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给棉花娃娃开了一场时装秀,没有人看了不想“养娃”

淘宝给棉花娃娃开了一场时装秀,没有人看了不想“养娃”

人类总是越来越无事可干的,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娱乐活动在剧本杀、密室之后已经走到了尽头,一切新颖的形式都有迹可循。
 
比如最近刚刚火起来的“戳戳乐”,可以用簇绒枪织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干一次活”三四个小时,倒贴五六百块钱。越想越不对劲,这不就是收费版的十字绣?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年轻人用来养的棉花娃娃
 
小时候我给芭比娃娃梳头换装,长大了给棉花娃娃定做衣服。
 

 
不同的是棉花娃娃起源于饭圈,最早是娱乐公司以明星为原型生产娃娃作为周边。或许这从一开始就注定它们会承载比普通玩偶更多的情感当然在发展后期,棉花娃娃已经与明星没有什么关系,更多是年轻人用来展示自己审美、艺术趣味的新方式。
 
一个十几厘米的棉花娃娃,会被年轻人当真正的孩子对待,为它换装筑巢、美体美发、化妆整容,带它出游、给它拍照。
 
然而,这听起来十足小众的活动已经悄悄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股潮流。
 
在微博潮物超话排行榜上,“棉花美娃娃”赫然居于顶流玲娜贝儿、知名潮玩泡泡玛特之上,有58万粉丝、167万帖子。
 
在淘宝上,棉花娃娃是所有二次元类目中同比去年销量增长最高的,呈现猛烈的爆发势头。
 
就在前几天,淘宝还专门给棉花娃娃办了一场时装秀,展示了棉花娃娃们同样精彩的时尚圈。
 

 
 

国内首场棉花娃娃大秀什么样?
 
这场由淘宝举办的棉花娃娃大秀堪称娃圈春晚,像一个真正的时装周一样,为每位模特拍摄了海报大片,时装秀全程之后还有花絮流出。
 
大秀选择在童话故事的起源地——森林开场,37位棉花娃娃超模乘坐南瓜马车陆续到达。
 
开场这位穿着华贵的小红帽套装,和场地完美搭配。
 

 
它后面的牛仔少年还是没能让我躲过今年人人都在穿的棋盘格,不过穿在棉花娃娃身上,烂大街元素都显得格外赏心悦目。
 
这毛绒套装和帽子配上双马尾,已经是可爱风格天花板了。
 

 
叠穿法则模特们也玩得信手拈来,最让人嫉妒的是,这溜圆的身体穿这么多层,看起来还没冬天的我臃肿。
 

 
下面这套红色小裙子竟然叫“不良校花”,配上猫爪肉垫连体服,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反差感。
 

 
这位发质看起来不是很好的粉毛少女,把森女风穿得一点土味都没有,优秀的时尚表现力赢得了全场喝彩。




今年风头正盛的国潮,娃圈也没落下,汉服系列精心搭配出古典美。
 

 
另一套国风套装则是优雅路线,精致盘发再现了十里洋场的贵妇气质
 

 
暗黑风格与可爱元素进行了融合,致敬经典电影IP。
 

 
“ANGEL BABY”套装可能是今天的当之无愧的“毯星”,花环头饰、天使翅膀、水晶鞋,堪称仙娃下凡。
 

 
不过后面还有人穿婚纱来的,两娃已经为艳压全场的title打起来了。
 

 
参赛选手的身材大多浑圆饱满,穿起人鱼套装更是显得憨厚可爱,亮晶晶的鳞片让她一出场就成了全场焦点。
 

 
这场大秀包括多样的民族因素,日式和服套装也被模特演绎得优雅与可爱并存。
 

 
JK套装被这位宝宝穿得富有个性,五五分的身材和故意缺失的领结,都和她的异瞳和歪嘴表情遥相呼应。
 

 
葡萄宝宝身上的娃衣名叫“好多萝卜”,植物含量超标了,头上的发卡还是奥运冠军同款,弄潮儿本人。
 

 
这位穿公主裙的娃,头上的渐变假发发色已经被我种草。
 

 
被安排东北大花袄的娃,全靠一张厌世脸穿出时尚感。
 

 
最后就是说,有人在这种大场面还能睡着,真是不费吹灰之力拿出场费呀。
 

 
参与走秀的37位棉花娃娃以及百余套爆款娃衣,都是来自淘宝商家的精心选送。从棋盘格到汉服,从泳衣到婚服,这次时装秀覆盖了几乎所有娃衣风格。
 
在登场前,棉花娃娃的“手作娘”逐一为娃娃们精心设计了妆容造型,以确保他们在舞台上有最好的呈现。
 

 
操办这场时装秀的成员,既有淘宝上的棉花娃娃商家,也有淘宝小二、娃圈KOL。他们普遍年纪较小,最年轻的是01年出生,但从设计舞台、到模特造型,从拍摄定妆照和定格动画,都展现出年轻一代的可靠和活力。
 
娃圈各个链条上的成员一起打造了这场大秀,生活中,“养娃”是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
 
 

娃圈到底都有什么活动?
 
