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登顶!巅峰之战,2021中国设计星总竞选堪比“神仙打架”

王娟登顶!巅峰之战,2021中国设计星总竞选堪比“神仙打架”

2021中国设计星全国竞选演讲
•  •  •
12强选手巅峰对决,
14位顶级大咖坐镇点评,
超3800万的播放量,
多元观点轮番轰炸,
这一场设计界现象级、流量王级别的赛事,
引爆了2021年的设计最强声量!
 
12月11日下午,
中国设计星(2021-2022)全国竞选演讲会
在广州设计周迎来了收官之战。



14+设计大咖、10+行业嘉宾参与评审
他们分别是——

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梁志天设计集团(SLD)创始人 梁志天;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P A L Design Group 创办人/首席设计师 梁景华;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P A L Design Group 设计董事 何宗宪;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德坚设计创办人 陈德坚;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WS 世尊/无间设计创始人 吴滨;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北京居其室内创始人 戴昆;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ATENO 天诺国际设计创办人/设计总监 孙建华;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孟也;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TCDI 创思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 覃思;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天坊室内计划创始人/总设计师 张清平;中国设计星执行导师、CUN 寸 DESIGN 品牌创始人 崔树;中国设计星执行导师、 WJID 维几设计总设计师 黄全;中国设计星执行导师、dEEP Architects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李道德;中国设计星执行导师、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创始人 邵唯晏;中国设计星执行主席、新中源陶瓷营销总经理 张磊;中国设计星执行主席、广州设计周 CEO 贺文广;绿豹灯饰董事长 李红海;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 万里红;中国设计星执行主任、新中源陶瓷品牌总监 黄婷婷;中国设计星执行主任、广州设计周品牌总监 李尹婷 等嘉宾齐聚。

以及星星评审团——

卜天静、王晚成、许铭轩、胡游柳、熊天宇、张筱锴、孙康、李文婷、李聪、丁鹏文、王帅、张耀天、周游、网易-胡艳力、腾讯家居-李家燕、凤凰家居-常文博、建 E-祝爽、灵感家-陈俪娜、清歌传媒-林青、壹品曹-壹品曹、觅范-白小白、Belong-朱文、 知了-刘朗、设计酷-韩晓岚、一兜糖-周雅玢等嘉宾。


战略合作媒体网易家居,
一路见证中国设计星成长,
全程报道总竞选全过程。

01.

终局之战,酣战不停
全国12强决出冠亚季军

36 强星星选手从佛山集训出发,经过4场精彩的晋级PK 赛决出全国12强。12月11日广州设计周,中国设计星(2021-2022)全国竞选演讲会迎来了全国12强选手的巅峰对决。
 
以“X Space”为主题,12组选手带来了12个具有创造性且想象力的空间提案,通过有温度的情感流动、有意趣的互动,激活、创造更有趣的未来生活方式,给评委与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
 
经过评审团现场打分投票等一轮轮激烈的环节,最终,王娟登顶中国设计星(2021-2022)总冠军;李小寺摘得全国亚军;李波荣获全国季军


2021中国设计星全国竞选演讲会冠军:王娟(左五)

2021中国设计星全国竞选演讲会亚军:李小寺(右三)

2021中国设计星全国竞选演讲会季军:李波(右三)

02.

‍‍‍‍‍‍‍‍‍‍‍‍‍‍‍‍‍‍‍‍‍‍‍

无关输赢,唯有成长

主办方联袂致辞

中国设计星执行主席/新中源陶瓷营销总经理 张磊(左一)

中国设计星执行主席/广州设计周CEO 贺文广(右一)
张磊:7年以来,很多优秀年轻设计师从这个舞台上绽放,今天是中国设计星的主场,也是中国年轻设计师的主场。明年开始,中国设计星启用双年赛制:一年“造”星,一年星“秀”,两年作为一个赛事周期,同步将更多设计分享推向全国各个城市。另外,全屋装配式系统将是新中源未来的发力重点,期待更多年轻设计师参与到新中源这个“新赛道”中来。
贺文广:在疫情防控复杂的环境下,我要对依然能到现场的所有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7年时间,中国设计星涌现了600+位年轻设计师,并构建了青年设计师成长的社群“星星家族”。2022年中国设计星从一年一度比赛变成跨两年的赛制,其核心是要腾出更多时间给青年设计师的成长留有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所有设计师,一起在设计道路上永不止步! 


