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恶霸一扑棱,英国警察抖三抖

天鹅恶霸一扑棱,英国警察抖三抖

△“你瞅啥?”“瞅你咋地!”

鸟类,无疑是城市里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

虽然我们经常忽视它们的存在,但无清晨太阳还没升起时窗外传来的千奇百怪的鸣唱,以及头顶无时不刻传来的叽叽喳喳,都在暗示着它们无时不刻都在我们身边。

对于它们,有人选择无视,有人不惜重金购买设备成为“观鸟人”,也有人把它们当做爱宠,细心呵护。

虽然谈不上惺惺相惜,但人类与鸟类,似乎相处的还算愉快和和谐

......吗?

在乡间田地,鸟类是令农人们最头疼的敌人之一,经常前脚种完农作物,后脚就被不知道哪来的鸟给刨了。

为了防止被鸟偷种子,农人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庄稼地里制作稻草人、敲打脸盆去巡山、用废旧手机、收音机播放音乐等等奇招尽出。

△稻草人(鸦?),最常见的驱鸟工具之一。图/视觉中国

在城市里,一些养花者们对鸟类也是痛恨不已,阳台上的花花草草经常被麻雀等鸟类偷袭叼走。比如著名科普博主张辰亮,就曾分享过阳台的种植穗花牡荆被麻雀啾走的经历,并展示了他是如何用猫头鹰雕塑来吓走这些“小偷”的。

这些“人鸟大战”只是人类与鸟类之间恩怨的冰山一角。

悉尼人鸟军备竞赛

如果说哪里的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恩怨最多,那一定是澳大利亚。

从街头的袋鼠拳击大战


到房间里的巨蛛惊魂

(前方高能预警)往右滑动查看








左右滑动查看

澳大利亚因为奇特、绝佳的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使得人与动物之间的奇葩怪事出奇的多,外国网友们经常拿“每个澳大利亚人都在和野生动物搏斗”当做趣梗在互联网上吐槽。

现在,看似人畜无害的鸟类,竟然也在澳大利亚被当地人视作了头号大敌之一。故事得从几年前的一件小事说起。

2015年,澳大利亚生态学家理查德·梅杰 (Richard Major) 偶然在悉尼郊区的一个公园里看到一只葵花凤头鹦鹉站在一个垃圾桶上,用喙和爪子掀开了垃圾桶的盖子,并从中觅食。

△葵花凤头鹦鹉,属于凤头鹦鹉总科,头上长着极为醒目的羽冠,野外分布于澳洲的北部、东部与南部,塔斯马尼亚和印尼的一些岛屿。

这个神奇的发现发现令梅杰大感意外,虽然动物翻垃圾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鸟类也能做出这一行为可谓是十分稀奇。他用手机录下了过程,并发送给了德国的一个动物行为研究所。

研究人员立即对悉尼的葵花凤头鹦鹉展开调查,然而结果却令人震惊不已:经过走访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在2018年,这一招数仅在悉尼的三个郊区出现,但到了2019年,已经有44个郊区的葵花凤头鹦鹉在四处撬垃圾桶了。

也就是说,一传十,十传百,葵花凤头鹦鹉正在互相学习这一技能,并很快传到了其它郊区的鹦鹉那里。

△鹦鹉:谢谢老兄倾囊相授!图/gizmodo

因此,悉尼街头街头开始经常出现散落的垃圾,这等离谱的怪事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为了阻止这些鹦鹉,人们想出了众多招数来反抗,比如在垃圾桶上盖砖头、石块、那绳子把桶盖绑住等等。

但似乎都无济于事,鹦鹉们总有办法来回击,它们已经学会了把石块搬走。人类与鹦鹉似乎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创新军备竞赛”。

△社区里的鹦鹉已经学会了推开砖头。图/gizmodo Barbara Klump

2022年9月12日,《CURRENT BIOLOGY》期刊上刊登了关于这件事的研究,并认为鸟类和人类的行为可能揭示了迄今为止某种未知领域的“种族间新型军备竞赛”。

实际上,鹦鹉是社会化程度相当高的动物,甚至可以与智商超群的大象、海豚相媲美。同一群体里的各个鹦鹉家庭不一定有血缘关系,社交互动却挺密切。这可能是葵花凤头鹦鹉新技能能传播开来的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人鸟之争的序幕缓缓拉开,但在遥远的英国,人类与鸟类的恩怨则更显得离奇和有趣。

△鹦鹉:我看你们人类是真有点急了。图/newsweek

对天鹅特别部队

天鹅,无疑是最受人喜爱的鸟类之一。在大部分的印象中,它们都与美丽、纯洁和优雅划着等号,它们,就是美好事物的化身。

△天鹅:美好的代表...吗?图/视觉中国

但在英国除外。

在英国,天鹅们俨然和“美好”二字沾不上边,它们不仅数量众多,更是横行霸道、无法无天,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小孩,猫猫还是狗狗,只要偶遇,追上去就是一顿猛啄,丝毫不讲道理。