说真的,我越解释,你只会越觉得神奇。
 
从基础分类来讲,棉花娃娃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的,有属性就是以明星或二次元角色为原型的,无属性就是没有原型的。
 
追星女孩会一起订做爱豆形象的棉花娃娃,作为应援周边,有些人也会把对明星的爱移情到娃娃身上。比如我朋友,每天抱着自己爱豆的娃娃睡,就当是他本人在身边,声称比男朋友带来的幸福感强。
 

 
不管有没有属性,养娃的“娃妈”们对娃娃本身的热爱是一致的。令人咋舌的是,就像在人类世界养娃一样,养一只棉花娃娃的投资一点都不少。
 
给它买整个衣柜的衣服,就是成为一个好妈妈的第一步。如果自家的娃光屁股,在娃圈是抬不起头的。
 
虽然娃娃从来不会独立行走,但鞋子也不能少。它们的袖珍鞋分类比我自己穿都细致,运动鞋、马术靴、绣花鞋、拖鞋。第一次给娃买鞋的朋友选了一双匡威,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入一双AJ,这是全幼儿园小男孩的梦想。
 

 
娃衣从简约到华丽各种风格都有,你以为它们是玩偶,但它们夏天要有泳装、要穿小裙子,冬天还要加羽绒服
 
虽然娃娃不会长大,但是每个娃都要有一套自己的爬爬服,渡过“妈妈”规定的婴儿时期。
 
各种款式的眼镜也不能少,有些人小时候为了装酷故意把自己搞近视的心理,在娃娃身上也展现出来了。
 

 
讲究的娃妈还会为娃娃打造自己的梦幻城堡,定制款的床、双开门的衣柜、珍珠装饰的衣架、富有设计感的懒人沙发……是谁搁这儿实现自己的公主梦了,原来是娃妈们。
 
棉花娃娃的衣柜里比自己的衣服都多,我可以不穿小裙子,我娃必须是全幼儿园最靓丽的崽。什么是母爱如山,这就是范本。
 

 
除了衣装,负责任的娃妈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娃变美,敢于直面手术台上的痛苦,娃娃才能在硬件上赢在起跑线上
 
刚出生的娃娃脸型一般不会太好看,就像猫咪发腮之后更肥美一样,娃需要妈妈狠狠的rua几天,才能拥有一张合格的圆润脸庞。在娃圈,什么母不嫌子丑都是假的,她们为了让孩子更好看,能连着蹂躏它的脸三天三夜。



@妖岛Demon
 
都知道腮红是纯欲风利器,爱美的娃也要拥有。但这玩意手一抖就会给孩子造成终生遗憾,所以新手娃妈还要照着教学视频认真学习才行。人脸上好用的点彩刷对娃娃同样适用,脸颊、鼻尖、耳朵处的腮红都不能放过,变可爱的秘诀都在这里了。
 

@禧乐萌Celimon
 
装骨架是一种更残忍的手术。没有骨架的娃娃只能保持一个动作,而有了骨架就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pose。
 
一般使用开背或开头的方式,开膛破肚,然后把骨架装进去,娃娃就拥有了一副可塑性更强的身体。很残忍,但这是一个娃成长之路上必经的痛苦。
 

 
Tony老师的俗话说,发型决定一个人颜值的上限。棉花娃娃也是。


很多长头发的娃娃一开始都顶着一头爆炸头,有的妈妈选择亲自学习剪刘海和扎辫子,不差钱的妈能把娃送进人类的理发店,可能刚刚给你服务的Tony老师,上一个客人就是一只棉花娃娃
 
除了这一维度上的养娃,年轻人在孩子的情感陪伴上也毫不含糊。他们出游、吃饭都习惯带上自己的娃,因此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东西叫做“娃包”。
 

