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鸦er,分享旅行之美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想念苏州。
想到这座小城里,找家老字号面馆吃碗焖肉面,再钻进园林里,看假山看漏窗,在艺圃闲闲坐着喝上一盏茶。
苏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想到它人就放松下来,脑子里冒出来的全是这些风风雅雅的事情。
第一次来苏州,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逛园子。
去得多了,我发现苏州本身就是一座大园林。
小桥流水、吴侬软语、古典园林,这些江南的美学生活和诗意的生活态度,需要沉浸下去慢慢体验。
在苏州城里,找各种好吃的也是正经事一桩。
这座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宠出了一批最有季节感的一群食客。
苏州人不仅爱吃也会吃。
如果用食物来理解苏州,那么最软糯的苏州,一定藏在各种糕团和糖水里。
苏州老底子美食的重头戏,我首先要提名糕团。
这种软软糯糯的食物,总让人想起那句有些老土的表白:让人只生欢喜不生愁啊!
我以前总觉得传统的吃食甜腻腻,又顶饱,也没有新式西点天花乱坠的造型,魅力并不大。
说实话,让我爱上糕团,也是因为苏州的缘故。
我想,料理食材,也要讲究地域优势的。如果说如果西安人是做各种面食的小能手,那么苏州人就是米制品的天才。
生活在鱼米之乡的他们,已经把大米研究得透透的了。
米是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糕团诞生于米,同是一家眷属。
糕团,苏州人从小吃到大。
糕农历二月二的撑腰糕、清明前后的青团子、立夏的绿豆糕、重阳节的重阳糕、冬至的冬至团,一年四季吃的都不一样。
苏州人注重礼节,老年人做寿,要摆寿团、寿糕;
姑娘出嫁了,需要蜜糕、铺床团子来烘托喜庆;
新屋上梁和乔迁之喜,又有定胜糕可以预定。
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都有糕团来见证。
食物和人生,互相致意。
若你在糕团店的菜单前仔细研究过,你会发现,糕团糕团其实讲的是两类东西:糕和团。
从形状上看,糕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当然也有定胜糕、梅花糕这种玩花样的,而团大多是圆乎乎的一只。
口感上,糕相对会更加松软,团吃起来QQ的,更弹牙。
此外,糕可以无馅的,而团都是有馅料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江南的糕团大多是甜兮兮的,但事实并不尽然如此。
糕团中甜口和咸口都有,甜咸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挚爱。
赤豆糕、黄松糕、重阳糕、定胜糕、双酿团、薄荷糕都是常见的经典甜口糕团。
我印象最深的是双酿团,大口咬开,里边一层红豆、一层芝麻,芝麻磨得细细的又带一点颗粒感,和绵绵的红豆搭配一起,吃起来香香的,又不会过分甜腻,超级过瘾。
而像是炒肉团子、粢毛团、煎团、菜团子,则是好吃的咸糕团。
其实,从造型上来看,我觉得可以把它们理解成北方烧麦或包子的南方糯米版。
煎团是带给我很大惊喜的咸口碳水炸弹。
好吃的煎团往往要现做。
糯米皮里包进新鲜的肉馅,再入油锅炸。
有点像过了油的肉汤圆,外皮是脆脆的,里层软软的糯米皮浸泡在汤汁里。
这种外脆里糯的口感,真的很难拒绝。
往往是买完没走几步路,一只煎团就落肚了,大写的满足!
还有甜咸口的糕团更是宝藏。
我钟爱甜咸口的食物,不过分甜又带点咸香的口感很综合,像内蒙古的咸奶茶、芝士海盐蛋糕都是我无法拒绝的美味。
猪油赤豆糕和椒盐麻糕,便是隐藏款的甜咸口苏州糕团。
刚出炉的猪油赤豆糕,肯定是最美味的。
糕体热乎乎的,松软扎实,迫不及待咬上两口,时不时还能咬到粒粒晶莹的猪油丁,并不会觉得猪油肥腻,它反而在糕团中升华为满口的油脂香。
© 东航五郎
椒盐麻糕也很奇妙。
糯糯的糕里可以吃到椒盐的咸香,中间还散落着粒粒松子,偶尔咬到的时候,又增加一层松脆的香!
口感层层递进,舌尖满是探索的快乐。
糕团的原料简单,以糯米粉和粳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各种馅料,就演绎出数百种花头。
别看小小一只糕团看起平平无奇,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呢。
糯粉和粳粉,比例不对,就会让口感大打折扣。
过粳,吃起来不糯;过分糯,又容易粘牙。
只有糕团老师傅长年累月地打交道,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很多新式甜品店开了又关,倒是老字号凭着一把好手艺,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大排长队。
万福兴是苏州糕团界很正宗的老字号了。
无论什么时候来这里,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碰上节假日,更是要大排长队的。
他们家松糕糖糕种类多,黄松糕、定胜糕、芝麻夹糕,都可以随意买。
万福兴还可以堂食,面、馄饨、汤团都有。
一碗炒肉面只要10元,满满的苏式油花,浇头多汤料鲜。
它离拙政园和狮子林都不远,逛完园子来吃碗面,末了再顺手拎两只糕团走。
© 苏联老模子
赵天禄的油汆团子,也请务必安排在行程之中。
3块钱一只的油汆团子,有肉馅或者豆沙馅可选。
油炸过后的肉团子,表皮变得超级香酥,但里层又很软糯,好吃得不行。
像我专程赶来吃,买到手后,实在忍不住这脆香的诱惑,当场就给吃完了!
