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各大设计院拉黑了

我被各大设计院拉黑了



当被拉入行业黑名单

原创|计成
编辑|Z


“我以为这种东西都不存在的,没想到确有其事。”
今年八月份,杨浦区人民法院一桩普通民事诉讼结案。原告竞先生(化名)起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因为公司已经迁址,因此最终判决不恢复劳动关系,但要求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和拖欠的工资现已经支付,但20年12月17日,竞先生与原公司终正式终止劳动关系后,至今却没有找到新工作。
“直到今年九月份朋友转告我之后,我才知道这个情况,就是一直没在上海找到新工作的原因,但知道了也没渠道维权。”
“我被拉行业黑名单了”


黑名单上的并不都是申请过劳动仲裁的人,但无疑都是hr眼里的“会闹事的刺头”。
他是吗?
竞先生被辞退的原因,只是因为晚上加班,离开时以为还有同事要回来,所以没有为办公室锁门。离职交接时也没有过激行为,起诉的诉求为恢复劳动关系,双方本打算好聚好散。

但最后,竞先生的名字在上海各大设计公司hr群的“黑名单”里赫然在列
其实,竞先生被辞退的原因是否合理并非讨论的重心,重点在于:如果“与公司有纠纷-进入法律程序-被拉黑名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设计师维护权益的出路在哪里?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也关注了此事,他们致电公司领导后后,该领导表示并不知情。据我们了解,确实有该上海建筑设计类公司的hr大群,但群内hr对黑名单的态度都暧昧不清。
从白纸黑字的加班声明到被含糊其辞的黑名单;从有所对证到无迹可循。每一步都在剥夺一个设计师的话语权,增加一个普通公民的维权成本。
基准方圆不存在加班,只能笑道“堂下何人,胆敢状告本官。”现在,堂下无人,你状告何者?
转载授权:请查看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转载原创】,联系编辑。
版权声明:图片源自网络,文章版权归「计成」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博、知乎、头条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计成”(ID:jicheng-01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