 
自己拍照带上娃都不敢说爱,更多的人专门给娃拍写真,布景、光影有多专业整多专业。和我妈小时候带我去的照相馆也不一样,后者只会留下一堆今生铭记的黑照。
 

图源水印
 

年轻人为什么爱棉花娃娃?
从商家到娃妈,多是95-00后,棉花娃娃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消费
 
从“养”这个字也能看出来,娃娃就像真正的孩子一样,和他们建立连接。
 
有人觉得看到可爱的娃娃坏心情就烟消云散,这是颜值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人把它当作自己偶像的分身,寄托情感;有人从换装中获得了搭配、装扮的快乐……
 
95年的Shirely一直是玩偶的忠实爱好者,棉花娃娃刚兴起的时候就入了坑,两年时间已经拥有了60多只娃娃,四五十套娃衣,为娃娃消费了不少钱。
 

 
“喜欢棉花娃娃单纯是因为它们很漂亮,所以看到就会开心”,Shirely这样解释。
 
玩娃娃对她来说是个治愈的过程,娃娃对她来说不止是玩偶,而是“陪伴”。伤心的时候,她对它们诉说;开心的时候,和它们分享。
 
一只娃娃不过几十块钱,但它们对于她的价值早已远远超出标价。
 
养娃能带给她更多的是精神价值,而这个东西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感受不同,对于棉花娃娃“价值”的定义也就不一样了。所以有人觉得这个东西不实用,有人却视若珍宝。
 
“就像养宠物、买手办、打游戏、抽盲盒,很多人也不理解,但是我会认为,只要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或是其他积极向上的情绪,那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因为曾经常看的娃圈bot有一段时间没更新,Shirley甚至自己建立了一个分享账号,专门发布有关棉花娃娃的信息。不知不觉就运营了两年多,拥有了将近20万粉丝。
 
在她眼里,娃圈的同好们是一群很有活力、积极向上、善良的人。
 
“对大家而言,娃娃会像是朋友、家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Sandy则是把爱好做成了事业。她是最早玩娃娃的一批人,因为一开始买娃衣需要从韩国订购,比较困难,就想到“能不能自己做”,于是开了售卖娃娃和娃衣的店,这一做就是6年。
 
毕业之后,娃衣店本来依然作为副业,但Sandy工作两年之后还是决定遵从内心,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全职做娃衣的淘宝店。
 
原创娃衣店“拓拓子”的轨迹与此相似,一开始自己买材料、亲手为娃娃缝制衣服,后来慢慢积累了粉丝,走上了全职开店的道路。
 
对于Sandy这种因为爱好成为店主的人来说,自家的衣服受到大家的认可时,就是精神最能得到满足的时候。
 

 
棉花娃娃不同于普通的玩偶,消费者在它身上会倾注更多的感情,陪伴属性甚至高于其本身的观赏性
 
根据“淘宝混圈指南”,棉花娃娃在淘宝二次元领域的表现非常亮眼。今年1-12月,淘宝上“棉花娃娃”的搜索量是去年同期的8倍,销量是去年同期的接近10倍。
 
在二次元商品中,棉花娃娃作为一个小众圈层,整体销量不是最高,但爆发势头最猛,是所有二次元类目中同比去年销量增长最高的。
 

 

这背后代表的年轻人的消费理念,是更倾向于彰显自己的个性,也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收获。



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让自己愉悦的、美丽的事物买单,实用性不再是第一顺位,因为从中获得的精神满足是无价的。
 
由于棉花娃娃店铺增长迅速,今年7月,棉花娃娃成为淘宝上的单独类目,店主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按照裸娃、娃衣、材料包等不同关键词上架,消费者在淘宝搜索棉花娃娃后,也会出现热门尺寸的导航,例如20厘米、15厘米、10厘米等,方便网友找到自己心仪的娃娃。
 
Shirley收到淘宝棉花娃娃时装秀邀请的时候也很惊讶:“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小圈子已经站到大家眼前了”
 

 
像淘宝混圈指南的宗旨一样,他们不会忽视任何一个圈子,因为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淘宝混圈指南还特意在今年双12推出21个兴趣专属会场,深受用户喜爱。后续将长线运营,生产优质内容、盘点特色货品,帮助年轻人从入圈到进阶最后成长为圈内大神。
 
不止是娃圈,每一种热爱都值得被发现并帮助它们成长。
点击下方查看完整棉花娃娃时装大秀。


你听说过棉花娃娃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