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认为设计是一个认知加表达的朴素过程。
2022年我们一如既往保持热情、好奇心和洞察力。不断提升、更新我们对人、自然、文化、城市、商业的认知;不断创新、拓展、演进我们审美与技艺的表达。用设计去搭建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环境,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全新的生活方式,并为城市,文化与商业持续创造价值。
我们继续坚持在建筑实践中实现我们对设计的理解。我们必须有能力去想象一个未来的世界,并用我们的方式完美表达。
01.云松间 | 西安华尔道夫酒店
作为超高层建筑群,我们重视天际线高度与城市地理地标的联系;并将建筑群的形态组合在多维度的考量下,与城市整体和局域呼应融合。
地块的价值在设计中被重新发现并与建筑的使命整合,最终重新贡献给城市文化的发展。无论是对城市商业文化的助力,还是区域地标的赋能都体现了设计力量持续的价值创造。
多业态的功能综合与周边优良的自然环境共同构建了崭新的品质生活氛围,并于卓越的辽阔视野合并加持,展现引领全新的生活方式。
每块地都有其特有的禀赋,当我们尝试多角度研究这个地块,就会发现它的特殊之处。云松间项目朝南看去辽阔的视野就是它的特性之一。
建筑实际上是人和自然间的一个协调器,所以在建筑空间的打造上,也要表达一致的思考,不仅包含人造的空间,更要有自然的空间。
超高层建筑,不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传统载体。我们传统的生活载体有起始、过程、终点,空间会变得丰富且有节奏。我们把庭院的节奏、传统的空间节奏融入了云松间这个超高层建筑群,为它建立了一个符合中国人居住哲学的空间逻辑。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给西安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二、三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张 兵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刘国星 |
李 涛 |
||
项目设计师: |
王玉 |
刘涛 |
张海峰 |
刘庆雷 |
赵琳 |
章颖 |
周超 |
张晓飞 |
|
杨子博南 |
宋涛 |
高龙 |
刘伟东 |
|
许嘉文 |
刘一男 |
张敏 |
02.CID云拓中心
同样作为超高层综合体的CID云拓中心,UMiA于2022年竞标取得设计权。我们对这个项目在新城区域的城市文化演进和推动商业文化逻辑发展的两方面,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项目位于西安市CID核心区域,东侧紧邻中央景观水系。项目旨在打造出适应市场商业逻辑的企业总部及高端商业综合体,为CID区域打造全新的城市地标建筑。打破对传统超高层建筑的认知,创造出引入自然空间的绿色超高层综合体。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五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张 兵 |
|||
项目负责人: |
午 宇 |
|||
项目设计师: |
解缙超 |
赵一淇 |
宋 涛 |
田 野 |
韩晓明 |
赵东倩 |
03.深圳科学公园光明顶
作为另一种形态的地标,光明顶的设计结合了自然地理形态与建筑形态,它的形象强调了科学的想象力和精神力量。纵向和横向两种思路的发展,探索了光明顶项目作为公众文化类活动设施的不同表达。
构筑物在不同的视角、环境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宏观上,整个科学公园需要一个至高点,一种精神层面代言或是整个光明项目的视觉印象承载物。在这个维度上,构筑物的整体形象应更类似于雕塑艺术品。
形象是带有科技愿景属性的,在已有认知范围外探索未知。从形体上讲,所有科技或高维度文明的物理性空间都是几何化的,并带有一定视觉冲突感。因此他的整体形象提取于此,是被极度提炼、纯粹化的。
从物理性的相对关系对应哲学、人、事物与因果的辩证关系,内外的相互作用与转换。视角也在三个维度中相互切换。
远观视角强调绝对地标性,是点与面的关系。建筑被浓缩成点,通过姿态与构成,质感材料运用对光的反射,以及夜景映射来呈现纯粹的流线性构成。
内部强调悬浮与脱离,是面与点的关系。着力点在物理属性的冲突感及建筑内部自然化的反差感。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三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李 涛 |
|||
项目设计师: |
许嘉文 |
宋 涛 |
刘伟东 |
04.考古院
