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作品最详合集:建筑、景观、文旅、文创

台湾设计作品最详合集:建筑、景观、文旅、文创

汇聚全球顶尖大师,包含台湾代表设计事务所的精选作品,涵盖建筑、景观、文旅、文创等多类型标志性项目,更多在地文创美学设计,期待台湾统一带着这份攻略去打卡体验!



📍 台北市  

   



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之美与文创之美”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台北故宫保存着中国历代帝王数百年来苦心积聚的千年艺术珍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




台北101大楼


李祖原建筑事务所




台北101由李祖原建筑事务所设计。每八层行程一组自主构成的空间,自然化解高层建筑引起之气流对地面造成的风场效应,透过建筑设计绿化植栽区的分隔,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性。



国父纪念馆


王大闳


由台湾知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王大闳设计,纪念馆的平面为正方形,平面分成前后两大机能,前为中山雕像纪念堂,后为大集会兼表演厅。大屋顶正面掀起,创造性地使用传统建筑语汇,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正面屋檐线的稳定感,为这个建筑带来更具雄伟力量与飞跃精神的气势。





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陈列馆


王大闳



王大闳设计的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现为历史文物陈列馆以位于建筑中央的主入口的中国古典建筑意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朴素淡雅的斧剁石取代大红大绿的风格,以西方石造建筑的坚实素雅取代木造殿堂的雕梁画栋,尺度宏大,细部精到,以有限的预算和质朴材料,赋予建筑应有的高贵品质与地域文化气质。





陶朱隐园


Vincent Callebaut



豪宅“陶朱隐园”被美国CNN评选为2016年全球九大城市地标之一。整个项目种植乔灌木超过2.3万棵,绿覆率将高达246%。20层的双螺旋结构居住区自下而上有90度的伸展扭转,层与层间顺次旋转4.5度。该项目是融合气候、景观和建筑的生态设计范例。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OMA



由OMA / 雷姆·库哈斯及大卫·希艾莱特所设计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位于台北充满活力的士林夜市,是一个具有表演艺术新可能性的场所。建筑将800席球剧场、1500席大剧院和800席蓝盒子这三个剧场嵌入一个中央立方体中。







农禅寺水月道场


大元建筑工场





在台湾台北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现代寺院-农禅寺水月道场,这座寺院由著名建筑师姚仁喜设计,完全是清水混凝土结构。宁静、清雅,让走进这里参拜的人们,马上能静下心来。相较传统寺院建筑,这里没有飞檐斗拱,没有繁复华丽的装饰和色彩,佛堂里甚至不点香火。




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


王大闳





住宅以清水红砖承重墙为主要构造系统,并将理念上源自密斯现代主义的玻璃方盒子,作了两个重要的转换。一是材料与工法的在地化,其次,除了依旧维系密斯一贯简洁、流动的空间风格,也与中国传统居家空间的观念作结合。






北投行天宫文化会馆


原典建筑师事务所



项目位于北投行天宫旁,由原来的行天宫图书馆改建而成。新文化会馆隐匿于寺庙旁的山坡上。设计移除了原有的宫廷语汇,以水平延伸的姿态,静静的倚靠着山壁而立。以石材的稳重与金属屋顶的轻盈,呼应着堆叠的地景、建筑、石墙与山形,在地景中型塑出一道道充满律动的水平线条。






松山文创园区


“台湾设计与文创产业基地”



松山文创园是台北乃至台湾地区文化创意地标之一,是“松山烟厂”改造成的艺术园区,是工业遗址改造典范。作为台湾现代化工业厂房先驱,是第一座专业卷烟厂,也是台湾战后最具代表性的烟厂,1998年松山烟厂停产,伴随城市发展规划的变化,松山烟厂逐渐成为闲置场所。







诚品书店


“台北文化地标”




“诚品”一名源自古希腊文eslite,意指精英。一九八九年三月,出生于台南县将军乡的吴清友,创办了台湾第一家一反传统书店的沉闷、单调,而以沉稳、优雅、温馨的色系,具有欧洲图书馆风格的精致的购书环境为特色的诚品书店台湾文化人为有如此高格调的书店问世而惊喜不已。






心中山线形公园


一口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这条用山作为连接城中南北的文化束道,串起台北的绿色廊道。设计以「打造市中心中市民的山」为理念,透过「山」这样一个每个人心目中共有却又模糊的概念,设计一个只有城市居民能够享受的特色廊道,让市民可以穿梭其中。






