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藏的这1000个印石,重演了《疯狂的石头》。

他收藏的这1000个印石,重演了《疯狂的石头》。



有些人表面上是打工人

可实际上却是石头收藏大家
他就是96年的山东人

小乘僧


他收藏了一千多块石头
几乎涵盖了印石里所有的石种
他擅用石头讲话,不谈废话与玄学
只讲他当下所感悟到的人与事
如:躺平、摆烂、文化自信






沉睡的盘古·昌化煤炭黑
小乘僧印石藏品
很少有人能把石头玩出“灵魂”
而他,却做到了



这个二十多岁的男孩给自己取了一个略显严肃的名字—小乘僧。

他的名字取自苏东坡的一首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僧家在寺院里修行,而他则在石头里悟道



五鬼运财·寿山芙蓉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从杭州回山东,临行前跟我说:你知道吗?石头跟人一样是有脾气的,需要适应不同地方的温湿度变化,如果它不喜欢这里,就会裂给你看,石头摆起烂来,也是不讲道理的

他所描述的石头,像极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生气的河豚·寿山坑头天蓝冻
小乘僧印石藏品

工科专业毕业的小乘僧,当年在深圳实训时,因为超高强度的写代码工作,最后,他的十只手指全都秃噜皮了。


对此,他的信念来源于老师的一段话: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
2018年,小乘僧来到的杭州接触石头之后,他领悟到人生很短,而一件作品却可以延长生命的精神感受


青年藏家·小乘僧

对于一个普通的九零后来说,收藏一块动辄上万元的和田玉,实在太过奢靡,所以他选择弃贵取小,从小件的印石开始收藏
除中国经典的四大国石之外(青田、巴林、昌化、寿山),他还留意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小众石种,这些性格迥异的石种,使他沉迷其中。
玩石头一段时间后,很快他便看腻了市场上以古兽、仙佛为题材的传统印石元素,因为反感其中的古奥和沉闷,他毅然决定换一种玩法——与老天做一次合作


追月人·老挝南部田黄
小乘僧印石藏品
玩石,他是天选之子
2020年,他从杭州昌化山上背回一块瓷白原石,根据原石的状态,他亲自设计雕刻了一幅骷髅白骨,完稿之后,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同年,在山西大同发现了一处北魏时期的“单棺同穴合葬墓,尸骨的造型和位置竟与他的作品完全契合。


左图·小乘僧的拥抱白骨
右图·山西出土的拥抱白骨

唯一不同的是,只是男女的方位不同而已,有趣的是,男士骨折的位置与石头天然的纹路完全契合,因此,他在上面刻下《诗经·葛生》的诗文。

因为奇迹般的巧合,从初稿到作品的诞生,这件成本只有100元的石头,后来有人想要花8万元收藏这件作品,他没有售出,还为这件作品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拥抱



拥抱葬·昌化白瓷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天做一半,他做一半
在福州淘石头时,他找到一块稀有的寿山牛角冻原石,因为形状与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的鎏金鸟饰十分神似,于是他想兴许可以雕一个同心比翼鸟。


上图·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鎏金鸟饰
下图·唐代邢窑鹦鹉杯

他开始着手设计,雕刻的时候,由于多裂是牛角冻石头的硬伤,所以过程极为不易。


作品完成之后,他拿给喜爱瓷器的朋友看,朋友却惊呼作品身上有唐代邢窑鹦鹉杯的感觉。

以形取意,不同人看有不同的观点,这即是他觉得玩印石有趣的地方。


同心比翼鸟·寿山牛角冻
小乘僧印石藏品


给印石,注入灵魂。每次,他得到一块好的原石时,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敢动刀雕刻。


如此的谨慎是因为如果设计不合理或是雕毁,他就会产生一种暴殄天物的负罪感。

同样的作品还有五十多件,比如象征死亡的骷髅,还有象征人心险恶的百鬼夜行,以及用稀有的寿山油白洞制作象征昙花一现般的人生...


印石集合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的作品从不重复,就像他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一样。

生活能为他的灵感蓄能,他手中的石头天做一半他做一半。


当遇到一块不错的石头,缺乏灵感时,不如先放一放,放一放正是他玩石的哲理所在。



老挝鸭雄绿
小乘僧印石藏品






玩印石,小乘僧并非专业藏家
因此相比靠石头吃饭的专业藏家而言,他有了更多自由的发挥空间,他常常利用工作之余,设计一些印石的图案,用石头叙述他当下的语境。


他不仅收藏他人的故事,也收藏自己的故事


《桃花庵歌》·桃花冻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将童年刻在了一方猫咪印章里

小时候他家养过一只折尾猫,它的尾巴与普通猫尾不同,是被人为折掉的,那时候他的妹妹太小不懂事,常常喜欢掰猫咪的尾巴。


有一次猫转身吓唬她,正好被他爸看到,他爸当场扬言就要把猫打死,猫吓到躲到灶台里,他爸打算放火把它烧死。


最后在小乘僧的掩护下,猫咪才得以逃脱,最后听说它死在了外面。



折尾猫·巴林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为纪念它,他特意用了一方不纯的巴林石去呈现这个故事,因为石质不纯,所以价格和品相就不被认可。


