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做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当我们拿到一个海报设计brief,然后呢?你的第一步是做什么?是不是读完brief就开干(先去各个素材网站溜达,找找“灵感”),主要是找到一个差不多能对标的作品,“嗯,这不错,可以这么干”,duangduangduang,几个小时过去了,差不多第一稿出来。老板一看,嗯,感觉还不错。
原创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世界上没有100%的原创。你看,连每个人的基因都来自他的父辈、祖辈。
但我们抵制抄袭,从道德层面,因为法律层面的代价太低。
我们做海报的时候,往往最先想到的是一个“视觉呈现的感觉”,然后为了呈现出这一感觉,我们再去通过通过什么创意表现出来。这个工作模式是很多设计师突破不了自我的一个绊脚石。
其实第一步就错了。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仔细、认真剖析brief,我们往往认为brief就是任务书,它不会有问题。其实,有时候甲方给到的brief不一定就是认知清晰的,而你作为任务的主要操刀者,你自己要有独立判断的能力。
解决了brief的问题,第二步,是先自己思考提创意构思。在这一过程中,深度的了解并理解提出brief的品牌,把自己当作甲方一样去思考。
第三步才是通过竞品视觉分析、他人的作品、网站素材等找到自己解决创意的视觉呈现方式(如果你够强,这一步可以忽略)。
举个例子。
最近看到喜力啤酒的一张广告海报作品。
如果给你来做这张海报,你是不是先思考视觉呈现效果,然后动手干。
但这个海报告诉我们,创意先行,然后在思考视觉。先有了“一个错误”的创意,然后用视觉呈现这个“错误”的创意,但是,其实露出的文字把产品卖点都提到了,同时,还加了一个互动,对“错误”感兴趣的人通过扫码可解锁完整海报内容。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能看见其背后的思考逻辑,而不仅仅是一张好看的海报。仅仅是好看的海报太多了不是么?
一个广告海报设计师,好的视觉呈现是基础,先确定好创意➕合适的视觉呈现才是更好的工作方式。当然,很多人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干的,但还是不行,这时候,你只能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多干。
有时候,思维逻辑稍加改变,对我们的人生而言,可能就是一次质变!
节后工作的第一个早晨,祝大家今天愉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之”(ID:wizke2015)。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