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松间对话」邀请到参展艺术家张季与对谈嘉宾杨紫,围绕张季目前的创作生涯以及艺术教育和市场现状等话题展开对谈。
张季&杨紫
ZHANGJI&YANGZI
张季 Ji
艺术家
“口诀每被念诵一遍;情绪就调动一次,意念就完成一次转轮,刻留在时空不会消烬;身皮上的洞口也随之一呼一吸,不停不熄的运动着如潮汐般温暖,皮囊下的暗涌唱诵着生命本身的旋律。”
杨紫 YANG
策展人
独立策展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他于2020年获选为首届“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研究学人,并担任画廊周北京评委;2019、2021年担任年度华宇青年奖初选评委;2017年入围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
杨紫具有近十年的艺术评论写作及策展经验,2011年任《艺术界LEAP》杂志编辑,并长期为《艺术界LEAP》、《艺术论坛》中文网和《艺术新闻中文版》等杂志撰写文章。杨紫还曾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及公共项目总监,策划多场展览及公共项目活动,包括参与策划了“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Pity Party”、“敢当:当代神石注疏”、“韶华”、“装饰”等群展,以及诸多艺术家个展。
张季展厅现场
YANG:
初次看到你的作品是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然后是现在90后艺术家的群展,可以从你一开始学习绘画到现在创作上的一些变化来展开聊聊。
Ji:
我其实是从小特别喜欢画画,但是没有具体想过可以去考一个美术学院,高中是去了美国的俄亥俄州的一个村里的私立高中,之后就一直有在画画,但我当时画画更像是那种无意识的涂鸦,只是有些感兴趣,但是没有想过会成为我的专业。我父亲是学设计的,所以他是受过美术基础训练的,也有很多艺术家朋友,所以他觉得我和他理解中的艺术生差别还是很远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我的高中给了我们自由选课的机会,我就选择了绘画,我当时的美术老师就觉得我可以尝试去考一个艺术学院。
YANG:
在你看来艺术有标准吗?
Ji:
我没有进入过任何的标准里。其实我在读研究生时受到的教育很有意思,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个人创作预设,每个人创作的东西也都完全没关系,同学里有的人写诗,有的人做影像,有的人拍照片,有的人什么都做一点,完全没有标准。每周会来三个不进行授课的老师,如果你想交流,老师就会做一个20分钟的相关课题,是那种自助餐式的教育方式,老师会做的就是去教你自我学习的方法。
张季《提示片》局部,陶片组合,2022,图片鸣谢艺术家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YANG:
你们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应该也会要求你们看艺术史类相关的书籍对吧?
Ji:
有的。但是我觉得那是在构建自己的艺术史,大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评定和选择。就像是去超市寻找我需要的东西一样。我有一个经历,就是小学的时候我雄心勃勃地画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海底世界,老师给我评定了一个“B-”,其它同学都是“A+、A-、B+”,我第一次有了这个概念,就是我喜欢的和一直在做的事情,并不一定会被别人喜欢。
YANG:
所以其实你会对一些艺术家感兴趣,是否因为他们对你有所共鸣?
Ji:
可能由于这样的一种经历和记忆,我一直觉得我不会是一个特别主流的艺术家,我也并不想去和别人找共识,包括我会对一些艺术家感兴趣是因为他们的某种个人气质会吸引我,就是这个人在我眼前的活生生大于他在艺术史中的合理性。
YANG:
你的创作是受抽象表现主义影响比较大对吗?
Ji:
抽象表现主义本身有一个关键的点是讨论结构、颜色,就是纯美学至上的这种动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在学校的时候主要会去学习基本元素。对于我来说,其实我并非受很大影响。比如笔触、层次关系这些的抽象表现主义基本元素,其实是属于基础教学,是一种手法,并不是我追求的内容,我其实正在尝试不考虑这件事。
张季《骑紫妻躯,虬扎花灯,雨得狐獾,心得周天》,400×200cm,布面丙烯、油画,2022,图片鸣谢艺术家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张季《三挺三通》,200×300cm×3,布面油画,2022,图片鸣谢艺术家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YANG:
在你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回国之后,对于国内当代艺术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Ji:
回来以后感觉大家对艺术的认知太具体了,会去考虑什么东西看起来更像艺术,或者艺术的边界是什么。在留学时其实并不会去强调艺术这个行业,我觉得这个状态比较好,比如一个做影像的人,可能和我完全不是一个方向的,但我们可以交流,似乎在国内就会有一个艺术专家必须了解所有人,并且具有绝对话语权。相比较来说我其实更在乎行业外的人对我的看法,比如说我的小学同学,或者说我爸的朋友甚至来我工作室的装修工人,我会问他们对于我作品的看法,那天布展的时候我也问了保安大哥,他说他不懂艺术,他觉得他没法评判,但其实不是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力。
回到艺术行业的角度去看这件事,艺术的好坏在我的理解里和艺术市场是没关系的,这是两回事。或许艺术的产生是和它有关系的,一些资金的支持或一些社会资源,是有这种现象存在的。
YANG: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家或许会说你的作品现在卖的也挺好,你既然在讲艺术这个东西是一个不能卖的东西,如果别人不接受,你该怎么办?
