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号: tototo02 了解更多前沿设计资讯
╔
“ 建築具有它自己的疆土。
它與生活有著特殊的物質聯繫。
建築從根本上並不是某種資訊或象徵;
相反,它應是一個外殼和後臺,
適於我們的生活在其間和其周圍延續;
是一個靈敏的容器,
適於樓板上的腳步聲,
適於專心工作,
適於安然睡眠。”
- Peter Zumthor《Thinking Architecture》
╝
這棟位於北京北五環外南北長230m,東西寬80m,並在南北兩端外置了兩個旋轉坡道,串聯五層空間,總面積82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築,曾是北京汽車維修的重要“地標”。
在北京政府“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及老商業模式逐漸沒落的雙重背景下,政府希望通過這次改造更新帶動該地區的整體產業升級。
5000多人的容納規模、“長租”模式的背景下,如何快速回應客戶把控時間和經濟成本,高效入住運營並將龍湖空間即服務、持續踐行善待你一生的理念融入設計成為了重要課題。
龍湖作為成熟的地產企業,對改造設計的“精准度”有很高要求。設計團隊因此採用了若干核心策略,辦公品質與辦公效率並重。
@剖面圖
為了高效投入使用,在材料、成本及落地實現上結合體驗感作為設計重點,提出了“擴容提質,人文辦公”的設計策略。
建築本身進深大、單層面積大、屋面面積大、首層及B1層層高較高等等問題,對解決建築的中部採光、水平動線及首層人流疏散及管理問題做出了高效且兼具關懷的規劃。
@大堂東側多功能大階梯
新總部空間注重系統性的同時保持靈活的框架。多元的工作設施去塑造一個可最大化利用的共用型工作空間,讓員工可根據自身需求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徹底改變了無趣的傳統辦公格局,重塑品牌文化和全新辦公理念。
首層大堂入口為兩層挑空結構,入口大堂區域留有足夠寬敞的面積為行人行走區域,保證不同目的的訪客人員和員工能舒暢自如流動,寬敞入口更顯大氣。
展廳的入口以盒子的形式呈現,昭示出其在大堂區域的獨立性和清晰的標識性。大階梯形式也為訪客和員工提供了在大堂臨時交流的地點,背面區域增設咖啡吧,可為領導力中心和員工提供洽談和非正式會談功能,豐富大堂功能。
原有核心筒與新建入口合理佈置電梯,高效解決垂直交通設置小中庭與特色樓梯,層間便捷聯通,增設三條特色樓梯垂直交通動線。
@大麥中庭樓梯
@大麥中庭樓梯
@大麥中庭樓梯
@“鯨喜中庭梯”旋轉樓梯
@“鯨喜中庭梯”旋轉樓梯
@“鯨喜中庭梯”旋轉樓梯
@“鯨喜中庭梯”旋轉樓梯
@“拾光中庭樓梯”折跑形式
形式即空間,雙螺旋的形態為建築打造一個視窗,相互交織坡道穿梭於建築的室內外,為人與建築增加了更多的互動性,也正是這樣的空間形態,塑造了建築的外立面和內部裝飾。
休閒區、分享區、水吧區、洽談區,私密洽談盒子形式置入坡道空間,多種複用功能豐富了坡道的使用形式,增強空間與人之間的互性。
有湖同享為三層挑空的大中庭,是整棟大樓的核心所在,為複用功能區,在這個空間我們採用了羽量級的塊狀結構,佈置具有靈活的分割性,可分可合,隨意移動,高效率和清晰明瞭的人流交通動線。
在特殊情況下可滿足不同類型的場景化功能需求,靈活多變,提高中庭空間的使用率,豐富人與空間的互動性。
@有湖同享
@有湖同享
@有湖同享
区域功能的模糊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催生多元空間的誕生,單一空間向複合空間演變,生活方式與社交體驗相互交融。
@有湖同享
@有湖同享
龍湖在未來發展中,提出了秉承“空間即服務”的戰略,在集團辦公大樓的設計規劃中,空間服務的理念一脈相承。服務與個體的連結需要“空間”作為載體,通過構建合適的生活和工作空間,把困居於工位上的員工,從孤島化的工作空間中釋放出來,服務他們日常所需的工作、社交和精神需求。
項目名稱 | 北京龍湖總部
項目地點 | 北京
建築面積 | 17400m²
建成時間 | 2021年5月
室內設計 | UCD聚城設計byCCD
·後記 ·
POSTSCRIPT
#向時間致敬#
從藍圖到版圖,更新城市新引擎;從規劃到踐行,賦能城市新景象。
@汽配城原始狀態
@打通兩層結構,合理規劃動線
郑中室内设计(深圳)有限公司(Cheng Chung Design)的创始人,设计总监,并担任“ CTBUH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首届室内设计评委会主席”,“ Frame Awards酒店设计类别评委”。
郑忠先生被誉为“资本圈第一时尚先生”,曾被授予“联合国文化大使”,“中国设计年度人物”,“名人堂名人堂成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2019年胡润百富“产业领袖”等多个荣誉头衔。
郑忠先生以“东意西境”的设计理念享誉国际酒店室内设计领域,通过CCD从2001年创立至今已获得包括室内设计界最高荣誉-“金钥匙” CCD(美国室内设计》杂志2019年的全球酒店室内设计奖)(最佳酒店设计奖杯)在最佳酒店设计内部内部的75项顶级国际奖,成为首家囊括全系列酒店设计奖的华人设计公司。百大排名中名列第三,综合排名亚洲第一。2019年荣登“亚洲品牌500强” ,2020年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均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上榜的设计品牌。
