际化高端设计思维培育与产业升级辅导平台,协同城市管理者、企业、高校与设计师,共同组成中国最具创新力与影响力的创意社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点设计博物馆”(ID:RDDM-X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