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却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着120分的热爱。
“我不爱学习,但我又热爱学习”,今天分享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既矛盾,又很能折腾自己的帅小伙。以下来自他的自述,希望对你有启发。
— 1 —
其实从小我不是个爱读书的学生,上课睡觉和愉愉的打游戏,老师可能也知道我读不进去,也就懒得说我了,结果就这样玩过了九年义务教育。
毕业之后就打算找一个搬砖的事情做,刚好听一个好朋友说,可以去职校学一个技术工,当时电商商务很火,我就去读了电商商务,也是教设计的。在学校里我的ps成绩还挺不错,就开始有点飘了,觉得自己出去不拿个六七千都对不起自己了。
结果……我找了份月薪两千的工作
2000块一个月就算了,还一个月只能休一天,全天工作12小时,工资还是按年结的(原来我赚的是年薪啊)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能做那么久的。
△学前作品
在这份工作期间我也断断续续的在看巧匠的课程,当时想着一定要去大城市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因为那边很安逸很摆烂(虽然公司后面也有涨一点工资)在那公司呆了两年,刚好那个带我入“设计坑”的朋友要来深圳找工作,他对深圳也熟,我俩还能做个伴。
于是我就逃离了安逸的环境来到了深圳,面试的第一家叫我做试题刚好巧匠有学过类似的,我刚好用就上了,面试也顺利通过了~
— 2 —
被新人打败后觉醒
对于工作,我还是相对“专一”的,目前设计生涯五年也只换过三家公司,第一家公司虽然算是个打杂的,但也给我充足了我断断续续的时间学习;在第二家公司,我学会了拍照,还有一些产品精修;第三家公司学会了渲染。
这三家公司都给我带来了钱,在安逸的小圈子里也感觉自己挺强的,结果!!!我就被重拳出击了:我被一个自学了三个月ps和几个月渲染的人打败了!!!
△ 线下学习中
这件事情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律”对于学习来说有多重要,我从17年开始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别人却自学几个月就追上了我五六年的设计经验,我也超级后悔自己浪费了大把时光。
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但是……
真正到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做不到自律:白天计划满满,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的,结果到了下班之后又累又困一根手指都不想动,而且有时候电脑是打开了,然后手指控制不住点开了抖音,一晚上就过去了。
△ 线下学习中
就在我差点想继续摆烂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男神 —— 小丑老师
从17年起我就是小丑老师的迷弟一枚,好家伙,那是头像也帅、声音也帅,最重要的是作图更帅啊!我放图为证!!
我是通过看致设计的推荐知道了巧匠,当时网上优质的教学视频真的很少,虽然当时的巧匠还不像现在一样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但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已经是能找到的最好的资源了。
△ 线下学习中
再后来,我的男神也帮助我在深圳找到了第一份落脚的工作,追星追得像我这么有牌面的恐怕不多了,所以我就带着我的朋友们拉帮结派的来了巧匠的线下学习。
— 3 —
在来线下之前我也做过功课,看到学长学姐们学习后的作品,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也想有这样的作品产出,指着它说我做的”。
但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并没有系统的学习,我只有真正的了解到一线设计是怎么产出、有什么流程我才能更上一层楼,拿更高的工资。
在线下学习的时候也有想摆烂的想法,毕竟犯起懒来我甚至懒得打开电脑学习,或者干脆就要在那里发呆犯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想那个比我优秀,还比我努力的大兄弟,我誓死卷死他!
不过线下2个月时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学习习惯真的变好了,并且继续学习的想法也更坚定了。
俗话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在线下可比21天多得多了,整整两个多月的学习让我自学起来不会像之前那么痛苦了。
△ 线下学习中作品
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设计这一行活到老学到老。隔三差五的兄弟一起学习到凌晨一两点,有时还会一起通宵,这样的经历大概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当年我要是在念书的时候这么卖命,那清华北大还不随便进?
— 4 —
在线下学习的时候我还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上课把你感觉重要的点记到笔记上,然后下课复习的时候试着不去看录频,自己做出来,碰到不会的、拿不准的就翻一翻笔记,这样学起来记忆会深刻一些。
不过有时候遇到作品“难产”,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或是通宵,情绪就会有波动,软件心态一起崩,我处理的办法就只有“佛系心态”了。
再加上这几年c4d快速兴起,没多久又开始流行动效了,5G时代必将是视频动效的天下,不学怎么能行呢,软件崩就崩吧,除了惯着我还能咋办呢,打开大悲咒听一听吧~
最后呢,非常感谢巧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设计世界,经过这两个多月从技能到心理承受能力,再到熬夜脱发的三方进阶,我的设计思路很明显的提高了,技法更好了、信心也更多了,希望看文章的你也能快点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前进、前进进!
另外,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趋势,线下班课程内容已经重磅升级,课程内容加入动效设计,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课程中,你能学到“合成+C4D静态+动效”三合一干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巧匠聊设计”(ID:qiaojiangtv)。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