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注?伸出手指点这里---
不论是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还是罗伯特•卡帕的战地摄影,或是曼雷的超现实摄影,还有夜间摄影的鼻祖布拉塞,他们的摄影都可以追溯到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他是众流归宗的大师。
1925年,柯特兹移居巴黎,他沿用在布达佩斯街拍实践中积累的技巧,把镜头对准艺术之都。
在这里,柯特兹开始对线条、角度、光影之间的抽象关系有更高度精炼的敏感性。之后他的街头照片充满一股新的情趣——日常生活本来就有一股丰富而精致的美,柯特兹将人人不易见到的气息攫取在照片之中。他也是最早拍摄路面积水的摄影师之一,用路面积水构成二度空间。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的巴黎,地点是著名画家蒙德里安家。于纷繁复杂的现实剥离出精致造型一直是柯特兹的摄影手法之一。
两幅眼镜圆镜框形成的圆,分别与两幅眼镜的摆放位置是非常讲究的,烟灰缸的大圆为切线关系,分析图中的黄色虚线表达了这种关系;再仔细看,就不得不更佩服大师构图的严密了,照片中没有多余的构图元素,甚至烟灰缸的圆弧阴影都起到构图的作用,与下方的一个眼镜镜脚也是切线关系;抽象出来看,是一幅直线与圆的构成作品,貌似平常的生活用品组成了一幅抽象严谨的构成作品,这也许就是这幅作品耐人寻味的原因,平常中隐藏了秩序的美。
安德列·柯特兹的摄影作品中,有一些初看是令人困惑的,仔细看才能发现其中的趣味所在。
这一张是纽约的街景,深、浅色的墙面,将画面分成了两个部分,深色的背景中有一个浅色的吹喇叭的雕塑,而浅色的背景中有一个深色的交通信号灯。注意“one way”的指示牌上的箭头和喇叭的相向,再注意交通信号灯背后的疏散楼梯与雕像后面的疏散楼梯的呼应,构图非常严谨,感叹摄影师锐利的眼力。
再看这一张某个街角的作品,人行道的路沿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街道远处浅色路面上有个妇人和一只深色的猫,再看近处酒吧内深色背景中的顾客和一只白色的猫,构图的法则与上一张作品是一样。
在这一张画面中除了注意到小女孩,在深色路面上用白粉笔画出的涂鸦曲线,还应该留心到浅色人行道上岁月侵蚀的曲线痕迹。
End
还在担心自己的摄影作品没人知晓?担心自己的摄影作品没法获奖?
不如交给我们中国人文地理-图阅社”设计团队!
我们是非常专业的设计团队!
从2011年到现在,已经制作过超多本获奖图书!
涵盖从国内平遥摄影节、中国民族影像志,
到国外纽约摄影节、柏林摄影节等众多知名展览奖项!
编辑能力:我们有着绝对清晰的编辑思路,每次都会在上万张图片里面精心挑选,文字和图片的关系以及图片之间的关系与衔接,来达到最精致的图文呈现。
写作能力:我们有最专业的写作老师来帮助您,书序、图说、英文翻译,您想要的都能满足。
设计能力:我们坚持所有设计都亲力亲为,从内页图文到整体排版封面装帧,都能给您最满意的效果。
印刷能力:与多年从事摄影、画册印刷等制作服务的国内知名高品质印刷厂合作,得到许多知名的艺术大师、摄影及设计名家的广泛赞誉,并多次荣获图书设计奖项。
↓ 联系我们 ↓
免费获取出版方案添加下方微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地理”(ID:sophoto99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