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写书法达不到古人的那种高度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编委、当代书画家孙克先生认为,那是因为我们现在读书太少了。但中央美院教授邱振中却说:“我不信,我反对”。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曾任北京画院《中国画》编辑部主任的孙克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美术史论家。他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书法这东西什么样才叫好?各有各的看法。我就觉得书法的时代性,既要继承古人,又要有些时代精神,还要有书法家的个性,否则你的书法就达不到高度。
孙克先生说,现在我们的书法界的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文化内涵普遍薄弱了!整个的文化基础都差了,我们达不到前辈古人的那种高度,甚至达不到民国以后书法家的水准。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这时代的人,我们当代的书法家读书读得少了,根基不够,基础不牢,没有广泛的文化修养,所以就达不到前人的高度。
诚然,如果你想在书画方面有所作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书法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书法的灵魂。没文化底蕴成不了书法高手,千古以来皆如此!文人的作品在意境和审美方面比文化低得好很多。现在很多所谓的书法大师单纯为了线条而线条,为了变化而变化,很少讲究书卷气,甚至走了江湖道路。
有网友指出,孙克先生说现代人“读书太少”这个观点,很多书坛大佬可能不同意,因为点到了他们的“要害”了,读书少是通病,虽然他们也挂着教授、博导的显赫头衔。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就有不同意见,他坚决反对。
邱振中公开讲,“不要迷信古人书法,也不要觉得他们文化修养高,所谓‘读书破万卷’,其实还没有我读得多!”
其实,论读书多少不能光比数量。记得前些年有个凤姐,自称“9岁开始博览群书,20岁智商达到巅峰,前后三百年无人能出其右。”当被问到读的是什么书时,竟然回答《知音》《故事会》。
孙克先生讲现代人普遍读书少了,是指文化底蕴不够,并不是邱振中理解的绝对数量上的简单比较。单论数量,邱振中也许比古人读得多,但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混文凭、评职称而读书,跟凤姐读《知音》《故事会》一样,对于文化底蕴的修炼又有多大的帮助呢?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