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上下班坐地铁时,能看到一些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穆斯林女孩。
虽然总是调侃“广寒宫”,但本花喜欢广州,因为它足够包容开放,又没有一线大城市那种要命的紧绷感。
在这里看见各色人种、各种取向和打扮的人都不奇怪,也没人会打量对方。
但每次看到穆斯林女孩的时候,本花心里仍然会忍不住奇怪,为什么即使不在束缚之地,她们仍然一如既往遵守着陋习拙规呢?
抱着这种好奇心,本花去B站搜索了一些穆斯林女孩的视频,惊奇地发现她们竟然也玩cosplay。
我们都知道,部分国家的穆斯林女性被禁止暴露羞体,所谓羞体也根据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界限。
比如有些严格的地区,连女性的脸部都被认为是羞体,需要被遮蔽,以免吸引异性。
在这种铁律之下,穆斯林女孩想要完成cosplay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所以她们另辟蹊径,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开始了头巾cosplay的道路。
被国内网友心疼为“戴着镣铐跳舞”
比起我们见过的cosplay,穆斯林女孩们只能进行“阉割”的游戏,为了不违背教义,她们只能把服装改成保守版,用头巾取代头发,遮盖耳朵。
这也注定了她们要为一场心仪的活动付出更多,没有现成的服装和假发可买,一切都只能自己动手。而将头巾捏出发型感,无疑是最难的一步。
在我们看来,头巾是不可能拥有头发的质感的,她们只能在颜色和整体造型上下功夫,而且永远也做不到还原。
保证除了手和脸以外的部位不会露出,也就注定了她们的cosplay活动,只是一场尽可能向其他身份出发的“意淫”。
即便如此,当头巾Cosplay这一概念初次问世,还是很快受到了穆斯林ACG爱好者的欢迎。
在大千世界中,伊斯兰教群体是相对小众的群体,而伊斯兰教的ACG爱好者,又是那片文化中小众且低调的群体。
小心翼翼地承诺自己不会违反教规教义,小心翼翼地追逐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而这种小心翼翼也迎来了更好的结果,在一些管制宽松的地方,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女孩加入了这场“体验不同人生”的造梦,随着同行者和理解者的增多,穆斯林女孩变得更大胆了。
她们尝试给头巾塑型,并且开始致力于更趋近角色的妆容。
头巾在她们手中成了魔法,能变成各种发型的魔法。
也让全世界的看客多了一份佩服和尊重,感慨那一双巧手可以让她们在宗教与爱好的天秤上挣扎平衡。
当然,伊斯兰教也不会放任不管,随着这种新兴文化的冲击,宗教仍然尽其全力保障自身的权威。
例如依旧不允许女性在cosplay活动中露出自己的羞体,不允许扮演上帝相关角色,不允许造型艳丽吸引异性,一层又一层枷锁套在自由和梦想身上。
而本花却惊奇地看到,几乎每个爱好者都顺其自然地接受了。
这让本花回到文章伊始的问题,为什么即使接受了新文化,看到了新时代,她们依然对这种“束缚”甘之如饴?
查阅穆斯林的资料,这是伊斯兰教信仰者的通称。由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顺从者”“实现和平的人”。教义学家称“顺主顺圣的人”。
在没有了解过伊斯兰教之前,或许很多人都会将其想象成邪魔外道,因为教规严格到恐怖,也因为那种对信仰从无怀疑的笃定和顺从。
就像是,大人教小孩道理,有些道理很真诚、很有用,可有些道理很迂腐、很落后。
而小孩长大之后接触更先进、更新兴的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开始不再盲从“家长”。
可是伊斯兰教的教众就像是一群与世隔绝、被“圈禁”起来的小孩,他们永远听从、永远认同。
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恐惧的事情,不自由不可怕,不觉得自己不自由才可怕。
连自己的权力被让渡、被禁止还为其拍手叫好,才可怕。
可是这样的文化偏偏在崭新的21世纪延续下来了。
更可怕。
而阉割版cosplay在这种文化,注定了不可能只受到赞扬。
“即使遮盖好了自己的身体,Cosplay这项活动本身也违反了伊斯兰教对女性“端庄”的要求:头巾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掩盖羞体,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
即使再怎么向教义妥协,依然有部分人认为cosplay这项活动的本质——展示自己,已经违反了宗教的要求。
不止如此,因为“顺从”的根深蒂固,即使爱好者本身也会有这种矛盾,一方面想要享受爱好,一方面觉得违背信仰。
遑论外界争议是非,她们或许还常常面临“里外不是人”的困境,在自己的文化群体中被排斥不够“端庄”,在其他文化群体中也被排斥“过于保守和愚昧”。
在夹缝中求变,历来艰辛,本花在看到女孩们内心的挣扎之后突然恍然大悟。
我们怎么知道,这种“顺从”是自愿的呢?即使已经离开了文化群体,但思想的种子已经从出生开始就被种下。
这在我们看来的“自我阉割”,何尝不是她们的迷茫和苦痛?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沙漠之花”,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走出大千世界,继而认清“割礼”的残酷与反人道。
更不是每个人都有觉醒的勇气,去面对过去所谓“无知”,实际上只是被控制、被洗脑带给自己的挣扎。
《沙漠之花》反抗非洲割礼的电影海报
而如今,cosplay某种程度上的确违反宗教对于女性“端庄”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爱好者已经开始精心装扮。
尽管本心出发,她们是抱着悦己的目的,但客观来讲,精致妆容的确有吸引异性的可能。
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穆斯林女孩,在日常生活中也想要冲破“头巾”的桎梏,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美丽。
即使她们依然在行为和内心中遵守规则,但这种“想要”本身,何尝不是星星之火。
我们能做到的大概只有尊重,并且祝福她们所愿皆可得。
在一个文化群体中,人从来不是靠自己而活,只要有一天宗教的核心仍然是文化的核心,也许这些穆斯林女孩就仍然秉持着自己的信仰,不会也不愿迈出那在我们看来需要迈出的一步。
而我们,不应对这样的她们加以嘲讽。
只能寄希望于更好的明天。
神仙画师,速来集合!
*注:本大赛特设综合组(18周岁以上)和少儿组(3~17周岁),少儿组除金、银、铜奖外,更有优秀少儿插画、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机构多重大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