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在油管进行直播多日的Vtuber新入驻B站,首次直播就冲上热搜。
这位虚拟主播全称叫 Vox Akuma,又号称“声之恶魔”——设定是来自 400 年前的日本恶魔,擅长以声音来蛊惑人心。
今天就让 Unreal 引擎开发者任督和我们一起揭开这位虚拟男主播的神秘面纱~
点击收听音频版
大家好,欢迎收听 OFCOURSE 推出的第五期《宇中听柴说》。我是主讲人柴犬老师。
本期我们邀请了一位嘉宾,也是我们Unreal引擎开发者任督老师!那么任督老师可以先来和听众们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任督!
今天我们依旧聊一下虚拟人这个话题,在往期的节目中我们也为大家介绍了很多虚拟人,比如第一期探讨的中日韩三国的代表虚拟人角色。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虚拟人和以往 CG 拟真化的不太一样,它更偏向于二次元风格,来自日本的彩虹社。
彩虹社其实是一家非常有趣的团队,他们出了很多期虚拟人角色,就类似于日本的偶像团体也会有期届一样。除此之外他们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日本本部以外他们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分布,比如我们中国的虚拟主播们主要活跃在 B 站,和大家进行直播互动,那么欧美部的主要就活跃在油管上。
最近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就是之前在油管上爆火的 Vox 也入驻了 B 站!而且吸引了很多女性粉丝,所以今天我们就和任督老师一起聊一聊目前在 B 站很火的这一位霸道总裁系的虚拟主播 Vox。
其实在我们聊这件事之前,本人对于虚拟主播的认知还停留在六七年前的障碍中,比较类似于第一代 Vtuber 这个概念里。所以当我看到 Vox 的时候其实挺意外的,然后也挺震惊的,因为他的尺度有点大,居然还可以播出来!
这个吸引向包含了整个二次元群体,B 站中也有很多喜爱二次元的男性群体。
我觉得他能火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声音比较特别,并且他在直播探讨的话题也比较“50 度灰”的感觉,很会撩女生。所以相对于其他虚拟人来说 Vox 还是比较有特点的,并且他的情商也很高,会去照顾体谅自己的粉丝,共情能力也很强。
他可以说是把女生心目中的完美男性角色搬进了银幕中,无论是他背后的声优是表演还是展现真实的自己。除此之外这位虚拟人也非常的敬业,他每天都会和粉丝进行互动,会发很多推文和博客,并且在人物塑造上也加入了很多人性设定。
当然对于我来说,抛开日本最早的初音未来,现如今的虚拟主播市场大多都偏向于 CG 拟真化,所以雷同度比较高,当出来一位 2D 的纸片人虚拟主播可以和你对话时,你会感觉非常清新。
没错,而且目前动捕技术也趋见成熟,2D 的使用成本也会更加低廉,可以说现如今只要你有一台电脑外加一个摄像头,大家都可以完成动捕。并且 2D 在表情的传达上会更加直观,技术难度也会更低。
打个比方,在 3D 中你通过眉毛去传递神态,它只会 1:1 的复刻你眉毛节点所在的位置,它并不知道你想表达的具体表情到底是什么。而 2D 就不同,它混合了一些 AI 算法,当你的表情达到一定的数值极限时,算法会自动帮你的 2D 形象变换到相应状态。比如你愤怒时,AI 算法识别后会在 2D 的人物形象上加入青筋这一类的元素。
任督老师果然是 UE 创作者,我知道你最近也是在专攻虚拟人这个领域,所以在 3D 中想要达到真实的表情还原,必须要 100% 还原真实的物理肌肉运动,而在 2D 纸片人的创作中则不需要这么麻烦,只需要夸张化就可以实现相应的效果。不过目前好像没有哪一个虚拟主播可以做出哭的表情,无论是 2D 还是 3D,并且彩虹社也规定虚拟主播背后的声优不能透露有关虚拟角色是如何制成的信息,而且在离职后也不能写下这段经历,我觉得这是日本虚拟主播文化和欧美的巨大差异。
对的,这让我想起 Code Miko。
她是油管上非常火的 3D 主播,她应该属于一位 3D 艺术家,和另一位技术后援一起组建了这个虚拟主播栏目。他们经常会秀一些 3D 技术,并且也会直接展示真人形象去整活,而且她的真人形象你看久了会发现比虚拟角色更好看点,一张非常完美的亚裔女性的容貌,我觉得这有可能也是她喜欢如此频繁和观众连麦互动的自信所在吧,就目前的整个虚拟主播圈像她这种人很少。
B 站收购了日本的一个漫改动画叫《后街女孩》,剧情非常搞笑。大概讲述了三个黑道男成员因为犯了错,就被老大派去泰国做变性手术,回国后出道做偶像,在台前是那种非常完美可爱的女孩形象,然后一回后台就开始抠脚灌酒。在他们做偶像训练的时候,就被关在小黑屋里洗脑一直看偶像的行为举止标准,这种就很像我们聊的虚拟主播。
这种为了不打破虚拟人背景的情况,扮演的演员付出了很多,不能暴露自己的喜好以及人设,也不能自述自己有过这段经历等。
这个也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新闻,一位日本男性和初音未来结婚,他们之间的沟通是通过 AI 进行的,后来这个 AI 公司停止了该项服务,那位可怜的日本小哥再也无法和他的爱人进行聊天了。
说到这我们也一起聊一聊数字人的寿命吧。
我们目前看到的这类数字人大部分都处在 20 出头,这种风华正茂的美丽年纪,还没有看见数字人有什么衰老的机制,不知道以后这些数字人会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从而产生相貌上的改变。
