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宁愿花12K招新人,也不愿花10K留老员工?!!

为什么公司宁愿花12K招新人,也不愿花10K留老员工?!!

说个真实的例子。

我身边的一位做设计的学弟,在一家电商公司工作两年多,不算是能力特别突出,但称得上兢兢业业,加班、住公司也是常有的事,工作虽然忙但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很少吐槽工作。

工作两年期间没有涨薪,一直8K左右,不过他也从没有主动跟主管提过加薪,直到今年他才第一次主动跟主管提涨薪要求,结局也正如我跟他说的一样,以离职收场。

若公司愿意用10K的薪水挽留他,他必然不会走的,结果公司花12K招了新人,是不是感觉很残酷?难道是他不值10K吗?


当然不是,去年年底的时候他就找我聊过,在我看来他最起码11K是没任何问题的,当时给他的建议是年后跳槽。




在一家公司工作两年薪资没有任何涨幅,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至少能说明他或他所处的岗位对于公司来说并不重要,又或者在部门领导眼中他比较平庸,不值得通过调薪的方式保留他的稳定。

再者在大多数公司,只有你入职时的薪资是符合市场行情的,公司没有完善的薪资体系,随着时间的拉长,能力与薪资的不平衡只会越来越大。

最终势必会造成人才流失、人员变动。

那么为什么公司宁愿花高价招新新人,也不愿用低价留老员工?


01
团队稳定
避免引起大规模老员工加薪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以涨薪的方式留住离职员工,那么当其他老员工也听说这件事之后,他们会怎么做?



不要说会保密,即便公司入职时明确要求不能私下打听同事薪资,但相处时间稍微长一点,基本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所以公司领导者会权衡利弊,相对花钱留一名要离职的员工,远不如招聘新员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小,即便再招员工薪资高于现在,公司也会有正常说辞。

用一颗螺丝钉杜绝了发动机出现高温的风险,无论谁都会选择前者。

除非你对于公司来说很重要,比如团队的领导者、工作不容易被取代,再或是招聘替代者成本过高、涨薪后的薪资远低于市场价值等等。




02
薪资制度
一视同仁严格执行

没有完善薪资制度的公司有很多,但薪资制度很严格的公司也不少,一旦进入公司后,就要按照该公司内部涨薪制度执行。

拿我在华为的经历来说,两年中我只被主动涨薪过一次,而且就一次涨薪还是建立在我是设计部年度优秀员工,部门领导帮我争取到的。

除了奖金之外,给了一次涨薪的机会,但涨幅并不大。


其他都来自职级提升的被动涨薪,很多大厂都是这样,薪资是由职级决定的,这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严格薪资制度。

内部涨薪看的是你原来的工资,在这个基数上一点点磨,再加上员工跳槽也是有成本的,能用其他各方面的因素稳住你就够了。

即便有公司薪资有普调制度,但因为普调涉及员工过多,为控制成本幅度都不会太大,基本上5%-10%左右,除非是升职或者提升职级,否则靠公司普调的涨薪制度是很难有实质提升的。

所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制度的优先级很高,再者人家也不愁招人,你不想干愿意干的人多了。



03
鲶鱼效应
团队需要新鲜血液

虽然说稳定对于团队来说重要,但绝对的稳定是不可取的,作为企业老板、管理者也知道这一点。


“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
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通过个体“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这才更加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


所以团队稳定只能是相对的,适时的注入新鲜血液,让那些“老油条”有危机感,保持团队活力才是管理之道。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微软离破产只有 18 个月,也永远只有 18 个月。”


有些时候并不是公司不愿意留你,只是在管理者眼中你走的恰到好处罢了。



04
对未知人才市场
期望更高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对于老员工来说,你的底细管理者一清二楚,知道你的上限,对于现有工作不会有太多惊喜,而对于未知的人才市场,大部分管理者都会抱有较高的期待。


正是因为未知,所以会有期待,老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公司来说不是什么秘密,而新人掌握的那些“秘技”才是管理者垂延欲滴的。

针对外招的新人都是专人专事专办,招聘必须遵循职位的市场价值,否则又很难招到人,所以即使超过现有的薪酬体系录用,对团队也不会产生大范围的影响。


这也是一种“赌性”。


而对于超凡价值的老员工,或是团队中足够重要的老员工,企业还是会想方设法保持他们的稳住性,只不过这是少数一部分人。


大多数员工对于公司都是可替代的,所以希望大家要认清自己,不断的提升能力,增加自身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筹码,这样才能更有话语权。


不要安于现状,适时的走出去参加面试,更利于了解当下人才市场价值,等待合适的机会谈判、跳槽。


再者当你的能力明显跟薪资不对等时,要大胆的提涨薪,尽量不要在公司多久为由提涨薪,这是最没有说服力的一种,即便涨了,幅度也会很小。


你要给出合理理由,这样涨薪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工美邦”(ID:laozhang-s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