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之头条:网红用濒危大白鲨做美食,表示抵制!

未之头条:网红用濒危大白鲨做美食,表示抵制!

点击了解详情



前段时间,一位名叫“提子”的美食网红博主,通过拍摄水煮鲨鱼和烧烤鲨鱼的视频火了。

紧接着,有科普博主反映视频中的鲨鱼是濒危野生动物噬人鲨(俗称大白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于是,一条“网红疑用濒危大白鲨做美食”的词条上了热搜。

直到7月31日,四川南充警方经鉴定,网红“提子”视频中的鲨鱼的确是噬人鲨。



1986年国际禁止捕鲸公约生效,白鲨自 1996 年以来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列为易危。白鲨虽然分布广泛。但并不常见。在海洋中,作为顶级捕食者,它们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生态位,有助于保持海洋哺乳动物种群的平衡。尽管它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不过生长缓慢且很少产生幼体的性质,使得种群数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反弹。

幼年大白鲨主要以鱼类为食,成年后,食物更丰富,从海豚、小鲸鱼、海龟,到海豹、海狮都是它的猎物。同时,大白鲨也是机会主义的食腐动物,会以鲸鱼和老鲨的尸体为食。

目前,白鲨在多个地区受法律保护,比如澳大利亚、加利福尼亚州、南非等地,通过在特定水域举办相关“鲨鱼活动”,让人们从水中的安全钢笼中看到大白鲨,通过这种活动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传播保护大白鲨的观念,以另一种方式保证大白鲨的生存状况。

或许有人会好奇,大白鲨能食人,

为什么还会有人冒险捕猎呢?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会捕猎鲸鱼作为生存技能赚取经济收益,当然,是因为有需求,才有人干这行,这显然是一条黑色产业链。

大白鲨虽然凶猛,但是一种很好的珍贵食用鱼,它的侧鳍、背鳍、下尾鳍有各种做法,它的牙齿会被当作珠宝收藏起来,在多个国家会进行合法商业销售。如果有鲨鱼不幸被商业欲望捕捞,它一般是死在网里,另一种是被捞上来故意杀死,然后取掉鳍或者其他对人有利益的部位。剩下的身体会被直接抛弃,说是抛尸一点不为过。


1986年国际禁止捕鲸公约生效前,人类在南极海域捕杀的鲸数量多达160万头。





人类狂热地捕鲸,除了使用价值,其实还有其他更多用处。

上流社会贵妇穿的束腰内衣、大裙摆中的柔软骨架,还有高级雨伞里的骨架,都用到了一种珍贵材料——鲸骨或鲸须。

人类对捕鲸的最大需求是它们身上的油脂,鲸脂中含大量甘油,被进一步提炼为鲸油后,可以用来制造肥皂、高级润滑油、皮革与化妆品。同时,这些鲸油还可能做成蜡烛、油灯的燃料。比如一头成年的蓝鲸身上可取得重达50吨的鲸脂,在市场中价格昂贵,是当时的人们获得社会财富的一种技术方式。

现实的是,在那个时代,有捕鲸能力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鲸鱼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说,是它们的身体筑起虚伪的文明之墙,照见人类走进工业革命新时代!

早期捕鲸画面

尽管大白鲨是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几乎没有天敌。目前为止,大白鲨最大的敌人是人类!

如果你对人类捕鲸史感兴趣,可以观看和阅读以下推荐:


纪录片《英国捕鲸人背后的故事》就重溯了一段19世纪沉重的捕鲸业历史。


《白鲸记》赫尔曼·梅尔维尔根据真实事件创作,讲述了19世纪初一头抹香鲸和8名幸存者的故事。

Leviathan 利维坦描写美国1614年到了1922年近300年的捕鲸史,

The Cove(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记述日本和歌山县东牟娄郡太地町当地的渔民于每年太地海豚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





纪录片《英国捕鲸人背后的故事》

《白鲸记》



《Leviathan》


The Cove》


保护鲨鱼
公益海报





















本文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之”(ID:wizke2015)。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