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遍全球艺术之美。
请注意,这个艺术家作品的内容是什么?
这些作品,远观似是一幅幅山峦叠嶂的水墨画 ,十分有意境。
不对,再放大看看?
是由无数钢筋水泥构筑而成的楼宇“山城”:
千上万的塔吊、楼房、马路... 密密麻麻,几乎令人窒息。
画作局部
哈哈,你的眼睛欺骗了你!
传统水墨画,是通过笔、墨、纸、砚的创作而成;这便是艺术家杨泳梁,用城市摄影拼贴的万卷山水画。
高度城市化与山水画如何融合在一起?
杨泳梁能给予你答案!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杨泳梁,童年就在充满历史文化沉淀的上海嘉定老城区度过。
后来他离开家乡求学,一别就是10年。
那时,杨泳梁跟随香港中文大学导师杨洋,接受了国画,书法等传统艺术学习,有着十分深厚的艺术功底。
学成后回到上海,杨泳梁在上海美术学院继续深造,致力于寻找古典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
但当他时隔多年回到嘉定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很陌生...
那些融入他灵魂的童年景象,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已经找不到痕迹。
有多少人跟杨泳梁一样,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才发现一切都回不去了?
曾经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小镇,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
陈凯歌曾在北京的四合院住了20多年,一天偶然路过故居,却发现曾经的四合院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后来他专门拍了一部短片《百花深处》:讲述的便是一位疯子让搬家公司为他寻找已经不复存在的百花胡同。
网友@ kavkalu 评价这部短片:
乔迁到高楼大厦是百姓们的愿望,在现代化名义下传统正在推土机下呻吟,而游子的晚归,找寻的就是故土的一物一件,寻找祖宗的根,这种没落的感怀是文化的回忆,我们在日新月异的建设里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因此失去了什么?
熟悉的街坊邻里,全部搬走;有些年长的老人,已经离世;连路口的大树也被连根拔起......甚至连熟悉不过的归家之路,竟也认不出来了!
“怎么连回家的路也忘了?”
是呀,这个世界发展得太快了。只要你跟不上脚步,就会被淘汰...
央视的纪录片《园林》中,杨泳梁行走在城市废墟中,站在天桥上仰望高耸入云的建筑,用相机记录一幅幅陌生的城市特写。
“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生活在大都市里,虽然心里有那么多不满,同时你又离不开它。”
杨泳梁内心的矛盾,也是无数人的矛盾...
2004年,杨泳梁创立了个人工作室,开启现代艺术的试验与创作,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还原小时候的家乡。
《蜃市山水》系列
提到海市蜃楼,你联想到什么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006年,已是上海复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的杨泳梁,开始用高楼大厦,吊机与钢筋创作《蜃市山水》系列,这也是他的第一幅“山水”作品。
《蜃市山水》系列
他以令人窒息的高楼大厦,“假冒”文人山水画的审美意境。
究竟是美丽的,还是颓废的呢?
《蜃市山水》系列
他将上万张城市建筑摄影,一张张地以挪用、模拟的方法,借助电脑绘画技术,拼成了一种新影像...
杨泳梁一拼就是十几年!
我国正发速地发展中,因此“家乡”便承受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切肤之痛,也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所以这十几年来,杨泳梁用「万卷山水画」来表达内心的渴望。
2019年, 杨泳梁在美高梅展示了《夜游记II》,用70米的影像长卷描绘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山地城市夜景。
远看画布,群星闪烁...
近观画布,公路和汽车占据光影感十足的河流,灯在现代建筑拼成的山脉中默默发光。
如此矛盾的景色,正是他想表达的乡愁与遗憾。
杨泳梁《蜃市山水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