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 万里红

万里红中国设计星是一个正能量的平台,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优秀青年设计师在这个舞台上发声,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被看到。当然任何事情的推动都离不开品牌商的赋能,在此,衷心感谢一直在背后默默守护着着我们的新中源陶瓷!以及各位导师一如既往的支持!因为有了你们的加持,才让设计星这个平台越来越好!

03.

点燃创意对撞,激活设计原力

12组选手超强对决

蔡忠义/ 千上设计 设计总监&联合创始人
 挑战自己能力的边界 

设计概述:为了阐释流浪狗的公益项目,蔡忠义简述了5年前捡到狗狗的故事。通过对流浪狗调研数据的分析,他希望通过线上线下两部分,来改善流浪狗的伙食以及居住环境:搭建线上宠物公众号,推送优质低价的宠物食物与用品,从而减少收养者的开销与精力;联合宠物店搭建一个流浪狗的收养过渡、清洁美容、心理调整的场所,整体的设计规划分为休闲打卡区、狗狗活动区、沙龙互动区、工作区等等。最后,他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良善。

导师点评>>>

崔树:梳理调研数据做设计,我觉得这是好的方向,但你的作品表达不够深入,没有直接地体现空间怎么解决问题



吴滨:整体做得蛮干净利落,还是挺不错的。另外,我认为做设计还必须考虑持续运维的成本,回到本身项目特定的条件。

萨础燃/ 如聿空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遵循自然的去创作 

设计概述:以“向外城市,向内自然”为方向,萨础燃将项目命题为《逃跑计划》,她希望当下Z世代人群能走出自然,又回到自然。她的项目在东莞闹市区的一个公园内,旨在用营地文化、亲子、独处、展览等等,延展到内心深处,创造出一个寓教于乐的空间。在萨础燃看来,每个人都生于自然,长于城市,在面对工作及生活压力时,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不避世,不盲从,向外城市繁华,向内依旧宁静。

导师点评>>>

戴昆:我能看到你对很多东西有深入的理解,综合能力很强。但也能看到有封闭感、人工感、暴露感等,都是跟这个主题产生相反的作用。如果你选择用更少的想法,更简单的手段来解决,可能会更好。

梁景华:做设计,一定要有爱心,才能做好的设计。如今,设计师应该怎么样走更好?要有爱心、有信心,用一个非常好的态度去面对未来,这是最重要的。


梁志天:我觉得有两个问题:一是客家围屋的造型不适合作为开放性建筑的灵感;二是过于完美的圆形放到一个特定的城市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协调的地方。人类的建筑应该是跟人的比例,以及人的活动性有关系。

李小寺十一设计 创始人
 自然与愉悦 

设计概述:李小寺对一个烟台海边的废弃建筑进行了改造,他把入口通道的高度设置在曲线的中水位位置,强调潮汐的自然属性,同时新增了入口通道、核心筒、观海阅读区。他希望可以透过设计打造一个让人独处的精神庇护所,让身处这个建筑的人们可以独立思考、阅读、观看展览、感受自然,回归内心的宁静,获得精神的愉悦。

导师点评>>>

李道德:一直很期待你的作品,但遗憾的是,你的改造没有把旧的建筑肌理保留下来,不再是一个记忆的延续,另外目前很多细节和功能的梳理还需要做更多的思考。

邵唯晏:看得出来你的能力还是蛮全面性的,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就是设计的处理上稍微多了一点。

沙龙得德设计 主理人
 向前进  向钱近 

设计概述:对于近些年不断改变的生活、工作,沙龙把自己比作一只来回迁徙的候鸟,并试图从过往的经历中抽离出过剩的自我意识,以及安放自己的奇思妙想。在2019年设计星的舞台上,他做了关于“回享”的空间,传达“与自己好好相处”的理念。在今年的作品展示上,他把自我情绪融合其中,通过一圈圈的转换来释放自己的性格与想象,并描述了一个能让他感觉满足平衡的空间。

导师点评>>>

戴昆: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我能看到一个巨大的进步。你的设计很抽象,联结了很多自己的奇思妙想,我挺受启发的。

孟也:设计的内在逻辑可能是设计师的思维,你的展示是在让自己的逻辑释放,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可贵,因为设计最重要的是一种探索冒险精神,是一种打破的能量。