新型文化类公共活动设施的使用,在时代的演进中越发趋于多元。但是对于传统的承载和延续依然重要。这个位于西安市杜陵遗址公园的西侧的项目,就是一个集办公、展示、研学、修复、储藏文物等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综合体。
大悬挑的屋檐将整个建筑上部轮廓勾勒出来,如同挥毫的墨线使整个建筑轻盈灵动,其舒展之姿也体现了浩大气质。更重要的是,它同时也是地平线起伏的隐喻。
悬浮的盒子里分别是不同的展厅、商业、庭院空间,围绕着两层通高的中庭空间,结合中庭设置大台阶,可同时兼顾报告厅、展览等公共功能。位于三层的考古研究院,打造独立花园式办公环境,延续了杜陵的自然风貌。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一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解缙超 |
|||
项目负责人: |
贾 宁 |
王 玉 | ||
项目设计师: |
尹志雯 |
韩 迪 |
宋华安 |
05.上上玫瑰园生活馆
我们重视建筑人居环境对于文化及传统的沿袭,同时把相应的理念及思考,渗入到了当代居住文化系统。近日落成的上上玫瑰园生活馆,正是我们最新的思考表达。
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方案立足于“不求豪宅,但求一生好宅”用自然与静谧的主题理念,打造养心,养身的生活环境。
提取苏州沧浪亭——翠玲珑空间结构,翠玲珑是一个意向,透过匀质花窗看到满眼翠竹,它是存在于宋代的一组空间结构。
【一进入园】以一座传承的园林官邸,广檐门庭,迎送往来。
【二进穿庭】以一个自然、静谧的庭院,书写大户气概,分隔内外。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一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孙大川 |
|||
项目负责人: |
贾 宁 |
李迎辉 | ||
项目设计师: |
解缙超 |
廖 谅 |
李啸龙 |
06.麓栖玫瑰园
建筑不是居住的机器,它是生活的载体,更是美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作为居住项目的麓栖玫瑰园,完整的体现了我们对高端居住体系的系统理念。我们关注居住,更关注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社交、安全、服务,让居者身心俱安。
麓栖玫瑰园项目坐落在西安市高陵区,完善的商业及教育配套,打造高陵区精奢大盘的新名片。
屹立云端、尽揽一城繁华的城市豪宅,将成为居住者诗意理想的栖居之所,亦属于顶峰人群的生活方式。
社区中心下沉绿地像一条纽带将生活、休闲、娱乐串联在一起,让人在多元生活中无缝连接,随意切换生活方式,为业主提供尊贵及舒适的居住生活。
立面采用韵律、舒展的横向元素,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力求创造一种适应新时代精神的简约风格,塑造出颇具张力的建筑形式。规划楼座采用点式布置,创造大尺度楼间距,在社区中央围合出中心花园,打造坐落在公园里社区的形象感。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二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孙大川 |
|||
项目负责人: |
张 兵 |
刘国星 | ||
项目设计师: |
刘 涛 |
张 敏 |
张海峰 |
刘庆雷 |
刘 泽 |
贾园红 |
赵 琳 |
袁丹东 |
|
张晓飞 |
鲁 琦 |
娄子涵 |
雅 宁 |
07.青岛云享·观山阁
在有独特环境资源的项目中,自然资源的融合是UMiA最关注的部分,观山阁项目的设计挑战来自于对地形地貌以及外侧城市面貌的回应。
方案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势高差,形成前后和高低两种维度的错动式布局,每座楼都可以面对山景;地面生态环境和活动场地随着高差形成层层递进的多个组团场景;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的土方动作,最大程度保护地貌特征。
错动的韵律也延伸在了建筑主体的室内空间、灰空间和造型上。在大都市和自然接壤的场地背景下,我们选择了暗色玻璃这个材料作为主要设计语汇。现代式的大玻璃能很好体现视野通透感增强人和自然的互动,但也容易形成硬朗与自然的对抗;因此,在造型上融入了错动、圆角、挑板这些可以形成类似剔透山石和云线的效果,同时不是张扬的暗色玻璃,也更容易和暗绿色的自然环境能匹配。
利用周边绿色资源,与山体的亲密互动,形成健康绿色的物理空间,同时植入“云”的理念。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二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张广亮 |
解缙超 |
||
项目负责人: |