同时他借石头也抛出了一个道理:弱者很难决定自己的命运,就像这只折尾猫和巴林石一样



沧海桑田·巴林山黄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将亲情藏在一方鸡血石里


这方昌化鸡血石,是他在鬼市里收的,因为“血”少,所以不被重视,被商家丢在一边,最后他以30元收入囊中,因为那微弱的一丝“血”,他想到了烛光里的妈妈



昌化鸡血原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将脑海中妈妈的形象刻画在了这方印石上,在印石的背面用“砂地阳文”的方法刻上了一首诗:“游子归来亲双去,久立门庭似外人,门后放着训子棍,院外再无唤儿声”

一边是烛光里的妈妈,一边是游子归家早已物是人非的场景,他联想起自己杭漂的心情,最后这件作品基本上是一边哭着一边做完的,他给这件作品取名“烛泪”



烛光里的妈妈·昌化鸡血原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说:石头没有生命,但好像也有生命,收藏和制作它的人把情感都注入进石头里了,就像前段时间出土的八大山人的印石,其中未知的感情,石头是可以承载这一切的



背负房贷压力的众生·墨晶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除了记录情感,他还会用石头讲一些贴合主题的热门话题。

比如当下年轻人的“婚姻”“房贷”压力,他用一只黑色的龟来具象化呈现。


这只龟背着重重的房子,外表看似金灿灿的,但是每个人都被它们压弯了脖子和腰,本质上我们与这只龟,并未差别。



想要躺平的龟·墨晶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除了具现化压力,他还有释放压力的方法——极限运动,冲浪和攀岩这样极限运动的元素,很少有人会在印石上面去呈现,而一方的鸡血石,就可以做到。


这块石头背面正好有一个洞,可做攀岩,一面正好是白皮,可以冲浪,一方石头,两种生活,可代表人类突破极限的决心。



上图·冲浪
下图·攀岩
昌化金银冻鸡血石

诸如此类的还有为爱搁浅的舔狗古人用傩面驱疫的方法用跳跳鱼来呈现考公务员等等。

他认为他是一个玩石头比较幸运的人,他相信:得天独道者,须替天行道,他觉得艺术和审美,没有必要故弄玄虚,他用一块石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简单说出来就好。

收藏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审美具象化的体现,其实收藏也可以低成本的,是有趣的,它也可藏有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将进酒·寿山汶洋石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玩收藏与很多人一样,其实也是从收集卡片开始的,他曾收藏过全套的《水浒传》《三国演义》。


他说:行家的藏是流转,而藏家的藏是留下,留下的,才是这个藏家审美与精神所在
从小乘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九零后藏家的收藏理念,他们收集信息的方式更加普及。


相比上一代人收藏,会对多一份理智,他们目标清晰,更加专注,因爱好而藏,往往会抛开名声和头衔,去看待作品的本身



傩 战雄·老挝米黄色北部黄
小乘僧印石藏品

他曾在杭州一家店中,看到一方上好的昌化红花冻印石,他心想这件印石的价格一定不菲,于是尝试性向老板询价,老板报价100元,他很震惊。


询问原因后才知道,这方印章的作者未知,雕刻的题材也十分鲜有,已经一两年没有人问过它的价格了,后来,小乘僧买下它之后,才告诉老板,这个印石雕刻的其实是——蘑菇姑娘



蘑菇姑娘·昌化红花冻
小乘僧印石藏品

蘑菇姑娘的头上有伞盖一样的贝雷帽,手上带着蘑菇镣铐,它暗示着女性头脑上和行动上的禁锢,代表思想被束缚的女性。


作者也许想借此作品,向观者传达希望每个女孩都可以有着自由、独立、不依附的女性意识


蘑菇姑娘·昌化红花冻
小乘僧印石藏品

一个未知的雕刻家,将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附着在一块印石上,后者通过自己的眼力洞察其中的道理,那些为印石驻足过的人,就像是《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月亮。


有人追求金钱和物质,有人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理想,每个人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最后,选择哪一种方式都是可行的。



相扑·寿山瓷白
小乘僧印石藏品

正因如此,小乘僧打算通过印石和五百年后的人玩一个游戏。


他即将出版一套自己撰写的《印石大全》,将自己所藏的石种和作品如实写在这本书上。


他的藏品总会有散掉的一天,到时候,如果有人有幸拿到一方他的印石或是书籍,那么这个人就会按图索骥去追根溯源,也许他就能发现几百年前有一个像他那样痴迷于印石的人。


将收藏的维度拉长,也是一种趣味



言必三思·昌化牛角冻
小乘僧印石藏品

小乘僧与石头的故事,其实还有成百上千个故事尚未展开,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杯值得一品再品的老酒。


炎炎盛夏,这个疯狂的石头爱好者,打算再一次进山,去山里寻找他的下一本石头故事集。







愿每一个六便士们
都能找到寄托心灵的月亮









你喜欢收藏吗,你的收藏是什么?

欢迎你的留言分享



     摇滚青年玩收藏,在器物里继续嗨!






撰文:大力

采访:小乘僧
审稿:初恋、古一翻
图片:除特殊备注之外,图片版权均来自小乘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家APP”(ID:idongji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