周晋AC DESIGN商业设计总监
 走近生活  用心设计 

设计概述:周晋认为,设计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做合适的设计,顺应市场需求才是标准答案。“H,Home代表的是生活,而家就是对生活的补充。”周晋希望通过五个盒子来规划五个空间功能——吃、穿、住、行、乐。他想表达的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创造自己想要与人分享的“盒子”,不同形状,不同功能,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更靠近生活,更能填补我们的需求。
导师点评>>>

覃思:设计是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而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你的设计逻辑很清晰,包括人群设定、设计手段等都能清楚地呈现出来。

何宗宪:你很有心,也希望用设计把生活带到社区里。设计其实并不复杂,不需要这么多所谓的理念或者环节。回到那个最纯粹的设计,我相信你会更有突破。

叶建权温州大墨空间设计 项目设计师
 从时间的维度做设计 

设计概述:为了同时满足三代人的需求, 叶建权通过一个80平方的院子去连接两个不同的空间,打造出适合不同年龄层、应对不同生活场景的居所。同时,他采用了玻璃幕墙的设计,将室外光线最大化地引入室内。在叶建权看来,好的空间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有家人的陪伴,每一天都是节日,希望未来有一个长辈也喜欢的社区,在生命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导师点评>>>

邵唯晏:你给出的整体的点都很顺畅,很打动我们,期待会有更多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思考。

孙建华:从设计的形式和语言来看,整个表述都很不错。如果聚焦到一个目标对象去创作,可能会有更好的情感关联。

李波精成空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去设计 

设计概述:抱着希望自然发生更多互动的想法,李波希望在其工作室的后山做一个具有多变性功能的开放空间。首先,他咨询了电梯方跟结构方,在山上、山下之间增加了休息平台、连接梁,动线的重新规划还能让行人可以触摸山体,感受山体。巧妙的是,李波还使用了建筑跟山体融为一体的材质,打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除了放松休息,他还把山上的空间规划作户外写生、露营、集市甚至是临时隔离点等用途。暂时来看,这个项目落地存在艰难,但李波表示会努力争取实现。

导师点评>>>

崔树:单从概念来看,这个项目挺有有可观性的。另外,我觉得你没有表达怎么解决建筑的社会问题,我们的设计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思考是靠是否也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张清平:我能看得出你的设计能力很好。我们常说设计是发掘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你的想法似乎是没有解决问题,这非常可惜。

鲁宝/ LB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设计总监
 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概述:来自北京的鲁宝,他希望做阳光的、有能量的设计,把装修的性价比提到最高,对每一个项目全力以赴。“家是当下,是未来。”鲁宝在项目设计中,把阳光、自然,尽情地引入到了室内,创造了一个“模拟养老”的场景空间。他认为,H不仅仅是Home、hotel,应该是充满温度,充满灵魂的空间。通过设计养老空间,让空间充满力量,让每一个甲方感受到设计的源动力。

导师点评>>>

黄全:养老问题,这是一个蛮好的切入点,但作品里面并没有看到解决方案。整体来说,我希望你能更多地表达当下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未来养老的状态。

覃思:不管怎样,你的设计,你的立意,都很好。20多岁去谈“养老问题”,可能你目前的思考点确实达不到那个时候的思考点。

王娟驰道设计 创始人
 无界限不盲从 

设计概述:作为一名游戏电子行业的设计师,王娟带来了非常有趣的主题演讲《什么是快乐星球》。她创造了一个内容丰富、成本可控、结构可变的移动娱乐装置,玩家可以通过4个可以伸缩的小轮子将其拆分组合为不同的模块和解构,变化为不同的娱乐主题,应对不同的场景需求。“在我看来,只要认真的做好每一个梦想,每一个人都能到达自己的快乐星球。”

导师点评>>>

陈德坚:我觉得,一个人需要摸得到、感受得到的设计是天性,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是值得鼓励的。

邵唯晏:我个人非常欣赏这个项目,你把简单的概念用一个比较勇敢的方式去设计和表达,希望未来你可以把这个想法落地。

陈超&司睿/ 超睿里子设计工作室 设计主理人
 保持小众 清醒且幸福 

设计概述:以“放下手机,感知生活”为主题,陈超与司睿共同改造了一栋位于乡村的老建筑。为减少人力、物力 的浪费,他们选择对建筑的结构作了克制的简化,并在一楼玄关入门位置增加一个书信区,把二层阁楼改造为冥想室和瑜珈空间,希望客人能在此放下手机,静下来写信、读信。另外,他们还巧妙地结合建筑旁的池水做了窗户的视角设计,让人可以更好捕捉自然的变化,放下内心的喧嚣的世界。