📍 新北市  

   




食养山房


炳辉




食养山房的主人是名响大陆的茶艺大师、建筑美学家林炳辉先生。它隐匿山中,被其打造成一个极具东方魅力的禅意空间,被视为设计餐厅的代表作。林炳辉舍弃追求世俗定义下的成功道路,重新定义成功的同时也创造出独特且具有禅意的饮食文化。没有菜单,山水入宴。一茶一饭,都是山水里的修行。 食养山房,不仅有美景,有美食,还有禅意与美学。











云门新剧场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黄声远为台湾最负盛名之国际舞蹈团体云门舞集设计的云门新家位于淡水,基地保留原有的中央广播电台建筑,并将其融合为新建物的一部分。因云门剧场与有着百年历史的淡水高尔夫球场和古迹沪尾炮台相邻,又处于一片绿意之中,所以它的设计整体遵循着不破坏周围自然景观、同时又与周边环境有所呼应的设计思路,颇有“利万物而不争”的意味。






台湾金宝山安乐园陵墓


阿尔瓦罗·西扎、Carlos Castanheira




台湾金宝山安乐园陵墓由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与Carlos Castanheira设计,位于中国台湾新北市。建筑物整体肃穆,看起来像是巨大的“悬浮物”。建筑的功能决定了空间,并做到了无限度的开放。










📍 桃园县市  

   




袭园美术馆


李静敏




美术馆隐身于桃园中坜青埔的一处小角落,整栋建筑以六道厚实且高低参差的清水模墙体组合成一座山的姿态,里头结合了图书馆、艺文展览、伙伴食堂、茶席、多媒体分享空间、设计工作室、给大自然栖居的生态池、植生墙与庭院空间。






📍 新竹县市  

   



若山一、三期


半亩塘设计





若山,以“仿佛是都市里的一座山”为设计发想的开端,以群山的意象配置,首先碎化了大楼建筑原本的完整量体,配合使用功能将体量降低成低层的前侧公共空间,与后方的主栋的高层住宅区块,构成从山谷到山峰的意像。以此不中断的水平面与垂直面绿带,自然而完整的建筑立体绿化让若山的绿覆率达150%,固碳量增加为3.43倍,成为都市中动物的绿阶梯或游憩的场所。




若山三期







大平窝村


半亩塘设计





项目坐落在新埔,大平溪与大平窝山之间山坳里的基地,野溪与古圳从中蜿蜒穿流,六十几棵原生的大树在此生长,依山傍水,这是半亩塘团队的第一个开发案,企图勾勒出现代民居的村落生活想像,为保留土地上原先珍贵的农田、老树、古圳、过水桥,将内在风景中,村里的人们晨起耕作日落而息的构想逐一实现,二十四户依时吐纳的节气村落,在此继续感受时间更迭。







宝山会馆


半亩塘设计



走进会馆里,延伸到屋内的清水墙模糊与户外的界线,透过场所的铺陈,转圜与驻留间也牵动了身体与心灵,开启了各种关系之间的良善互动。入口处有一只稍低于腰际的原木长台,一旁是中岛吧台,烹茶下面以日常与生活招呼着来访的客人。







若水会馆


半亩塘设计





若水会馆原址为陶瓷厂的电窑场和仓库,建筑整体上运用清水混凝墙面空间连接与空间机能的再定义。整个室内空间以深灰色调为主,利用低矮水平的仓库空间特点,压缩室内空间感,同时也引导室内的人的视线向外延伸,使得室内与室外的景致完美的衔接,也将整个会馆置于大自然的视野中。








新竹市立动物园


邱文杰



新竹市立动物园是台湾第一个获建筑奖的动物园。评审认为此案让「正在消失中」的动物园,既维持现阶段动物栖地的概念,同时思考将动物园场域转换为下一阶段以人为主的自然栖地。邱文杰表示,新竹动物园象徵一种延续,希望藉此案让年轻后进学习,「一个建筑如何点燃城市,让一个老社区活起来。」






那鲁湾里民集会所


境衍设计、林柏阳建筑师事务所





新竹的17公里沿海架构上,在那鲁湾街尚未出现一个较好的停留点。这次文化聚落的设计,希望让此处成为一个航站、车站一般的集会场所。原住民、游客等不同使用者,能带着不同的观点同时出现、体验,叠加在这座地景建筑之中。