刘国星 |
鲁 琦 | ||
项目设计师: |
鲁 琦 |
刘庆雷 |
张海峰 |
张 敏 |
许佳宁 |
袁丹东 |
贾冰辉 |
08.半山公园
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存在的终极理由,同时也是建筑消隐的理由,这是一个表达人与自然最纯粹关系的项目。
一千多年前,陶渊明回归田园,挥笔写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今,我们在森林里构建一片艺术空间,去和天地山水对话。愿给予现代城市中每一个繁忙奔波的人以慰藉。
人们在描述一栋建筑时,通常讲述的都是一种场景,因此我们希望建筑作为一种媒介,将人们的活动与自然交织在一起。
在当今环境下,建筑不是一味的以视觉取胜,而是更关注使用者的感受,比如我们可以触摸到材料本身的质感及温度,在屋脊阳光的投影下看到斑驳的变化,感受到风与鸟鸣,闻到木头与花香。
在什么样的环境与场景下,时间、空间、心间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感受。这是一种复合型的设计与组织把控,所以设计本身在于与之相关的描绘,是无界的,这也就是“间”所延展的一部分。
在半山公园中,感性的自然与理性的逻辑碰撞出丰富的空间感知。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浑然一体,营造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生活观念。随着流动的脚步,徐徐展开一场凝固的动态电影。
采用弧形建筑,让自然景观与建筑相互交融,实现空间通透与园林景观互融,塑造丰富的园区空间体验。以分散的单元环绕着一个中心庭院,并在四周留有视线流动的开口。
与园区丰富的植物群互为退让、彼此贯穿,形成一片有着自然生态特征的理想居住地。被绿意环抱的庭院内,与绿植融洽的场地明确地模糊了空间界限。将公共艺术融入生活,并促进不同餐饮区域的交流。以庭院为中心,形成流动循环的空间序列设计的核心理念,旨在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二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刘国星 |
刘 涛 | ||
项目设计师: |
刘庆雷 |
刘 涛 |
张 敏 |
贾园红 |
赵 琳 |
张海峰 |
贾冰辉 |
刘 泽 |
|
袁丹东 |
09.公园小著
自然与商业文化的复合力量,在UMiA的设计实践中被高度重视。自然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融合带来的良好体验,已然成为为传统商业空间赋能的重要手段。这个坐落于林间的商业小著,为我们的此类研究提供了丰富认知和表达的机会。
庭院深深深几许?不是只有相邻的双重关系。项目在内和外之间插入多重空间感受并着重探索“间”的构建。
通过放大“间”的比重,强调自然与建筑柔和的递进关系、建筑与人的共生关系、人与人的交流关系乃至空间与空间的渗透关系。
通过静谧的树林到达建筑下沉的前场,在两重弧线墙体的引导下与光一同步入建筑。光通过实墙的间隙撒入玻璃内核与实体外墙间的镜水面。
光在这分散蔓延到弧墙上,树梢间,幕墙面。人能在这感受到不断变化的光影变幻,这是一重光的“间”。
建筑内部的空间是流动的,曲线的起伏扭转将人视觉焦点引向室外与内场空间。人不但能与自然无碍的交流,也能在墙体的变幻下感受空间变化的乐趣,这是一重墙的“间”。
与另一个方向相比,直白的空间更强调外部环境对建筑内部的渗透。在竹林间穿行,漫步入极简精致的玻璃盒子,彷如拆开一个精美包装的礼物盒。
建筑内部的多功能空间如同被玻璃展示盒包裹的精美礼品。在无限弱化外壳的属性下,内部空间宛如漂浮在竹林之中。
内与外的关系无限贴近,建筑与人都将被自然所环抱。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二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刘国星 |
|||
项目设计师: |
刘 泽 |
10.丹轩11th
城市中的商业文化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设计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将焕发更大的价值。如何将一个传统社区的底商建筑推向面向未来的演进,成为本项目的终极目标。
项目位于天地源丹轩坊住宅区用地东北角。原是一处住宅社区的底商建筑,但地块位于繁华路口,身处高品质商业氛围的核心位置。我们需要对建筑的表达进行更新,提升其视觉空间品质,甚至使之成为区域核心亮点。
为了能从周边中脱颖而出,但又不跳脱出现有场所氛围的大前提下。项目采用强调黑白调子的素描手法,强调光线在立面上变化。利用光感雕刻外立面与内部空间。通过光通透的质感、变幻的光影退晕、阴影的描白,将项目的气质重新凝练以符合周边商业调性。形成小型建筑独树一帜的气场,以期能为内部商业提升外部形象。
