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一己之力将日本设计拉到世界水准

他以一己之力将日本设计拉到世界水准

每当提到日本的平面设计的崛起,都离不开一个名字,那就是龟仓雄策,这个被誉为日本平面设计之父的人,开创了日本设计界无数个第一次,而他的设计理念也一直影响着后来者们。用佐藤可士和的话来讲:“时至今日,我们仍在龟仓设计的道路上做设计。”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也让日本全面倒向了美国,伴随美军驻扎舰队而来的是更加强烈的欧美文化冲击。而在日本设计界,设计师们也纠结于传统文化和欧美文化的道路选择,而在这种情况下龟仓雄策以一己之力,开辟了属于日本的设计道路。


▲Hiroshima appeals 1983 via.pinktentacle.com

在当时一边是固守日本传统文化的传统派,一边是全面模仿西方的欧美派,而龟仓雄策则打破了两种流派的固有认知,他认为视觉传达设计不但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而且必定要这样才对。所以能够获得世界公民摒弃民族隔阂并坦率认同的,才称得上优秀的编排设计艺术。


▲从上至下为Nikon, 1954 Gropius and Bauhaus Exhibition, 1954 Nikon Mikron Binoculars, 1955 

因此,日本的平面设计要先完成达到世界水平的基础,并且在那之上,才会产生出留着日本人血液的表现。传统不单单是图样或者技术,它应该被提升到精神层次而存在。龟仓雄策的理论和作品不仅在当时震撼了日本设计界,也对西方设计界造成了极大冲击,更是奠定了日本设计的基础。

▲"Design" Magazine Cover, 1959  via.pinktentacle.com


龟仓雄策一生获奖无数,不仅在国内获得了日本艺术界最高荣誉紫绶褒章,在华沙国际招贴广告双年展中获金奖、银奖、艺术奖、特别奖,甚至日本设计界的最高奖项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如今无数日本设计师都以获得“龟仓雄策奖”为荣。

不仅如此,他还在创立了日本第一个设计协会、第一家设计公司、第一个平面设计展,甚至“平面设计”一词都是他开创的。龟仓雄策通过自己的作品和理念,以一己之力带着日本设计走向世界达到世界水准,可以说开创了日本的战后设计也不为过。



如今虽然提到日本就能够想到极简风,但是在龟仓雄策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很现代的风格能够代表日本走向世界,甚至当时都没有设计师这个职业,而是叫图案家,因此也没有平面设计这一概念,是龟仓雄策真正意义上把平面设计从过去的“装潢设计”剥离出来,并且把西方的设计理论和日本民族元素融合,从而诞生出能够通行世界的设计语言。 



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龟仓雄策的海报作品中透露出极强的现代性,但又不失日本传统美学的象征性与简洁性,这种简洁性可以说为后世极简风的诞生开拓了道路,同时他还表示 “企业家应该多接触设计师,设计师则应多了解经营事业。社会大众应该了解设计是新生活的艺术。” 

这种非常接地气的理念和过去传统的艺术创作者们完全不同,而他的理念来源则和他入行时听到的一个问题有非常大的关系,那个问题就是绘画和广告到底有什么区别?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他选择广告而不是绘画的原因。







那一年,年轻的龟仓雄策立志要当一个手持大斧的“强盗”,在一瞬间吸引人的眼球,这就是龟仓雄策想要完成的事业。



龟仓雄策出生于1915年的日本新泻县的一个大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父亲和兄长的影响对图案很感兴趣,因为父亲很喜欢阅读艺术相关书籍,而兄长更是考进帝国美术学校(现在的武藏野美术大学)学习绘画,在这种氛围下龟仓也表现出了不错的绘画天赋,不过他更喜欢画几何图形。



▲龟仓雄策左一与其故居

少年时期的龟仓考入日大二中,当时意大利文学家三浦逸雄就住在附近,也成了龟仓的艺术启蒙者。当时他们经常在一起看电影,1930年少年龟仓看了小津安二郎导演的电影《小姐》,比起电影,龟仓对河野鹰思设计的电影海报更感兴趣,但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设计师这个名词,而是叫图案家。