关埔国小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利用种树与建筑元素,创造各种活动可以相互渗透的无边界校园,并结合地形与流动展现流动性,让奔跑其中的小学生感受空间的流动性,创造学习环境的无限可能。



📍 宜兰县  

   



津梅栈道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师黄声远利用原有机动车行桥梁,以巧妙而简单的构造,营造出步行栈道的空间,采用一种非传统整理交通的方式,像田中央过去处理旧城空间的“附属”、“改造”方法,保有旧的都市纹理与有故事的事物,用生活中随处拾来的材料,在旧的大桥体上构筑出细腻的新表情。



丢丢当森林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丟丟铜》这首台湾民谣描述出火车进山洞、水滴落地的声音,而黄声远巧妙地把宜兰本土印象和火车相结合在一起,将宜兰火车站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取名为丢丢当森林。园中高大的绿色裝置是代表树的意象,一共有九株铁树,九株代表宜兰的旧称“九芎城”。为了模拟森林的效果,设计师在这里增添了不少可爱的细节, 铁树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有这不同层次的绿,就如同森林里高低不一的树木被阳光照射的效果。





罗东文化工场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大棚子高18米,面积广阔,除可供举行大型艺术文化活动外,也让小区居民每天的散步、运动和休闲可以在遮阳避雨的环境下进行。除此之外,文化中心也是邻近都市空间的整合器,借着空中艺廊的引导,原来因外环道开辟被切断的空间纹理被重新接续起来,同时借着这些新通道,居民可以很容易地走进参与文化中心的展演活动。







壮围沙丘旅游服务园区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壮围沙丘旅游服务园区位于台2线滨海公路149.3K旁,面积约4.8公顷,为宜兰国际魅力新景点。园区由名建筑师黄声远,以「空出谷地,看见沙丘」为核心概念规划设计,融合宜兰地方自然元素呈现沙丘地景风貌及沙穴建筑空间营造。







礁溪生活学习馆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台湾礁溪生活学习馆礁溪新省道旁,由台湾著名建筑师黄声远设计。在宜兰小镇,经常能看到穿着短裤、拖鞋走在田间的黄声远。在日益成为流水线的建筑业,他保留了纯粹的建筑手艺和委婉细致的建筑美学。他让作品趋于完美,让建筑更加人性化,让老人和孩子有更舒适的生活。






樱花陵园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宜兰的公立墓园现在成了游客中心,而且这个游客中心是山的精灵。大概是哲学审美胜过了忌讳,国际樱花陵园马拉松每年一开始报名就秒杀。跑到登山的出发点,蒋渭水先生的墓刚刚落成,化身成为渭水之丘。




宜兰县社会福利馆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这是黄声远第一个具有都市议题的建筑作品,也间接说明了与旧都市纹理可能的沟通性格。建筑没有依赖特别可辨读的实物转换出来的语汇,黄声远利用平常的材料,将建筑赋予轻松的个性、低调的姿态,看起来有着似乎仍未真正完成,依旧可后续生长的开放结构个性。






小国生活


林宪庆
  


位于宜兰的小国生活,设计师根据所处的自然条件,设计出不同主题的Villa,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形成包容性很强的空间。建筑设计,回归本源,从最根本的人的需求寻找,营造完整的生活情境。林宪庆设计师就是一位特别的设计师,尊重土地的力量,用专业素养营造智慧生活的画面,独辟蹊径从设计到投资到经营三位一体的行走着属于自己的建筑之路。









兰阳博物馆


大元建筑工场
 


用单面山石头的造型,加上山、海的空间构造,恰当地构成了建筑的一个基本剖面。在博物馆里面,观众可以看到海水和龟山岛,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呼应。建筑的内部展览空间有三个层次,利用三角形体切割塑造,一些虚的量体和实的量体相互交错形成建筑的基本形状。










📍 苗栗县  

   




卓也小屋






卓也小屋位于苗栗三义,圆形围墙的谷仓套房是民宿的最大标记。一路走来,树木和水处处包围,游客就住在隐藏于林间的小屋里。精心烹制素食养生餐饮,并进行蓝染的全流程生产体验,几乎成了到达台湾必去的景点之一。






