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聊点和女的有关的事儿,大概率只能在播客里?

为什么我们聊点和女的有关的事儿,大概率只能在播客里?

如果你在晚高峰的写字楼门口拦几个往地铁站走的打工人,问她Airpods里在放什么,估计有一半告诉你在听播客,且大概率是被听出包浆的谐星聊天会(因为第四季还没更,只能反刍前面的)。

现在靠梁文道播客“八分”筛选相亲对象比985、211似乎更高效,如果对方说前两天听了随机波动“性的湮灭”那期,上头不是问题。啥?一个女编辑没听过“随机波动”?还是不是做新媒体的?


最近氢商业的编辑们普遍发现,身边听播客的大多是女性,而且朋友圈里要么是正在做播客的,要么是正在蠢蠢欲动找partner的


“小红书上个个身怀绝技、玩微博的精神状态令人堪忧,可能播客里大家还能坐下来心平气和聊聊天,特别是讲点和女人有关的事。”一位同行兼小宇宙资深听众总结。
为什么心平气和聊点和女的有关的话题,“只能”去播客呢?
我们邀请了几位收听时长800小时打底的资深播客听众,一起聊聊她们都在听什么、喜欢听什么,以及播客为什么成了当代都市女性的精神自留地?
首先介绍一下几位嘉宾

老王:97年的拧巴少女,小宇宙累计收听99小时26分钟,《拧了个巴》播客主播


Xiao:32岁,从事教育研究,常居新加坡


捣枕:自称孤寡猛女,小宇宙累计收听860+小时,也是一档讲越剧文化播客“11排13座”的主播


Sarah:高二学生,刚接触播客一两个月


大D:一个什么都听的媒体从业者


“最猛的时候一天听10个小时”


氢商业:你们都爱听什么?
所有人随机波动
氢商业:这么说吧,除了随机波动,还听什么?
Xiao:虽然但是,给随机波动的排面还是要有的。印象最最深刻的话题是她们讨论“如何去理解一棵树”,我很喜欢,听了两遍,怎么会提出那么多我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原来树的高度和寿命都超出人类想象,树是唯一一个有超强生命力却对人类没啥威胁的物种,为什么有人下辈子想变成一颗树?树能不能感知到人的存在呢?
大D:说到这个点,她们有一期谈性的历史,说《色戒》里一个小女子的情爱竟然颠覆了那么宏大的叙事,当时就觉得:哇,她们的视角我喜欢
老王刚开始听播客的时候,听随机波动确实比较多,现在反而少了。我在订阅的节目里面,女性主播是占大部分的。现在会听沈奕斐的播客,还有宇宙乘客、海马星球。
也会有一些比较小众的,虽然可能制作没有那么精美,但瑕不掩瑜。最近我比较喜欢竹子的嗨咻。其实竹子一直在公众面前形象都是那种大大咧咧,非常活泼、开朗、自由,解放的女性形象,但她聊从玻璃心到大心脏那一期里,突然说到她自己也有敏感性。这点让我感到共鸣,因为有时候我也会有一些小敏感,然后我就想知道,她是怎么从玻璃心变成大心脏的。
氢商业:所以,到底是怎么变成的.....
捣枕:目前收听860个小时,世界莫名其妙物语占了364个小时。这个播客整个风格就是一个轻松,她们自称南京女子相声组合,每期围绕一个“世界人民干嘛干嘛”的主题,比如说世界人民吃炸鸡,然后北美人民怎么吃炸鸡的、日本人民是怎么吃炸鸡的,印尼人民是怎么吃炸鸡的?
“过刊”也是文化类,但浓度太高,中间需要暂停记个笔记消化,或者倒过去重听。后来听世界莫名其妙物语,更喜欢轻松闲聊的氛围
今年妇女节她们搞了一个月的系列专题,说你不要以为只有妇女节一天女人才是主角,我们至少要做到一个月。然后整个月全部都是以妇女为主题,讨论女性厨子、女性喜剧演员。
Xiao:还有脱口秀演员参与的播客我基本都会听,谐星聊天会、无聊斋......
捣枕:附议,现在演出动不动就取消,开放麦质量不可控,不如播客方便。
氢商业:大家一般都什么时候听播客?
大D:做饭的时候听的最多,看别的怕切菜切到手啊。
Xiao:我听播客的时间其实非常多——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基本上就会听。通勤听,做饭听,一个人走走逛逛的时候听。
捣枕:最猛的时候一天听10个小时,但干什么也不耽误。

“当然选择听跟自己更相关的事情”


氢商业: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听女主播说话?

