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卷六·集景
我们得承认一件事情,科技发展、物质发达、节奏迅速的今日,我们过得似乎是越来越好,可是丢失的东西也很多,比如对细微之物的洞察力,对自然之美的感知力,而精致而深婉的审美情致,没有几个人能够继承下来。承认吧,我们也可能活得更粗糙了,至少有心情去感受一下风花雪月的人不多。
重新提风雅这个词,并不是要附庸,而是借由前人所开辟的道路,重新思考这个词语,以及词语背后的所指向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深入地实践它,以它的精神重新构建当下生活。
它是什么呢?该如何解释它?
风雅这个美好而丰富的词汇源自《诗经》,在古人的词语中,风雅多指向个人的修养与情操,它必然是在案牍劳形之外,又有一点可以探究的雅人深致,这种情志,和贵贱的干系不大,更在于心灵的归属,心有所住,便能从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暂时脱身,留一点转身的余地。
可以见得,风雅是我们与世间万物相处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回归,也是我们本心的归真。所以,它无关外物,无关世俗,只关乎自己的内心。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风雅是房间里摆设的大书架,墙上挂的一幅水墨画,桌上放的一床精致古琴,兴起时,泡一壶新鲜的茶叶,再燃一炷沉香。
但如果书与琴都成了摆设,茶与香都成了门面,那就是附庸风雅了,其实,真正的风雅并非来自外在巧饰,它是绝假纯真的心灵底色,是一种生命的返璞归真。
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也在刻意追求一种风雅的生活,希望自己和众人不同,不世俗,不琐屑。后来才懂得,真正的风雅,不但不是远离生活的琐屑,反而是扎到生活中去的。
风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种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一种慢下来感知美好事物的细腻情怀。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技发达、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我们过得是要比古人好多了,但丢失的东西也很多。比如,对细微之物的洞察力,对自然之美和日常之美的感知力,如今,我们当然不可能按照前人的方式生活,因为时代环境有极大不同。
但我们依旧可以在当下的生活中,去感知、去体会风雅之精神,重新给生活注入富有质感的细节。以素为绚,得温润与静观,小筑四目见古湛;以真为本,得平淡与明道,斗室随处满幽旷。
风雅的种子,只有成长在生活的土壤里,才会让人收获心性的踏实。只要以生活为依归,平淡中也有大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