薰衣草森林


“把生意做成文化,台湾文创产业标杆”


薰衣草森林创始于台湾中部地区,是以薰衣草香草植栽为名的花园农场休闲景点。创办人詹慧君与林庭妃两人,5年的时间里,他们从一个3名员工的咖啡馆,到拥有上亿台币资产的的蓬勃企业,服务人员五百余名,业务包括休闲农场、餐饮、食品、精油、民宿、婚宴市场等,把生意做成文化,成为台湾文创标杆。








飞牛牧场


“台湾最火的农业文创项目

飞牛牧场位于苗栗县通霄镇南和里,坐落在远离尘嚣的山野之中,区内林木青葱翠绿,繁花茂盛,更有一座种类众多的蝴蝶园。经营面积120公顷,现有服务设施面积计50公顷,前身为中部青年酪农村。








📍 台中市  

   




Sky Green


WOHA



“Sky Green” 是一个综合用途开发项目,位于台湾台中市中心。这座绿色公寓楼所处的社区是一个人口稠密且充满生机,而且由两个矩形地块组成。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


伊东丰雄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简称“台中歌剧院”,是位于台中市的“国家级”展演场所,此多孔隙海绵体空间设计特色在于多样性:建筑共4层,地面层散落各式大小不一的艺术精品店,在空间流动性概念下,二楼就连接到大歌剧院、中型剧场和多功能的实验小剧场。并强调“将以优雅的空间连结到各个自由体”。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贝聿铭



路思义教堂,位于台湾台中市东海大学内,建于1963年11月,由著名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与台湾建筑师陈其宽设计与规划。路思义教堂是东海大学的校园象征,位于整个校园的中心,东海大学早期还没种那么多树木之前,校园内任何一处地方都可看到路思义教堂。东海校园的设计理念,以中国园林精神为主轴,并用合院方式围出“进退”的布局空间,产生空间实与虚的意境。




台湾东海大学








亚洲大学艺术馆


安藤忠雄





亚洲大学亚洲现代美术馆建筑主体由清水混凝土与帷幕墙构成。以正三角形为设计基本元素,将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个楼层,再错落堆栈成不规则的无数个三角形。









嘉卿会所 – 台丰高尔夫俱乐部


Álvaro Siza、Carlos Castanheira



嘉卿会所是台湾台中彰化县台丰高尔夫俱乐部重新规划项目的一部分。最初,本项目的设计仅包含一座新会所,之后出于后勤与规划战略的考虑,增加了一处小型住宅 —— 西扎住宅,在嘉卿会所建造期间作为临时会所使用。









虹夕诺雅・台中谷关







台中・谷关是日本星野集团在中国台湾建立的第一家,也是海外第二家豪华温泉度假村。坐落在台中郊区一个微风弥漫的山谷之上,这座让人心驰神往的度假酒店似乎漂浮于周围的群山中。 









菩萨寺


半亩塘设计


菩萨寺,是一座藏在台中市区里的隐秘寺院,经常来这里授课的美学大师蒋勋评价它: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一反传统寺庙宫殿式的建筑形态,他们选择了现代感十足的清水混凝土,并且保留灌浆产生的缝隙,让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还加上了水系统循环,让寺庙在38度的高温天里都能保持凉爽、宁静的氛围。





柳川河滨公园


AECOM





柳川曾是“臭水沟”,AECOM在对柳川整体情况作了大量的研究后,决定通过“两步走”来整治柳川的污染。焕然一新的柳川水岸,打破了人与河川的隔阂,连接起周围社区,吸引来居民于河畔休憩散步、交流聚会、欣赏风景,并与附近的台中文学馆、林之助画室、第五市场、台中州厅、 台中放送局等历史文化景点相呼应,为台中重新打造了“人文的水城”这一城市品牌。









台中绿色走廊


Mecanoo、S.D Atelier、ARIA architect & planners





项目将废旧的高架铁路线下的空间进行了再利用,巧妙地运用铁路交界处的轨道交叉模式进行布局,合理规划了人和自行车的流通动线,塑造了这条以人为本的绿色走廊,并且重新定义了公园的概念,给当地老城区带来新的活力。