大D:也不会特意听,但做播客的女性多、讨论的视角也就多了,当然选择听跟自己更相关的事情。这是人类本能。


另外女生的音调通常更高,男主播声音更低沉,外界环境太吵听不清。所以坐地铁、外出听女主播居多。


Xiao我更看重内容本身。听播客主要获得这样一种感觉:原来还可以这么想?播客能解决我的一些疑惑,最近很感兴趣的话题关于冻卵和代孕,让我知道了很多想知道但没什么渠道的知识。

老王 :刚开始是只听剩余价值,也就是现在的随机波动,是在网易云音乐上听,上面会聊各种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非常的具有先锋意识的观点。让我感觉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有种从内而外的解放、自由的感觉,会给自己力量。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女性主播她们自己真实的思考,比如在现实当中遇到的困惑,性骚扰、歧视偏见,或者是跟男朋友同居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女性来说,会感到纠结和无助的问题。

Sarah我比较喜欢普及女性知识类型的播客。听的最多的一期应该是在讲一些厌女词汇的那一期,让我第一次开始独自思考这些问题。大概内容就是像一些‍‍不好的词汇都带有女字旁,而现在我们需要要重构一个女本位的思想。


捣枕:世界莫名其妙物语前段时间断更,我在豆瓣发贴求分享播客节目,列出三个偏好:一是轻松氛围,二是不单纯打哈哈,要有内容,三是希望常驻嘉宾都是女主播。没想到收到上百条回复评论,很多在推自己的节目,没想到女生做播客的那么多。


氢商业:为什么一定要纯女性主播?


捣枕先声明这纯属个人喜好,我承认我在找认同,女性主播确实更能戳中自己的点。如果纯知识类、商业分析的内容,没什么性别偏好。如果表达个人观点的,我更倾向女性主播。就像世界莫名其妙物语模仿的三位男主播主持的“跟宇宙结婚”,我也去听了,没听下去,他们废话好多啊(哈哈哈不好意思说话有点直)。


“喜欢小众文化的人往往身上都会有种莫名的使命感”
氢商业:们专门问问老王和捣枕吧,两位既是听众,也是主播。你们为什么想做播客?
捣枕:日常性表达欲旺盛!再加上开始做的时候正好处于职业空窗期,有大把时间思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的搭档,我俩有共同爱好——越剧,疫情我们至今还没线上见过面呢......


我大学是学文学的,但播客上聊电影、文学方面的精英很多,聊很深奥的内容,我就是普通本科、搭档高中毕业,还是体力劳动者(笑)。而且我们想有差异化的东西,大众对戏曲的刻板印象非常之深,其实越剧(浙江的一个剧种)的内容并不严肃,大多以谈恋爱为主。


和其他剧种不同,百分之八十的越剧演员都是女性,有“女性打下的江山”既视感。这个剧种一共就存在了大概一百多年的时间,发源、兴盛期间中流砥柱全部都是女性。


其实戏曲圈里也有很多吐槽,我们就在想把这些吐槽都搬出来。喜欢小众文化的人往往身上都会有种莫名的使命感,所以我们就做了戏剧主题播客。

老王:我的播客主要关注出生于97年左右的拧巴女青年——也就是我这样的人。我们平时拧巴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从我自己拧巴的那些点出发的。


第二期内容讲了25岁乖乖女成长当中的一些困惑,就是这一期在豆瓣上火了,帖子也被加了精。


其实我做播客是出于我对自己的成长规划。我的内心渴望通过这样一个对谈,得到一些升华,这会带给我一种满足感。包括一些陌生人给到的反馈也会让我觉得很感动,让我有做下去的动力。

氢商业做播客好玩吗?


