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国保文物突发大火!中国最长木拱廊桥烧毁!
8月6日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突发大火,火情于晚上10时45分被扑灭,木制的桥体已烧毁坍塌,暂无人员伤亡,原因待查!
据了解,万安桥距今已有超过900年的历史,清康熙四十七年遭火焚,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后历代都有修葺。
1990年10月9日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始建于北宋,桥正中石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云:弟子江稹谢钱一拾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
元佑五年; (1090年)庚午九月谨题。明末“戊子盗毁,仅存一板”。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乾隆三十三年又遭盗焚,架木代渡。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复建为34开间136柱桥屋,民国初烧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再度重建,桥身向右岸延伸为38开间156柱,桥西北有重檐桥亭。
1952年桥西北端被大水冲毁12开间,195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重建。建桥木匠主绳为长桥村黄生富、黄象颜;石匠为本县曲尺尾村邱允请、前溪村林庆祥。现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堍、桥墩均用块石砌筑,桥屋建37开间152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祀观音。桥西北端有石阶36级,桥东南端有石阶10级。
据了解,2021年7月27日,福建屏南县“廊桥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协作暨屏南县古廊桥文物保险签约仪式”举行。屏南县检察院联合县法院、县文体和旅游局,促成棠口镇政府、长桥镇政府、寿山乡政府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屏南支公司,为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木拱廊桥“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办理文物(不可移动)保护保险,总保险金额达300万,填补了宁德市古廊桥文物投保工作的空白,在全省尚属首例。
虽然保险能够赔付一定金额,但失去的文物是无价的。保护文物,万无一失,一失万无。
廊桥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宝库的一大奇观。
廊桥在中国的别称有很多,因地域不同有虹桥、彩虹桥、花桥、凉桥、蜈蚣桥、风雨桥等。中国廊桥以基础构造分类,可分为石拱廊桥、木拱廊桥、石平廊桥、木平廊桥、八字石柱廊桥、八字木柱廊桥等;以上部构造分类,可分为屋式廊桥、厅式廊桥、亭式廊桥、塔式廊桥、楼式廊桥等。
中国是廊桥的发源地,据专家考证,最早的廊桥出现在秦代,西汉时期廊桥开始建造在成都平原上,东汉永平六年,陕西省勉县古褒城北石门溪谷阁道一侧凿刻的《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上写道:“桥阁六百三十二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八里”,这是有关廊桥的最早文字记载。明清时期是廊桥大量建造,创新升华、经典定型的黄金时期,遗存量较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部门和民间乡众将古代廊桥保护修缮,在继承的基础上新建了一些廊桥。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文博圈 ID:wenboquan0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