想要呼吁来苏州的朋友,都到赵天禄来逛逛。
不仅因为他们家的油汆团子美味,更因为它开在葑门横街,苏州最有烟火气的菜市场里。
正值春天,春笋、香椿头、枸杞头等各种应季的蔬菜,都轮番上场了,绿莹莹得煞是好看!
来买菜的都是附近居民,每个人手上都拎得满满当当。
顾客热情,卖菜的店铺也更加费心经营,摊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各种食材摆得整整齐齐,烟火人间的热闹劲头可足了。
还有老摊头爆鱼、苏州人特有的小零食“茨菇片”、黄富兴糕团,这些地道美味也都藏在这条小街上。
逛上一圈只觉得生活可爱,我想关心粮食和蔬菜!
创立于1892年的桂香村则显得有些另类,仅凭借一块招牌方糕传承到现在,硬是在苏州人心中站稳了脚跟。
店里的方糕,一共有六口味,玫瑰、薄荷、芝麻、豆沙、百果和鲜肉,甜咸党都有自己的选择。
老底子的方糕讲究馅芯大、皮子薄,一口咬下去就能吃到饱满润滑的馅料。
糕体比较黏实松软,带一点糯糯的口感,但又不像年糕那样粘牙。
玫瑰馅花香四溢,热爱云南鲜花月饼的朋友,应该很难拒绝它的美味。
而薄荷馅会更细腻,多咬几口,就能感觉到清凉的甜意,在口腔中蔓延开来。
© 觅食记
最好是现吃吧,让店家给你挑一块热乎的方糕,口感更加松软温糯。
没想到一块方糕,会令我这样念念不忘。
还有黄富兴的猪油糕、明月楼的糍毛团、傲娇的杨招娣糕团:只在下午出摊、只卖赤豆猪油糕……也都是令人难以取舍的经典糕团。
苏州糕团店实在太多,每个苏州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每家店都有自己的招牌,每家店里也总是琳琅满目。
糕团们软软糯糯堆在那里,每一只都很想带走。
糕团肯定是苏州为我设下的陷阱,软糯,香甜。
在糕团上较劲的苏州人,对待各种糖水也是不含糊。
到了夏天,正是苏式绿豆汤登场的好时候。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过最豪华的绿豆汤了。
除了主角绿豆,还要加入红丝、绿丝、冬瓜糖、蜜枣,配料是五颜六色的非常亮眼。
说是绿豆汤,里面还泡着一团糯米。
一定要用米香浓郁的圆糯米,蒸熟后才有干爽软糯的好味道。
配料齐备后, 还要加入几滴薄荷水,这是东方糖水的清凉秘诀。
甜津津的青红丝、冬瓜糖,糯米恰到好处的软糯以及薄荷的清凉……夏天的午后,一勺一勺吃进肚子,仙气就从肚子里往上冒。
苦夏似乎也不这么难熬了。
待到秋天,鸡米头上市的时候,苏州人的甜品清单又有了新灵感。
鸡米头是水八仙之一,绝对的江南限定。它的口感饱满弹牙,又带着微甜的滋味,有个性又不太抢眼,适合出现在各种甜品搭配里。
一碗清香的桂花鸡米头下肚,才算没有辜负了秋天的苏州风情。
我真的好爱这些东方糖水,含蓄、内敛,不甜得发腻,但清清爽爽,永远点到为止,让我久久地怀念。
正餐之外的点睛之笔,我愿意永远为它们腾出一席之地。
糕团和糖水,让我从食物中重新认识了一个甜蜜蜜的苏州,它的软糯和讲究。
一个能将简单的糕团研究出无穷花样的城市,一定对生活爱得很真诚。
苏州的美味又何止甜品呢。
春日他们要为一只新上市的青团排队;
夏天全城人都在等吃一碗可以鲜掉眉毛的三虾面;
冬天又有热乎乎的藏书羊肉让人沉沦。
在这座人均美食家的城市,一年四季都很有奔头。
热爱人文旅行,在小众城市行走,发现它们独特之美。
个人公众号:旅行备忘。
《泉州 | 在这里,连神明都是世界公民》
《西安 | 乐游长安,我在这里寻找盛唐》
感谢你的阅读、转发和在看。
下面是1个抽奖链接按钮,6月22日晚上18点开奖,一共188元,18个红包,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途鸦er”(ID:tuya_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