所以这也是虚拟偶像和真实明星存在的最大区别,虚拟人可以完全保持自己的青春,一些大厂 IP 寻求虚拟人去代言也无可厚非,因为他们可以青春永驻,品牌形象也不会因为容貌而降档。所以虚拟人是可以永生的,它背后的扮演者可以一个换一个,但本质上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衰老。
我之前在 Ins 上也 Follow 过一个主播,他是一个艺术家,之前也探讨过这一类的事情,他一直在使用一位虚拟人去更新动态模拟一个人类女性从 18 岁到 70 岁的过程,你可以从短短的几年动态中看见这个虚拟人的一生,其实对于我来说还是满感慨的。
因为他是欧美艺术家,所以思想也比较西方化,就比如已经是个老大妈还去染个粉头发装小姑娘,这种自信是非常鼓舞人的,并且喜欢去尝试新玩法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个点。所以我觉得如果现在的虚拟人可以参考这种时间跨度上的变化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
而且我们之前也讨论过资本如此钟爱数字人,在 Metahuman 1 出来的时候,整个社会上的小媒体和小机构都认为数字人是未来,我们也要做属于自己的数字人,但也就仅仅一年时间大家都冷静下来了,究其原因就在于实现一个三维拟真的数字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Metahuman 只能给你提供一套模板,大家做出来的都大差不差,所以品牌之间拉不开所谓的差距,而且退一万步来说你没有很好的技术,你做出来的效果其实达不到 Metahuman 宣传片的效果。
其次对于刚出来的新鲜技术,大家都保有非常高的好奇心,但最后失去新鲜感的速度也会很快。
就像之前超火的“人工智障”绊爱酱,她的寿命也就短短 7 年,从一开始的全网唯一,到后面资方看见无法继续榨取利益关闭 IP,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很类似于“流行曲线”。
在初期口碑爆炸的高,中期由于预期过高导致口碑跌落谷底,最后末期技术成熟在回归原有值的这种现象,无论是虚拟偶像技术还是虚幻引擎大家都在第三个时间点了,我认为这个时间点才是科技发展最好的阶段。
是的,你刚才提到的这一点我觉得很正确,目前主流下的虚拟偶像大部分都是作为一个网红,或者去为某公司品牌代言。但作为虚拟人本身的背景,虽然会给他们设定一些人设,但总感觉没有深入灵魂。也就是说这些虚拟人没有自己的一段历史,所以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大多都是同式化的样子,那么丧失兴趣也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所以 Vox 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的声音,他的声音特别的魅惑,并且他能够抓取自己的这个重点,把这个虚拟人打造成霸道总裁还有特别大尺度的特点,并且 Vox 的设定背景是一位来自日本战国末期的声音恶魔,最后为了谋生成为了虚拟 UP 主,而且他还忘记了自己的母语,现在在狂补日文,所以这种中二设定和搞笑的反差萌吸引了大量二次元爱好者的关注。
你介绍了这么多其实也让我想起很多很优秀的 IP,就感觉像一个粉丝文化,一个好的 IP 打造出来的时候,是你丢给了粉丝一个影子,然后让粉丝自动去补全这个形象,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互动。
而且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自己补充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有千人千面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反而你把一个东西做的十分完美,却不会引来很多的关注。关于 Vox 吸引到很多女生,这也让我思考,性别在虚拟世界中的表现方式,柴老师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觉得现在我们看见比较火的虚拟人大部分都是女生,原因在于消费市场大部分都是以女性受众为主,包括服饰、发行、首饰等等,国内在售卖这些商品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完美的角色去进行带货,那么虚拟角色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并且女性虚拟角色也会吸引更多供货方的关注,对于男性用户来说,一个漂亮的虚拟角色也会让大家一饱眼福。相比较,对于厂商而言男性虚拟角色他的发挥空间会小很多。
那么也非常感谢任督老师今天加入这期的《宇中听柴说》,也欢迎各位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中分享自己的看法。
谢谢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我们下一期再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OF COURSE想当然”(ID:ofcourse_c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