台中中央公园


Philippe Rahm architectes、MP、RL & A




台中中央公园位于台中市中心西北方,占地67公顷,原为一个废弃已久的水湳机场。公园拥有一万两千棵树,设计依照原始地形样貌,用公园的小山谷扮演着重要的储水池与下雨时的地表海绵,避免淹水与水系统的过载。






台中PARK2草悟广场


酉5PM TWCAUDEX




“草悟道”是台中的知名光观景点与重要绿轴,将自然科学博物馆、市民广场、台湾美术馆等景点通过一条3公里的“绿色走廊”串联起来,承载了台中市民的美好回忆。









宫原眼科


“台中文创新地标”





宫原眼科早期为是日治时代台中规模最大的眼科诊所,创办人为日籍宫原武熊医师,经3位建筑师和2位业主带头改建后成为宛如欧洲古典图书馆的全新文创空间,被称为「台中新地标」。








📍 南投县  

   




涵碧楼


Kerry Hill
  


1998年乡林集团力邀国际建筑大师凯瑞·希尔(Kerry Hill),操刀涵碧楼的规划设计,总建筑设计费高达8000万元新台币。Kerry Hill依照中国泼墨山水画的意境,整幢建筑以水平和垂直线条为基本概念,水平线代表湖面,垂直线代表山峰,再以两者的交错变化辉映着日月潭山水交融的意趣。






向山游客中心


团纪彦
  



台湾日月潭向山游客服务中心由日本 团纪彦建筑事务所( norihiko dan and associates)设计的“日月潭向山游客服务中心”。这个方案由两个巨大的V字形体量组成,两座建筑物轻盈的交叠在一起,此次竞赛的获胜方案还将作为“地景系列”——台湾4个观光中心开发项目的一部分。







毓绣美术馆


立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毓绣美术馆坐落在台湾中部九九峰山脚下的南投平林社区,担负着凝聚社区美学意识,紧连居民日常生活的使命。设计上尽量维持原有地貌,并保留基地原有树种,延续周围的聚落巷弄空间,与在地的群聚网路连结。因而平面布局采用建筑群落的概念,并依据空间功能需求,分为三个独立的建筑单元:展览馆(主馆)、餐厅、假日学校。








老英格兰庄园中心


全球顶级豪华城堡式民宿之一”
  



历时近十年光景,耗资数亿元新台币,造就了这座古典气质的英伦城堡——老英格兰庄园。造就这座清境传奇的主人翁便是出身军旅的罗介鸿先生,毫无建筑经验,数年来亲自带领工人逐步搭建完成了他梦想中的宫殿雏形。哥特式的钟楼是老英格兰庄园的主体建筑,周围被都铎风格的建筑群以及英式庭院所包围。其艺术珍品、古典家具、近千万的法国Focal音响与仿哥特式风格的钟塔建筑成为了清境地区的重要地标。








清境农场


“台湾休闲农业的典范”




清境农场是全台湾休闲农业的典范。成立于民国五十年(1961年),早期是台湾“行政院”安置滇缅边区游击队、眷属及国军退役官兵,在此从事农垦开发而设的农场。如今从单一农场转型成为台湾最热门的观光农场。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天空的院子


“台湾最美民宿典范”



百年古厝废墟孤寂地荒废在海拔800公尺的竹山山区,何培钧在山间发现这间张家古厝,跟银行借借到1500万台币,买下900多坪的建地,找来念医科却梦想当建筑家的表哥古孟伟,住在老厝里整整一年,从一片破瓦开始修起,自己刨木料、洗砖块,让整座古厝焕然重生。








绿屋民宿







绿屋民宿位于南投埔里桃米生态村,是一非常具有特色的生态民宿,来到这里,除了感受利用自然元素搭配而成的建筑风格外,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去体会主人将生态与休闲融入生活之中,让游客能真正深入了解绿屋及桃米村社区经营的永续概念与坚持。漫步绿屋园区中,蛙鸣、微风、绿意,让大自然没有距离伴随自己,让自己的心与大自然来场约会,将会发现一种意想不到的全新感受。









纸教堂


坂茂







📍 台南市  

   



河乐下沉广场


MVRDV





“河乐广场”是一个都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项目,包括将市中心一处老旧的商场“台南中国城”改造成一个被植物环绕的城市潟湖,这些植物将长成郁郁葱葱的丛林,将城市与自然和水岸重新连结。受业主委托,MVRDV的整体规划还在台南运河东侧重塑了一条“T”型轴线,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景观策略以整合原台南中国城基地和一公里长的海安路。除了新的公共广场和都市景观水池,项目还包括改善公共交通道路,减少交通流量,增加在地原生植物。