导师点评>>>

邵唯晏:远离手机,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觉得你们可以再大胆一点,把它做到极限,才有机会能够在这么内卷化的设计当中找到自己的一条路。
赵巍逆向空间研究室 创始人/设计总监
 秩序与几何 色彩与光线 

设计概述:“尽管因为种种的原因,我的内心对设计也一直保持敬畏之心。”赵巍分享道,他这次设计的项目方案,是一个以时间为主题的图书馆,设计初心是——回应过去、充实现在、走向未来。书是精神世界的一道光,光则带来生机,赵巍希望呈现出一个以环绕型的布局白色建筑,为当地周围居民建造一个希望的灯塔,可以成为人们漫长时间里充满希望的那座灯塔。

导师点评>>>

崔树:我感觉这个建筑和当地已有的建筑没有任何关系,你需要利用在地的资源去解决在地的设计问题。整个方案的形式表达是挺不错的,但是对于设计的思考仍有提升空间。

吴滨:这个项目可以归类为概念作业,但落在“设计”上,并没有体现出设计逻辑的关系。整体概念很新颖,但在落地方面欠缺了一些支撑点。

李于豪&郑永杰ACME木及设计 创始人
 让生命来雕刻设计 

设计概述:李于豪在现场探讨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死亡”,他在城市中央设计了一个可以直面“死亡”的建筑,外壳采用坚硬且封闭的材质去保持独立性和安静,希望给人充分的安全感。同时,他在空间内还安置了可以体验黑暗和微光的装置,去模拟面临死亡的环境。最后,他希望透过这个空间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希望大家能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导师点评>>>

梁景华:死亡的话题非常吸睛,但是题目太大了,希望可以有更好的陈述框架和展示表现。



戴昆:今天很多选手都试图提出一个超越个人能力的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些超越现实的问题,但设计师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去制造问题,甚至去制造一些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04.

双年赛:一年“造”星,一年“星”秀

中国设计星赛制升级


从2022年开始,中国设计星的赛制升级为双年赛,即一年“造”星,一年星“秀”的模式。
 
除了选拔新生的设计星选手,主办方还希望将中国设计星的舞台最大化释放给历届36强,让他们与新一批参赛设计师成为“星竞选”、“星学院”两大核心版块的主角,实现共同成长。


“2022年度星竞选”,通过城市设计星的海选活动选拔各城市前10位选手,以东南西北四大区为单位,以竞演的方式选拔4位区域冠军,每一场冠军将可拥有晋级2023年全国36强的资格;4位区域亚季军共8人,通过复赛的形式角逐晋级资格。

 
“2022年度星学院”,将设立青年创造者大会、《我的星作》两个栏目,以线下分享会、线上精品课的形式,让优秀设计师从参赛者到分享者,推动中国青年设计师共同成长。
活动花絮


特邀主持人:山东烟台电视台主持人 华思童(左)

2016中国设计星12强、衍设计创始人 凌芸(右)

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梁志天设计集团(SLD)创始人 梁志天(左一)

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P A L Design Group 创办人/首席设计师 梁景华(左二)

国设计星顾问导师、P A L Design Group 设计董事 何宗宪(右二)

中国设计星顾问导师、德坚设计创办人 陈德坚(右一)

 2021 中国设计星星竞选教练 孙康作教练代表发言



中国设计星总竞选,

为中国设计行业添了一把更旺的火。
聚焦成长,
与不断变化的世界保持同步,
下一届中国设计星,
我们期待与更多有活力、有创造性、有颠覆力的
年轻设计师再次相遇,
再次点燃更多的设计星火!

现场报道:李婉婷、张明慧、罗诗琳

2021广州设计周已圆满结束

想回顾更多精彩现场?

请点击以下照片,带你穿越青春!

☟☟☟

青春×大咖 | 群星闪耀,直击2021广州设计周超强干货!

青春×有品 | 有颜有料,广州设计周大型好物真香现场!

青春X破圈|2021广州设计周40+主题策展,怎么这么好看

青春×开幕 | 谁是2021广州设计周最美展位?

- END -
2021广州设计周|在线直播

点进去瞧瞧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1广州设计周照片直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