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奥斯卡的虐杀动画,曝光了热搜上中国人最怕的真相

提名奥斯卡的虐杀动画,曝光了热搜上中国人最怕的真相

这几天,有一条新闻冲上热搜,武汉市某地铁口附近开了个殡葬馆。



殡葬馆提供人生最后阶段的服务,包哭、包葬、运送火化一条龙。



于是,跳广场舞的大妈集体抗议说晦气。抗议的原因除了不吉利,也可能是影响了那块的房价。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在自古以来,我们对于死亡本身的忌讳。本花在底下翻到评论,说的是都2022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这么忌讳死亡?




是呀,难道我们不能对死亡有更冷静的态度?说到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定格动画,也是讲死亡——《科学怪狗》。



这部电影提名了当时的奥斯卡动画长片,由迪士尼出品,电影也有其他争议,比如有一些关于虐杀猫咪以及其他重口味的场景,而这些也让影片变成迪士尼最奇葩的电影之一,处处是导演蒂姆•伯顿的哥特暗黑风格,用重口味包裹小清新。





01

   一个死而复生的故事    

有一天,小狗Sparky出了意外死了。


主人Victor郁郁寡欢,偶然见到生物课堂上,老师用电流电醒了一只死去的青蛙,所谓的死后条件反射。这激发了Victor的灵感。





为何不用电流将Sparky起死回生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溜进了狗狗墓园,将Sparky从墓地里挖了出来,把已经凉透了的它,带回家里。
顾不上它身上乱爬的蛆虫,Victor细心将尸块缝合,然后在一系列的试验下,生死的界限就这样被打破,Sparky复活了,只是有点不一样。






它的身上隐隐散发着一股尸臭味,头上旋着蚊虫。缝合尸块的线也时常脱落,露出腐烂恶臭的血肉。


然而,在Victor眼中,它还是那只可爱的小狗。
虽然它只能生活在小小的阁楼里,但每次主人来都很满足。它偶尔也能去见见之前喜欢的一只贵妇狗,只是两只狗不能再耳鬓厮磨了。






日子偷偷摸摸,过得也算欢乐,但纸总包不住火,这事被一个坏小孩发现了。坏小孩以揭发为由要挟,一定要Victor亲自展示起死回生的魔法。



Victor展示完后,坏小孩回头立马就告诉了学校里的小混混,以此寻求融入小团体。事情就逐渐闹大起来,小混混们各自复活了一些个祸害,让Victor不得不去收拾残局,最后Sparky在和一只变异了的猫蝙蝠祸害打斗中再度去世。






影片结尾还是美好的,但这个处处弥漫死亡气息的故事背后,对于死亡的看法却值得我们借鉴。


02

  对死亡赤裸裸的呈现与玩味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些细节没有。


Sparky复活后,浑身是补丁和窟窿,喝水时,水经孔洞漏出,状似小喷泉,身上伴有恶臭,整天还招苍蝇,可爱之下多少有点惊悚。



想想,狗都从墓地里被刨出来还复活了,这注定只能发生在外国的童话里,这要是发生在中国,该引起多大的恐慌?


电梯里没有4只有3A,谈到死字,声音要降低分贝,或者干脆闭口不谈,从坟墓里出来的只可以是冤魂野鬼,小倩和宁采臣的人鬼之恋有点打破人鬼禁忌,有点对传统反拨的意思,但两人终究阴阳两隔不是?





还有比如,殡葬行业可能受着冷眼与歧视。殡葬馆开在我的门前,就会让我的生意变得不好,即使殡葬行业薪资很高,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尝试。传统对死亡的忌讳可见一斑。





而这部《科学怪狗》做了什么?
它并不忌讳讨论死亡,而是把死亡的丑陋一面仔仔细细地放在你面前,把死亡复活给你,给你看一个死尸活蹦乱跳的全貌。





虽然我们看着是毫无血色的活尸,但它不是什么围城专业户的生化人,不是什么爱好叠罗汉的丧尸,也不是什么蹦蹦跳跳的清代僵尸,更不是什么修炼多年化丑为美的人形女施主,它就是一坨会跑会叫的死尸,而且还很可爱。


他把小狗从坟墓里拿出来,只是为了让你觉得,死尸也是一件可爱的事情。





这是一个人狗情未了的故事,讲阴间和阳间相通的故事。怪诞下包裹可爱童心,证明死亡不是色变之物,而是一件可以玩味的事情,死有多恐怖啊,但我偏偏要品味。


“吻你吃你的蛆子,旧爱已分解,可是爱的姿态和神髓。”影片就是这句诗句的最好图解。从这里我们也能读出《科学怪狗》对死亡的赤裸的描绘,其实最终还是在讲爱。


Sparky复活,当然是主人Victor爱的结果,日思夜想,肝肠寸断,不如怀抱一个死尸睡觉。
03

  接纳死亡,才能拥抱未来   

影片《别告诉她》里讲了一个故事,奶奶被诊断出身患癌症,但全家人却一同约好,不告诉她真相



同样的,在B站许多医生诊断病人癌症的短视频中,也经常见过这类场景。




医生出诊断结果时,通常是病人家属在听。当他们听到那些无可挽回的结果时,第一时间必然是崩溃,第二时间都会咨询医生还能活多久,随后选择隐瞒还是告知真相。
结果大多数选择隐瞒,比如用维生素瓶子换成抗癌的药物,比如做个无关痛痒的手术给病人一些心灵安慰,用一种善意的谎言去等待家属生命被病魔慢慢蚕食。
因为爱而避讳死亡,也许是在剥夺一个人最后的尊严,谁知道有多少遗愿清单被提早清算了?



有个新闻大家可能都挺了解,那是在车站里,老人坐在座位上溘然长逝,旁边站着的一名僧侣正在给他虔诚超度,死亡在这里变成了安详的事。



不再激起别人的恐惧甚至恐慌,而是真正感受到死亡本身是生命的阶段的结束,有人在为这段旅程做有仪式感的告别。




悲伤,但庄严肃穆,这才是对死亡基本的尊重。
村上春树曾在《挪威的森林》里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这种生,可能是历史书上的,也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族谱,可能是成为一部分人的记忆。虽然他们死了,但是他们生前的那些情感、经验甚至教训,都会鼓励着还记着他们的人,好好对待生活与自己,可能这才是永存的一部分。



在Sparky复活后,许多人很不理解,为何主人不放手呢?



要把它从墓地里挖出来,赋予一个它不应该有的生命,让它身上散发着尸臭,被人冷眼。


Victor说,“我不要他活在心中,我就要他陪在我身边。”


可能是过分的爱,让Victor复活Sparky,也让我们对死极度避讳。





可是我们想想,Sparky能无限复活吗,无论复活多少次,人间的悲欢离合是无法终止的,生命一直蚕食。


也许你我都有想要复活的人,事,念头,但你要知道,纵使来过多少回,你的不懂就是不懂,该遗憾的也从不会圆满,正如Sparky只能以死尸的形式存在,它的死亡不可逆转,所以只能更加珍惜当下,把“Sparky”记在心里就好了。



 
-THE END-




神仙画师,速来集合!


无论你用什么作画工具,无论你想通过画面讲述什么样的故事,你的精彩,都不应该错过。你,应该在更广阔的的平台被人看到。

“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即将截稿,欢迎一切画工出众、才华横溢的画师——

投来作品!

人生梦想,以此开始!

*注:本大赛特设综合组(18周岁以上)和少儿组(3~17周岁),少儿组除金、银、铜奖外,更有优秀少儿插画、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机构多重大奖。


上下滑动查看征稿事项
更多细节请点击👉2022全国插画扶持计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