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灵性,与其说在画生活,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质的感悟与赞美

万物皆有灵性,与其说在画生活,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质的感悟与赞美


我的身边生活是以平和对等的眼光去打量着身边的人与事:劳作,憩息,喜怒哀乐,甚至无可名状的苦恼……这些世俗化的日常生活,事实上也是同样栖居在大地上的其他人的普遍性行为。





万物皆有灵性,与其说在画生活,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质的感悟与赞美。对人性内在的探究和关注,这样的作品重现了本雅明所说的“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萎的灵晕”。

我是平凡的,质朴的。我不愿意去表现太过猎奇的、负面的、暴力的、片面化性的东西,那虽很吸引眼球,但不是普遍价值观。我的个性比较恒定,一切让时间来沉淀,我不是很喜欢新鲜刺激的,那个不长久大气。




画画,我看他有没有未来,就看他装不装,一装就不真诚。就是天才如陈丹青他回国装大师,也越画越差。我一直强调向民间学习向儿童学习:不是学其表面,而是学其对艺术的虔诚,真正的民间艺人剪纸贴窗花🌸 目的是表达内心的渴望,祈祷老天带来平安,精神力很足;小孩画画,他就是想画好,调动全身能量,很认真地画,目的单纯。艺术没有精神,狗屁都不是。画要养心养精神力,不是掏空心思想歪心思。


画画要有赤子之心。

宗教的目的是教化众生,神本宗教由神来给我们敬畏感,而禅宗把神去掉了。你觉悟了当下就是佛,不觉悟就是凡夫。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不一不二。总的来说,中国佛教的精华是禅宗,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禅宗是人本、理性的宗教。禅宗打破了一切盲目崇拜,禅宗是批判性的,佛经可以烧,佛也可以骂。佛是什么?禅师说佛是老骚狐,我要见了佛,一棒子打死他。佛不是用来当成神崇拜的,佛是引导我们觉悟的。


禅宗的根本宗旨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禅宗一方面是批判性哲学,否定一切权威,强调自觉自悟,同时还有一个巨大的宗法体系——禅门传承系统,因此实现了思想开放与组织传承的有机结合。禅宗把儒家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系统移植过来,变成以法缘为基础的宗教系统,思想的批判性与组织的有效性结合得天衣无缝。这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

禅宗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真精神,具有后现代性。有禅宗在,中国文化就Hold住。

也或就是“念”,念是思绪是精神的。画画也可以画些精神的东西,从有画无

现实里人感受到的美常常是一种事实的雷同,并不是由心而发的。自己所能发现的独特的美,多半是被教育出来的,是人自己刻意塑造起来的美。美的主体实际是个体,只有个体确立了,美才有可能出现。

绘画要敢于破坏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打破惯性思维,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