捣枕:前几天跟个热点,王宝钏被嘲笑恋爱脑。我们就发现在戏曲作品、原始故事里王宝钏不是被大家定义的那个样子,她有独立的想法、有个性,所以就想把真实复杂的王宝钏形象呈现出来。你连王宝钏都不知道是谁,做了什么,仅凭几句台词就能说她是恋爱脑?薛平贵是渣男?先弄清是不是,然后再输出观点。


之前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很羞耻。没想到这么冷门的主题吸引了1000多个粉丝,我大学老师在朋友圈转发我们的节目。

 

我们的节目目前计划维持全女性阵容,也不是什么“性别歧视”,就当这是挑战,同一个职位,为什么不能找个女生来讲讲呢?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年轻的女性戏剧导演(有好作品的)很难找因为女性演员居多。


最近越剧界在呼吁多引进男小生。我就很困惑:上世纪最兴盛的时候,越剧是由女性主导的为什么才发展一百多年就开始寻求平衡,把男性加进来,有的行当都失衡几千年来,为什么不去平衡呢?

 

老王做播客之后你会感觉到女性与女性之间认真对话的魅力。

 

有很多听友会给我发邮件。有听友跟我说她们在形成朋友圈,一些经验比较丰富、见识更广、更前卫的女性帮助困惑多、缺乏经验的年轻女性。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真实发生在互联网上的。


 

做女性播客也让我更加自信,更加认识和理解自我了。包括对我声音的感知,慢慢会觉得自己的声音还挺好听的,讲话的方式比较特别,对观点的表达比较到位,都让我收获了一种对自己真正的认同和理解。虽然并不能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但却让我很有成就感。

 

捣枕:在此感谢我的好老板,我们节目唯一一次的这个商业合作是由我所在公司提供的。我的本职工作是在食品公司做文案,主管在得知我在做播客,就把植入想法告诉了老板,希望能和播客这种新鲜、年轻人喜欢的形式结合在一起。


“小宇宙>喜马拉雅”



氢商业只去小宇宙听吗?

大D:我喜欢小宇宙“反算法”的推荐机制,收听量几百的小账号,只要内容有意思,也可以登上新锐榜,被推荐在首页。


大部分在小宇宙,因为梁文道的八分,所以偶尔转战看理想。


Xiao:我的首选是小宇宙。但是有时候小宇宙的环境可能会比较紧张一点,有一些播客可能会突然下架什么的,这时候我就会去Apple那边听。


老王使用网易云是听播客的初期了。因为那会儿只听剩余价值,觉得方便就在网易云音乐上听。后期我在一直用小宇宙加上用那个苹果自带的播客软件


为什么我就是选择这两个,是因为喜马拉雅对我来说,它上面的内容太丰富庞杂了。而且我觉得它的界面加上使用环境,没有小宇宙和苹果自带的播客纯净。以及我还是希望能在这种平台上感觉到一种很宁静的感觉,然后包括平台的调性什么的,喜马拉雅总会给我一种很吵的感觉。


捣枕其实我们现实生活跟舆论环境还是比较割裂的。网络上可以自由表达,但现实生活中怎么做又是另外一件事情。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们能表达的空间本就不多,小宇宙声音丰富些。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氢商业播客这种形式对女生更友好吗?


