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在数字孪生中焕发新生

文化遗产在数字孪生中焕发新生




正文字数:2027字

图片总数:共24张


导语introduction



大自然不断擦除前人的书画,涂黑壁画佛像的面庞,腐蚀拱顶上的砖瓦,褪去兵马俑的颜色。高塔倾颓,岩壁剥落,无论多么有棱角的历史遗产,千百年下来,都难免被大自然消磨痕迹,而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才能留下曾经美好的记忆,数字化遗产的珍贵性才能凸显出来



01 

被大火烧为灰烬的建筑,正在用0和1重新拢出形状


巴黎圣母院火灾过后,法国政府宣布将对它进行重建。其中一份重建的希望,就躺在美国瓦萨学院已故建筑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的硬盘里。

利维奥·德· 卢卡(Livio De Luca)宣布,这个名为巴黎圣母院的国际联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自然诞生的”,卢卡不仅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也是该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卢卡在法国研究实验室的盟友以及巴黎圣母院的所有其他成员利用数字制图,可视化软件,虚拟现实和云计算领域的最新革命,创造一个梦幻般的“ 虚拟孪生圣母院。

虚拟现实的成果足以让学者,雕塑家,建筑师和程序员聚在一起,开发这种交互式模拟,无需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任何操作就可以对大教堂进行虚拟重建。卢卡说,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完全基于云计算,对世界各地的数字设计师和网络创意者开放,是一个无国界的地方。



科学家在巴黎圣母院模拟中重建了木制格子和拱顶之后,专门研究中世纪石雕的工匠将在具有850年历史的大教堂中复制他们的进展。



卢卡也是领导巴黎圣母院技术复兴的理想网络架构师,如果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兼发明家重生于 Matrix时代,艺术作品在增强现实中重生,那么他对飞行器和高架建筑,永恒的图标和激进设计的热爱将使他成为 我们时代的莱昂纳多·达·芬奇。



卢卡协助团队创建了一些革命性的技术和软件,为建筑、艺术品和虚拟画廊的不断扩展多元宇宙铺平了道路。为了可视化这个数字宇宙,他与他人合作开发了一种具有开放源代码设计的无线VR头戴式耳机,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免费下载并使用3D打印机。



虚拟孪生巴黎圣母院有着一幅连续的图案,描绘了遗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未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可以同时查看属于圣母院的所有时间轴。




02 

当手指从“多宝阁”上滑过,文物的细节会在指尖旋转跳动

古老的文物进入虚拟世界,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不怕刀斧,不惧水火。备份如果足够多,战乱和贪婪也无法将它们毁灭。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是坐落在传统建筑中的新型数字展厅。立足于真实的古建和文物,通过精心采集的高精度文物数据,结合严谨的学术考证,把丰富的文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现于数字世界中。




03 

科学家让历史在二进制的世界中有了新的模样



新技术的光正越来越多地照进古老的文物。美国的盖蒂中心将1500张老照片数字化,它们记录了1863年到1915的中国与东南亚历史。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 Collections)上,超过5400万条文化资源可以免费查看,包括图片、文本、影音和3D文件,这些资料来自欧洲330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档案馆。汇集整理这些资料耗时8年,优先被数字化的作品,主要包括欧洲古代的书籍、手稿、艺术作品等。




点开网页,我们能窝在自己家的沙发上,翻阅大英图书馆收藏的570幅达·芬奇高清手稿,浏览梵蒂冈图书馆里的7.5万册抄本、8.5万册古印本和110万册藏书。我们也能隔着千山万水欣赏古希腊士兵的头盔,甚至穿越千年时光,踏入早已不复存在的拜占庭式城堡。




04 

不用置身于景也能体会景中意,全息、4D带你“梦回大宋”


故宫联手凤凰卫视合作的“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以近年来大众熟悉的故宫的数字化手段和方式呈现给观众一个不一样的《清明上河图》,带给游客“梦回大宋”般的体验。

这次在互动展示上也并不仅仅是单纯用8K超高清来展示《清明上河图》的2D长卷,还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帮助当年的时空再现。长卷的旁边配以触控滑轨屏的方式讲解,通过触控滑轨屏的左右滑动,分别呈现不同部分内容的讲解信息,同时观众还可以点击查看更为详尽的介绍。




走过长卷,经过宋代街市的车水马龙,便来到孙羊店沉浸剧场,甫一坐下,一名真人扮演的店小二便出来招呼各人,随后入口处和客栈二楼便以360度全息立体空间,还原宋人茶余饭后的闲谈吟唱。孙羊店互动剧场首创以全息的方式来参与表演,观众和演员处在同一个空间,并通过沉浸式的全息投影配合演员的表演,现场九通道的声音呈现出全景声的沉浸式效果。





穿过孙羊店互动剧场,走进一条通往汴河的雨巷,传感式地屏精准捕捉了每一个踏上这条雨巷的人的脚步,脚踩下去溅起一片水花,墙边的青蛙呱呱叫着,河边吹过来的风带起了脚边的落叶。

转过雨巷尽头,就到了汴河码头,登上古船,坐在特制的老爷椅上,抬起头就是4D球幕影院带来的一场精彩的汴河故事,随船前行,《清明上河图》原卷中的画面跃然眼前,汴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随着古船伴着孔明灯徐徐上升,九百多年的画卷慢慢收起卷轴,繁荣汴京的旅行就此落幕。






素材来源:搜狐、微博、知乎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EDITOR李智

审核REVIEWER荣令达


          

电话PHONE13871056452

邮箱E-MAIL2028621@qq.com





Join us|扫描二维码关注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