Ji:
这是艺术职业化的角度,比如我的画在职业的角度做得好不好,这件事跟我的创作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两回事。我觉得做艺术家必须具备信念,还是要相信艺术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问题,但是你没法去讲这波人难一些,这波人容易一些,其实不是这样,我觉得每个人都会很具体。有些时候我觉得社会跟我没有关系,我会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偶尔出来干活置换生活资源,然后再逃回到自己精神世界里,当我闭上眼睛,这世界可能不存在。
YANG:
你觉得绘画技术是什么?
Ji:
是方法和个人思维方式之间产生的包浆,比如一个方法经过10年的使用,被发现的一些惯性,这个我个人认为是技术。找到一些方法,但不要相信方法是任何的技术,然后去和这个方法产生个人关系,然后日复一日的磨练产生自身的绘画技术。但是技术这个东西是没有上限的,没有上限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探索。
YANG:
观众们的一个问题,对于艺术教育的反思有什么看法?
Ji:
很多人非常害怕花很多时间去创作之后,听到负面的评价,可以去听但是没必要在乎,一定要会和误解共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误解是有意义的,你周围的100个人就能构成一个世界,你或许会相信这100人可以决定你的人生,但其实不是这样,你可以扩大你的世界并坚信自己的直觉。
“断裂的一代”展览现场,张季创作图纸
票务信息
主展馆正在展出
扫码即刻购票
成人票:160元/人
(2022年8月20日至12月4日售票)
优惠票:128元/人
适用人群:65周岁(含)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医护人员、在职教师、全日制大中小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持相关有效证件可购买优惠票。
团体票:20人起购
大中小幼学生团体,仅最多不超过6名教师享原价7折优惠,学生享受常规学生票价;社会团体享原价8折优惠(需联系客服预约购买)。
免票
身高1.2米及以下儿童免票,需由一名成人陪同入场。
展期内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10:00-18:00
(17:3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格拉斯路松美术馆
东区1号馆
“FAS潮流艺术双年展”
早鸟开票
扫码抢特惠早鸟
特惠早鸟票:55元/人
成人正价票:79元/人
(2022年9月30日前售卖)
展期
2022年10月1日-12月3日
展览地点
松美术馆东区1号馆
展期内票务信息
成人正价票:79元/人
特殊优待票:63元/人
购票及入场须知
1. 观众需持有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宝绿码、行程码并接受测温方可进入园区;观展过程中须全程佩戴口罩,购票及观展时请互相保持1.5米以上距离(以上限流规则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适时调整);
2. 一人一票,持票入场,如需分批入场,请分开下单;门票仅供单次入场使用,进入美术馆园区需要购票;
3. 门票售出,恕不退换,逾期作废。请仔细阅读说明,核对信息后下单;
4. 享优惠票观众在售票处和美术馆入场处核验证件入馆参观,松美术馆保留检查享受优惠票或免费票人士身份的权利。
*园区内草坪严禁践踏,宠物不可入园;
*大件行李、包裹、婴儿车、轮椅或代步工具请寄存至前台,贵重物品随身携带;
*园区内禁止未经允许的商业拍摄及婚纱写真拍摄;
*如遇临时展览信息变更,以松美术馆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为准。购票后,均视为已详细阅读各项须知并默认同意本展览的所有规定。
*咨询电话:84165822转888
加入会员
扫码添加微信小助手
即刻加入松美术馆社群
参与互动,不定时发送松粉福利
——————————————
松美术馆社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松美术馆”(ID:gh_8786e2e9ebc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