克制的弧线构成,强化实体属性,利用光线强化内部空间,分割立面。序列排布与弧线的错落刻画立面的韵律,精致而典雅。
林间斑驳的树影作为意向,将自然的光影关系投射进建筑。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一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贾 宁 |
|||
项目设计师: |
由 欣 |
宋华安 |
周 超 |
11.G-PARK 公园里
多样性是城市商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建筑的自我表达,更是为商业赋能的途径。
项目位于G-park商业街区内,是街区调性的延续,融合了艺术与生活的全新场所。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打破立面设计的桎梏,以功能和视线为主导,以宁静和简约为核心,重新定义高品质生活的无限可能。
消解过分的装饰,以最初的自身样貌展示于人。
在保证光线的同时,有节制的控制玻璃的尺度;在保证视线的同时,连续的实墙面营造静谧的空间氛围。
简朴但不极端,沉稳但不禁欲,优雅但不浮夸。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四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孙大川 |
|||
项目负责人: |
邢 冲 |
|||
项目设计师: |
孙 宏 |
耿俊杰 |
刘 曼 |
赵弱微 |
12.流光里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四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邢 冲 |
|||
项目设计师: |
曲改改 |
郭洪涛 |
刘 曼 |
13.德闳学校
西安德闳学校是UMiA最新建造落成的作品。在建造过程中,我们始终和业主方在一起,将业主方的品牌文化与德闳先进的办学理念相融合,坚持工匠精神,坚持一直以来对建设工程高品质的追求。
项目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东南角,建筑面积约60000㎡。学校初中部及高中部学校共有48个班级。
根据德闳先进的办学理念,传统单一化的教育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形式。一系列大小不一又互为联系的户外活动区域被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以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使用。
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幻彩系列珠光白及深色复合铝板搭配。幻彩系列复合板会随着光照和天气变化散发出不同的颜色,让学校氛围显得灵动活泼。
折型板主要运用在剧场和风雨操场。开窗需求少,原本不够丰富的立面通过折板自身的韵律,再经过反复推敲细节处理,将不利变为有利,形成有别于其他教学建筑的新文化标签。
空间组织上,在每层不同部位设置的半户外多功能共享空间,不但鼓励学生与他人互动,同时打破层与层之间的界限。此外,还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三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李 涛 |
|||
项目设计师: |
刘鉴明 |
宋 涛 |
高 龙 |
刘伟东 |
丽 丽 |
14.长安松间酒店
酒店作为展示全新生活方式的媒介,回应及匹配当今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松间酒店是一间观心的酒店,需要极大的观世界的认知和极收敛的表达。我们通过自然的风物和材质譬如:木、石、松、竹;灵动的锦鲤和温泉;借助风、温度和光线构建这处别样的感官世界。
36间客房均为温泉庭院形式并置于公区之上,每间客房具有多个私享采光庭院空间,外可观赏庭院公园景观,内可静享清幽私密。
建筑设计: |
UMiA小熊星座建筑设计| 第五事业部 |
|||
主设计师: |
张 兵 | 宋伊凡 | ||
项目负责人: |
午 宇 |
|||
项目设计师: |
宋 楠 |
黄 滨 |
佟业谭 |
陆续升 |
韩晓明 |
王雅生 | 郭九如 |
时光飞逝,又一年。我们感谢所有信任、欣赏、支持我们的客户、朋友、合作伙伴。UMiA会一如既往地热情、执着、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我们一起,做时间的朋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没有圈”(ID:jzmyq201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