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双塔’新地标
挑战工程极限的摩天楼
「凹凸双塔重新定义加拿大城市天际线」
▲ 温哥华之家 & 卡尔加里「天空塔」
BIG建筑事务所于近日公布了温哥华之家与卡尔加里「天空塔」投入使用以来的第一批摄影照片。
两栋建筑在一种“阴阳”关系之中,采用曲线的轮廓造型,一座上大下失重状态,另一座上小下大重力状态,都宛如巨大的窗帘卷入周围环境,将建筑物向天际线展示。
▲ 温哥华之家 & 卡尔加里「天空塔」
高149m的温哥华之家和高220m的卡尔加里「天空塔」容纳了混合用途的办公室和住宅空间,并于各自的平台与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相连。
此外,两座建筑物都拥有最高水平的能源和环境设计。温哥华之家是该市第一座LEED白金级认证建筑,卡尔加里「天空塔」则以70725平方米的面积占据了北美最大 LEED 白金级认证建筑的位置。
▲ 温哥华之家 & 卡尔加里「天空塔」
在先前的文章中小编已经介绍过温哥华之家,此处就不做过多赘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项目详情噢~
▲ 温哥华之家
▉ 卡尔加里「天空塔」
卡尔加里「天空塔」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中心地带,坐落与轻轨线路和主干道的交汇处。建筑共有60层,融合了办公和居住的多种功能。从地面到高空,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从工作到生活的无缝过渡。
▲ 项目概览
卡尔加里市中心已经发展成典型的北美城市中心,拥有一群企业大楼,周边是低密度郊区住宅。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进出城市必不可少的工具。市中心以办公和商业为主,功能规划单一,随着人们下班回家,市区的夜晚几乎空无一人。通过将房住宅叠置在办公大楼上,「天空塔」容纳了丰富的功能,满足人们全天的活动需求。
▲ 分析图 © BIG
▲ 鸟瞰
▲ 顶视图
▲ 鸟瞰
▲ 立面鸟瞰近景
底层的设计借由底层平面对角线的移动创造出像素化的立面,进而形成了大量的住宅露台与阳台空间。
建筑的平面布局从最理想的办公空间过渡到最舒适的住宅空间,这个过程同时也生成了优雅的曲线外观轮廓。现有的高架桥交通网络与项目以及相邻的换乘站交织在一起。
从外观上看,建筑宛如一座垂直的峡谷,半公共空间由底部楼层一直向上延伸扩展。像素化的立面仿佛融化了一般,剥落的立面开口则变身为绿植的安身之所。
▲ 分析图 © BIG
▲ 项目远观
▲ 由街心公园看塔楼
▲ 街道视角
▲ 由历史建筑看塔楼
在主入口上方,立面的“像素”超越了场地的限制,创造出一系列横跨角落的檐篷、露台以及休息室。
在夜晚,艺术家Douglas Coupland创作的、面积达16万平方英尺(约14864.5平方米)的艺术装置“北极光”照亮了塔楼的南北立面,将建筑变身为卡尔加里最大的公共艺术作品。
▲ “像素化”的立面效果
▲ 外观细部
▲ 仰视塔楼
对于业主Westbank集团以及这座城市来说,居民的福祉至关重要。设计旨在为大楼内的居民提供最高水平的自然采光、最优化的能源效率;同时,降低建筑内水资源的消耗,并采用当地采购的建筑材料。
在喧闹拥挤的城市中心环境中,天空塔的屋顶花园以及4到6层绿色露台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能够获得片刻喘息的空间。
▲ 充满绿植的楼梯中庭
▲ 入口大厅
▲ 通透立面与充足社交空间
▲ 咖啡厅
▲ 公寓室内概览
▲ 阳台享有壮阔景观视野
”随着建筑的上升,楼板逐渐缩小,墙体也由平面边缘后退,因此造就了细长的住宅形态以及错落的阳台空间。秉承着相同的处理手法,立面肌理从建筑底部的光滑玻璃演变为凹凸有致的三维立体几何形态。
最终两种设计元素在本项目中完美统一,以简洁合理的直线表达出富有女性气质的曲线轮廓。
从远处看,卡尔加里「天空塔」被包围在一众石油公司的摩天大楼中,就如同一位站在一群牛仔中的女士,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BIG创始人兼创意总监Bjarke Ingels说道。
▲ 夜景
▲ 底部沿街空间夜景
▲ 模型
▲ 示意图
资料来源:建日筑闻、gooood谷德设计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柏向堂”(ID:PTA-boxiangt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