▲《小姐》(お嬢さん)

随后的时间里,三浦给他推荐了很多设计书籍,受这部电影影响,龟仓在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广告行业,当时的他只有18岁,从200人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原弘、河野鹰思等人担任顾问的广告事务所。


▲19岁的归龟仓雄策完成《夜航》装帧设计

当时的学校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进行描绘或是图案的制作方法,并不是以一种构成思维去创造。直到后来龟仓了解到包豪斯的相关理论,才逐渐意识到设计不只是以往单纯的图案描绘,而是以传达为目的的视觉表达。


除了在广告事务所做设计之外,1938年龟仓是杂志《广告界》的撰稿人,撰写介绍国内外最新设计信息的内容,之后进入日本工房的龟仓为《NIPPON》杂志做封面设计,而这本杂志是日本内阁情报局的对外宣传杂志,该杂志极其重视照片与图形设计,字体、印刷、造本、纸质等质量都非常高,当时除了龟仓雄策之外,河野鹰思、山名文夫、熊田五郎等人也参与了设计。



▲龟仓雄策为《NIPPON》杂志做的封面

随后随着战况的加深,设计师们也不得不跟随军队来到上海、南京、汉口从事文化工作,尽管龟仓想尽办法避免出征,但是一旦收到命令便不可抗拒,就这样像龟仓这样的设计师们也难逃战争的命运,好在龟仓在入伍两周后,作为《NIPPON》的主力设计师被特殊召回,直到战争结束之后,半数以上的设计师们已经战死,制作杂志的会社解散,龟仓才得以重回自由身。


▲为了发展日本设计的未来而创立的“广告作家联谊会”的第一次座谈会

战后的日本已是满目疮痍,这也是为自己行为付出的代价,几年后社会逐渐恢复秩序,大街上也到处都是美军的身影,以及包装鲜艳的美国食品和杂货。为了日本设计的未来,龟仓雄策等人号召大家团结一致,提高设计师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在龟仓的说服下,1951年龟仓雄策与50多名设计师一起成立了日本宣传美术会(缩写:日宣美,JAAC)。


▲1972 美术出版社 首次平面个展作品-安全着陆 

伴随着美国的扶持,日本的经济开始逐步复苏好转,龟仓也更加容易了解到欧美的设计动向,他疯狂的吸收着欧美的设计理论,尤其是在美国拜访保罗·兰德时他们有过一次彻夜长谈,针对“日本明明有着伟大的艺术传统,为什么日本设计师却要追求西欧风格?”问题,龟仓回答说:“想要完全消化这些传统文化,在设计中重新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些时间。”

带着这种思考,龟仓又到访了欧洲,在看过外面的世界之后,也逐渐明确了日本设计在国际上的自我认知,随后龟仓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论,《世界的商业标志》《世界的商业标志和符号》两本书的出版,引起了欧美设计界的轰动,尼康相机的设计,也为龟仓叩开了世界的大门。



▲龟仓雄策为尼康相机设计的系列海报

龟仓雄策的人生最巅峰,应该就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了,那是日本设计界载入史册的一大盛世,在奥运会徽的竞赛场上,当龟仓雄策的作品展现出来时,全场鸦雀无声。扩张到极限的红色大圆,两边的框线,粗线条的金色五环,追求极限简约的包豪斯结构,搭配朱红与金黄的“太阳”色彩,呈现出融合西洋和日本、紧张感与丰饶感的世界,这一刻,龟仓雄策描绘的朱红色太阳,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Poster for 18th Olympic Games, 1961

龟仓雄策的理论一直影响着日本无数后辈设计师们,包括获得“龟仓雄策奖”的田中一光、原研哉、佐藤可士和等等,可以说,龟仓雄策是当之无愧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父”。龟仓雄策一直在解决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这个问题,如今这个问题也摆在广大设计师面前,也许,回顾他的一生和著作也许能够窥到一些答案。



撰写:恒尘

文章排版:cloudyclou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便利店”(ID:designm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