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苏州|从“园林之城”到“百园之城”的绝色江南

天堂苏州|从“园林之城”到“百园之城”的绝色江南

本文转自公众号:园林艺术生活

说起苏州,总让人首先想到园林

应该说,园林和苏州是一种分不开的关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说的便是园林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

等9座园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苏州最具文化价值的

国际品牌和“城市名片”

作为举世闻名的“园林之城”

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艺术之精湛

数量之众多、影响之深远

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

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发展史上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除了拙政园、沧浪亭这些“名园”之外

苏州还有不少园林,或消失、或损毁、或荒废

而今苏州将108座园林纳入《苏州园林名录》

对入选园林均实现挂牌保护

让它们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

因疫情流调

更是让苏州的一场“园林之旅”在朋友圈刷屏

园林、古建筑、博物馆

苏州的江南文化基因毕现其间

苏州是温暖的

以“待无恙,君再来,访苏州,探江南”相邀

展现城市的温度与热情




PART
  1

 园林,美丽宜居的底色 


2018年以来,苏州针对当前园林保护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作出了建设“天堂苏州·百园之城”的决策部署,通过实施健全名录保护体系、加速园林修复、扩大园林开放、加强行业监管等一系列举措,走出一条园林群体性保护管理的新模式,被列为江苏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并先后斩获多项国内外大奖。

“天堂苏州·园林之城”保护管理项目荣获2018年联合国人居署“亚洲都市景观奖”,可园保护修复项目荣获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

来源/深度苏州

今天的苏州,既有“名园”,又有“百园”。从古典园林的保护传承到与当代生活共融,从“园林之城”到“百园之城”,“天堂苏州•百园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真正将园林嵌入城市日常生活

PART
  2

 从"名园之城"到"百园之城" 


构建保护名录体系

截止目前,苏州市政府先后公布了四批《苏州园林名录》,共有108座园林列入名录保护体系,并对《名录》园林进行挂牌保护,为每座园林设立保护标识,把苏州园林纳入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园林保护名录体系,实现了“百园保护”目标

来源/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官网


完成园林保护修复

严格按照“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原则和“修旧如故”方式,采用“政府+社会资本+私人”的多元化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12处重点园林(塔影园、可园、柴园、南半园、明轩实样、詹氏花园、顾氏花园、唐寅故居,对墨园、慕园、遂园、寒山别业)保护修复工作。下一步,将逐年指导部分代表性民间园林进行保护修复,让更多的园林流芳于世。

目前,重点修复的12处园林中已有7处已经对外开放,其余几处在进一步完善后也将全面开放。

//

柴园

//

明轩实样

//

唐寅故居

  

//

鹤园

//

 墨园

//

慕园

   

//

寒山别业


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积极发挥市园林主管部门的牵头作用,编制实施《“天堂苏州·百园之城”保护规划》和《苏州园林管理规范》,从规划控制和保护管理层面强化园林群体保护监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覆盖的监管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园林数字化“基因库”。出台《苏州园林保护资金使用办法》《关于办理发放苏州园林首次开放补贴的操作细则(试行)》等制度规定,鼓励社会重视做好园林保护修缮和开放利用工作。建立园林专家库和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管巡查、现场指导、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园林的原真性、延续性和整体性保护管理水平。

以虎丘塔影园的数字化为例,虎丘山景区及景区内建筑实体的三维数字化的重建,为虎丘塔影园建立了一套可以抵抗时间的数字资产,为塔影园的重建乃至苏州园林研究、创作、模拟修复、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平台保障。如虎丘塔影园高精度三维模型、虎丘塔高精度三维模型、1:500 线划图等融合了高密度全景与典型建筑精细模型数据,将为虎丘景区的“一张图”运营建立基础,提供决策依据。


创新文化活化利用

推动“园林+”资源活化利用,拓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渠道,精心雕琢“一园一品”特色花事活动,推出拙政园“拙政问雅”、沧浪亭“浮生六纪”、留园“盛世留音”等实景演出夜游项目,研发300多套园林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园林文化产业发展、孵化创新经济、改善社会民生的综合功能;编撰出版《苏州园林志》系列丛书,合作推出《国家宝藏》《万里走单骑》园林版,传承好园林文化的精髓和记忆;通过创作园林主题歌曲、推出园林旅行印章、开展园林文化寻访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展示园林文化符号,扩大苏州园林群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续写好“江南文化”园林篇章。

//

“拙政问雅”

//

沧浪亭“浮生六记”



//

留园“盛世清音”


PART
  3

 园林开放,游园可期 

以塔影园、南半园的修复完成为标志,园林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完美收官。其中像塔影园,可园等都是已经消失了超过百年的园林如今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

塔影园


//

可园

目前,苏州积极推动《名录》园林以预约开放、定时开放、特殊纪念日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开放,已先后向社会预约开放畅园、瑞园、后乐园、道勤小筑、墨园、芥舟园、织造署旧址等13座园林,累计开放89处园林,开放率达82.4%,努力为群众创造优美、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研究拟订未开放19处的开放计划,计划2023年底前国有园林逐步对外开放。


//

畅园

//

瑞园

//

道勤小筑

//

后乐园


//

墨园

  

//

织造曙旧址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19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对其作出评价。

时至今日,兼具传统文化精神和地域特色的当代建筑和园林精品不断涌现,江南古典园林被赋予现代人居的内涵,不仅承担遗产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及提供特色服务等功能,更让身居城市的人“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园林,正不断诠释、丰富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素材提供: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END

编  辑|李   菲  
校  对|郭一溢   蒋春燕 
审  核|于   春   张   成

       
 
 
本文转自公众号:园林艺术生活

更多项目点击标题图片查看

12月份35个精品住宅+公共+文旅+商业+年度合集

点击海报查看:100位大咖分享、20门课程

海量视频在线观看,景观设计师充电必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观周”(ID:Landscape-zh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