台南市立图书馆



Mecanoo、张玛龙陈玉霖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本案设计的一大亮点为逐层退缩的倒阶梯状量体。纤细的圆柱依比例一分为四支撑着悬挑,创造宛如穿梭现代竹林间的情境。屋顶层由雕有花型图案的垂直铝格栅环绕,令人联想起旧城区的装饰窗花。机能上,竖向格栅过滤光线,降低室内温度。在夜间,独特的外观使人从远处即可清晰辨认。







沙仑智慧绿能循环集合住宅园区


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为设计主轴,结合「绿建筑」、「智慧建筑」、「低碳建筑」等思维,并考量当地原有自然环境条件,及「以租代售」的经营模式,借由系统化、模矩化的住宅单元量体,复层化/垂直化的都市农园,及各式再生能源利用,共同围塑生活场域,使人群共享资源,并创造废弃物减量、可循环及生态之环境。










台湾毛舍


毛森江



2013年,毛森江在台南的一个小岛上买了地,花6年时间,打造一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私人乐园”,院子880㎡,有一栋三角形的房子,取名“毛舍”。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这里,一个人看书、喝茶、喂鱼,休息够了就离开。






📍 高雄市  

   




台湾高雄高雄流行音乐中心


曼努埃尔·蒙特塞林(Manuel Monteserín)



音乐中心位于港口城市高雄爱河口附近,占地 88,000 平方米,设计灵感源于海床,由四个同主题的建筑生态系统组成:巨浪、鲸鱼、海豚、珊瑚,并且由大大小小的公园和步行道相互联系起来。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


Mecanoo Architecten



卫武营是近40年来台湾最大的文化建设,为台湾当代最受瞩目的重大文化公共工程。法兰馨 · 侯班(Francine Houben)以榕树意象发想设计,屋顶下除了不同规格的专业表演厅院,也规划能24小时自由走动的榕树广场,希望民众能像从前在卫武营的榕树下般自在地活动。







高雄市立图书馆


刘培森建筑事务所、日本竹中工务店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树中有馆,馆中有树”,是高雄市绿色建筑新地标。建筑用地相对充裕,方形体量在四个方向上都留有足够的通道与广场,建筑师将一层空间架空,留下几个巨大的圆柱体作为竖向交通枢纽,远远望去,建筑就像漂浮在高雄港湾旁侧。







高雄驳二艺术特区







“驳二”是指第二号接驳码头,2000年高雄市政府对其进行了改建,形成了如今高雄市内知名的艺术展示区。如今不仅吸引观光客、创作家驻足,更吸引国际上最重要最知名的电影特效公司及动画公司不约而同进驻,使驳二艺术特区,成为亚洲地区的好莱坞。





📍 屏东县  

   




南华微光


Atelier Let’s、JR Architects




华微光原为屏东大武山脉下的一所农村小学。打开封闭的校园边界,以农业科技、热带植物与自然景观等元素的置入翻转场域。并应用植物建立邻里连结,让居民重新进入园区感受在地风土,将校园转型成为服务社区与高龄者的地景公园,也成为屏东地区农业数位科技化的教育创新与创业基地。







湾卧


XRANGE Architects



在垦丁面海的山上,茂盛的相思树林旁,弧线墙自由穿梭在有机形状的楼地板上,形成了八个房间的生态民宿。极简的弧墙结构,随着环境地形与视野延伸流动,划出公与私、内与外、建筑与景观的空间介面。







📍 嘉义县  

   




台北故宫南院


大元建筑工场




台北故宫南院位于台湾省嘉义县太保市,建筑面积38332平方米。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书法中浓墨、飞白、渲染三种笔法,以三座流线形体交织而成,显现出墨黑色行云流水般的流动造型,也作为“龙”、“象”、“马”文化象征的隐喻。





注:本文由景观周整理编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

点击标题图片进入景观周书店购买

景观、建筑、庭园、文旅、规划等专业好书

点击海报查看:100位大咖分享、20门课程

海量视频在线观看,景观设计师充电必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观周”(ID:Landscape-zh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