Ken Hu 胡伟坚,美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合伙人/副总裁/副总经理/分管设计中心,拥有21年建筑和设计行业工作经验。
胡伟坚先生出生于广州,1964年7月4日恰好是美国独立日。1981年就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师从著名建筑师莫伯治院士学习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庭院,并开始探求空间设计的真义。1988年至1992年任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88年至1992年任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完成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获得中国建筑设计最高荣誉国家优秀设计金奖。
也是这时,在中国第一家国际五星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建设过程中,胡先生看到了什么是现代室内设计,也认识了HBA的创始人:Micheal Bedner先生,他推荐胡先生去最好的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Design读室内设计硕士。由于学校良好的教育和全A优秀成绩,胡先生未毕业就于1993年底获HBA录取,成为洛杉矶总部的设计师。之后15年一直荣幸与他的另一位精神导师Bedner先生一起工作及学习西方酒店室内设计,并一起完成了众多知名的酒店,包括Beverly Hill Hotel、 Ritz Carlton Guangzhou、Four Season Wilshore等,并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2008年胡先生回到中国,加入了CCD的团队成为大学同学郑忠先生的合伙人,与郑忠先生并肩将CCD从中国设计带上国际化的新平台,完成众多国际品牌项目。CCD在2012年被美国Interior Design杂志评为Giant100排名全球第三的酒店设计公司,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前十名的亚洲公司。CCD设计的丽江铂尔曼酒店和重庆威斯汀酒店也虏获得最高的荣誉:Gold Key Award。由建筑师出身再到室内设计的胡先生,把本土文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在参与过的许多跨国项目中,这些经历使他形成了独到的个人见解与对不同文化价值的适应性,以及对不同领域的商业实践。把这些学识运用到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中,为胡先生所有的设计项目带来卓越的构思成果。
庄瑞安 Ray Chuang,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副总裁、设计总监。纽约时尚设计学院完成室内设计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多家国际知名的设计公司负责项目,其中包括国际知名的洛客玮尔设计集团(Rockwell Group)以及Jeffrey Beers International(JBI)等,后加入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庄瑞安获得过许多国际室内设计奖项,包括2007美国Hospitality Design 杂志设计竞赛, 2006美国Hospitality Design 杂志设计竞赛, 2006美国 IIDA设计竞赛, 2006美国Angelo Donghia 基金会设计竞赛, 2006 the P.A.V.E. 商业设计竞赛, 2005 Johnson & Johnson 设计竞赛与2005 Ronald& Anne 基金会设计竞赛等。
庄瑞安的设计都独具创意、中西融合,不仅把科技和室内设计结合,还在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带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对细节把握得很细腻。这都要归功于他的移民背景和扎实的美术功底,赋予他别树一帜的艺术设计感官,在设计的过程中产生富有创意的理念和想法。庄瑞安的设计会让人感觉到东西方融合成一体,他还会根据项目地点,结合当地特色加入新科技的元素。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云想设计美学”(ID:Yunxiang_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