最经典的案例便是2016年英国科茨沃尔德的一个小村庄里的两只“恶霸天鹅”成为了当时的全国新闻焦点,这两只天鹅破坏了公共财产,骚扰了道路上的车辆,甚至袭击了儿童。

△英国天鹅:汽车?看我不给你啄咯。图/vox

事实上,天鹅本来就是鸟界的暴脾气、战斗狂。尤其在繁殖期内,天鹅几乎会暴揍进入领地内的一切动物,凭借着巨大的体型,少有水禽能与之匹敌,而即使是体型中等的猫、狗和狐狸等哺乳动物,面对天鹅也经常被揍得鼻青脸肿。

△英国天鹅,路霸般的存在。图/vox

可能有人要问,这些天鹅无恶不作,抓起来不就行了嘛。然而实际上,英国的天鹅是受到皇家保护的。

根据英国的法律,任何在国内公开水域未标记所有权的天鹅(泰晤士河部分地区野生天鹅)都属于女王本人所有。

△我为非作歹咋了?你还得护着我!图/Iris news

而如果有人伤害这些属于女王的天鹅,不仅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甚至有可能会因涉嫌盗窃和刑事犯罪而受到起诉。

在如此严苛规定之下,人们只能任由天鹅们胡作非为,即使是警察也拿它们没办法,只能试图不伤害的情况下驱赶它们。

△天鹅:警察?能抓住哥不?图/talker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有警察与天鹅笨拙对峙的视频图片流传,“警察打不过天鹅”也成为了英国一个特色趣梗。

△警察对抗天鹅的喜感图片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趣梗。图/vox

不过,情况在今年有所好转,2022年7月26日,在多年的警察因控制鸟类的失败尝试而传播开之后,英国格罗斯特郡警察局高调地宣布:“我们的警察开始接受了天鹅控制课程培训,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天鹅问题了。”

△警察:再别说了,给力不!图/talker

真正的人鸟“战争”

无论是悉尼居民与鹦鹉的恩怨,还是英国警察和天鹅的情仇,也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罢了,而在将近100年前,世界上曾发生过一场真正的“人鸟战争”

△鸸鹋:仅次于其近亲鸵鸟的第二高的现存鸟类,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图/wikipedia

1932年10月,澳大利亚向鸸鹋宣战。

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一场战争,史称“鸸鹋战争”

事情起源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西澳大利亚的农民一直面临着小麦等作物收成困难的时期,随着大约20000只鸸鹋在繁殖季节迁徙到内陆,他们的噩梦到来了。

△鸸鹋:当时农民的天敌。图/wikipedia

这些鸸鹋大举入侵农民的天地,吃掉庄稼、破坏麦田,而且在栅栏上留下了很大的空隙,使得兔子可以入侵农田,造成农作物的重大崩溃。

原本,包括鸸鹋在内的许多鸟类鸟类一直作为当地本土物种受到保护,但当国家对鸸鹋宣战后,现在它们被归类为“害虫”,并被视作了国家最大的敌人之一。

△鸸鹋引起的农场大破坏,迫使农民们休耕。图/wikipedia

政府召集了一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退伍军人(很多是农民)组成的代表团,他们配备了包括机关枪在内的武器,准备与鸸鹋决一死战。

战斗始于1932年11月上旬,当时士兵们遇到了大约 50只鸸鹋,并在这些鸟儿们跑走之前成功杀死了几只。澳大利亚人取得了初步胜利。

然而,几天后,当他们与另1000只鸸鹋相遇时,意外却发生了,在他们一阵猛烈的开火并消灭了12只鸸鹋后,一挺关键的机关枪突然卡住,剩下的鸸鹋四处逃窜,最终全部跑离了人们的视野。

△刘易斯式轻机枪在鸸鹋战争中被广泛使用。图/wikipedia

事件发生后后,瞬间引起了世界各国环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鸟类学家多米尼克·瑟文蒂讽刺性地评价此次行动:

“射击手们向大量鸸鹋开火的梦想是十分荒唐的。鸸鹋的首领实行了游击战术,笨重的鸸鹋们立即四散成为无数个游击团体,导致了军方白白耗费了大量装备。因此在大约一个月后,人类部队垂头丧气的退出了作战地。”

很明显,这场战争人类输了。直到今天,鸸鹋仍是澳大利亚种群数最多的鸟类之一,也成为了澳大利亚重要的文化标志,出现在国徽和各种硬币上。

△2019年的澳大利亚鸸鹋币。图/wikipedia

人与鸟,本该和谐,为何却总是冤冤相报?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更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国家地理鸟类百科全书

《鸟类行为图鉴》

近500个鸟种,1000余幅手绘图

专注描绘鸟类行为

具有灵气的观鸟手册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END-

文、编辑丨武治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