大D:不能说更好吧,我觉得只能说相对正常。其他的舆论环境太不正常,动不动就开撕、带节奏。

 

捣枕:嗯,说一件事。11排13座的第29期是关于越剧专著读书会的主题,我当时提出一个问题:越剧非得向男性献媚吗,女性的照顾者形象是被规训的结果。

 

一个男性听众竟然去到我的微博下留言,他说你也是拳师吗?你也打拳吗?其实当时特别想骂他,但我懒得去吵架,于是直接回复他了一句:麻烦您取关我一下,谢谢。内心os怎么会被这种人关注,很晦气。我态度友好并不意味着我很懦弱,只是我觉得这种争执没有什么意义。

 

Xiao:一定是更友好的。

 

因为相对于视频来讲,播客的制作成本比较低,审核目前相较于视频平台来说,也会稍微的宽松一点。

 

其次我觉得女性本身就善于聆听,这个可能不是天生,而是我们后天被培养出来的。

 

我的主观感受来说,女性聊的播客是一直在变化。数量变多了,话题越来越宽泛、细腻,也更大胆。我最近刚刚发现的播客其中有一个叫“假如有套套”,主播是两位女编剧,讲小情绪、讲电影、讲艳遇,这个名字我还蛮震惊,能在小宇宙这样的一个平台上看到。


老王 :我觉得播客是一个有利于女性声音传播的平台。或者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第一,因为播客是允许好好说话的,而且它的时长会更长,做的内容可能也没有那么有强的时效性,不用去追热点或者是怎么样。简单来说——播客可以让女性慢慢说话。

 

第二,播客可以让女性和女性之间实现一种基于声音的联结。声音这个东西就非常有感染力,它能达到陪伴——一种来自朋友的亲身经历分享的感觉。

 

第三,播客其实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平台它的用户相对而言更纯净,同时,小众的声音很容易自说自话,有局限性。不过这个圈层也保护了女性,就是保护了一些议题,不会让它去大规模地传播,然后受到攻击,或者是指责,再让这种话语淹没掉。

 

不过女性播客内容会引起争议是无可避免的,所有人都不可能永远都在说政治非常正确的话。即使在这样有争议的情况下——包括女权污名化的情况下,女性更要在播客上强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许这些声音可能有的不好听,有的可能不全面,有的还没那么成熟,但是谁说一开始说的就是完全正确的?

 

既不要把这些女性播客捧上神坛,然后也不要把它就是降到很低的一个层面,要客观地去看待它。

 

有时候做播客是一种抵御某些话语权的很好的方式。我们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比如说对小镇青年的污名化,或者是对乖乖女的这种束缚的反思。

‍‍‍‍“让女性理解自己,同时也理解男性”

氢商业:听女性播客、做女性内容,你觉得自己是个女性主义者吗?

 

Xiao:我觉得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我印象中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应该是上野千鹤子老师的样子。首先要很独立——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要做到独立。

 

还有,不要因为自己有一些女性主义的想法,就去跟那些没有女性主义想法的那些朋友割席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稍微温和一点的女性主义的播客。女性主义的目标不是要树立什么对立,或者是说要跟男性对调。我觉得不是这样,女性播客的目的也许是为了能够达到让女性理解自己,同时也理解男性。同时让男性也理解女性,达到互相理解。

 

大D:我赞同Xiao关于割席的观点。不能说你听了什么、说了什么、站哪一队你就是个女性主义者。我不看你说什么,只看你在现实里做了什么。

 

老王 :我自认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我印象中的女性主义者是温和有力量的人,她对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关怀,会去看到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群——ta们在想什么,ta们的需求是什么,如何建立一个伙伴型的社会。女性播客其实也是倡导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不是弱肉强食的互相压榨、剥削,或者是有这种等级序列的这样一个模式。

 

Sarah:我觉得算是吧。我印象中的女性主义者是一个刚柔并济、身心都会很自由,也不会去太‍‍过分在意难听的话——这样一类人。她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愤怒,让像石榴籽一样的紧紧抱在一起。

 

大D:前段时间不是正面连接有篇文章《成为女性主义者,有什么用》很出圈嘛,里面提到女性主义里也有隐性鄙视链,作者甚至产生深深怀疑:结婚生子,难道就是对女性主义的背叛吗?我很认同这句话:激进的负责拓展边界,温和的负责达成共识。


推荐的几个你喜欢的播客节目?











女性声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